對此,西南政法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教授熊暉認為,國家應該在制度轉軌期間承擔這部分轉制成本,建立起職業年金最為關鍵,這部分錢應該會由財政資金和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雙重投入。
在這一問題上,深圳職業年金制度有一定借鑒意義。根據《深圳市行政機關聘任制公務員社會養老保障試行辦法》,各行政機關將本單位聘任制公務員職業年金繳費列入年度部門預算,按月劃繳至聘任制公務員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聘任制公務員職業年金基金實行完全積累,采用個人賬戶方式進行管理。職業年金繳費比例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5問“并軌”后養老金能否投資運營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2015最新消息漲工資最新消息2015
根據改革思路,職業年金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同步建立。作為平滑養老金水平變動的一大支柱,職業年金“錢從哪來”至關重要。
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員工繳費,基金積累也將因此產生。那么,基金投資運營機制是否應同步建立?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統賬結合”制度,基本養老保險由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兩部分組成。社會統籌部分由單位負擔繳費,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20%,個人賬戶則由職工個人繳費,為個人工資的8%。前者“現收現付”,用于支付已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后者實行的是長期封閉積累、產權個人所有的“完全積累”制,原則上不能調劑借用。
而根據改革思路,“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改革退休費計發辦法。”那么,“完全積累”的個人賬戶如若“做實”,必將產生體量不小的一個“資金池”。
不過,目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保值增值機制尚不健全。結余基金絕大多數存銀行、買國債,投資渠道單一,收益率比較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2013年雖然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累計資產總額已達4.77萬億元,占當年GDP的比例高達8.3%。但由于多元化和市場化的投資體制沒有建立起來,絕大部分基金作為財政專戶存款“躺”在銀行里“睡大覺”,購買國債和委托投資合計僅為711億元,還不到資產總額的零頭。
投資收益率方面,不但低于企業年金基金收益率(投資收益率幾何平均值8.35%),還低于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的收益率(年均收益率9.02%),更遠遠低于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20年來城鎮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14.85%)。
從各地來看,養老保險基金實施投資運營的資產較少,且僅在兩地實現。2012年經國務院批準,廣東省曾委托全國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