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學業有成 > 正文

驛路梨花主要內容是什么

更新:2023-09-17 09:27:32 高考升學網

一、驛路梨花主要內容概括

全文以“我”和老余的見聞為主線展開情節,可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1—8自然段),寫“我”和老余見到小屋。

第二部分(9—12自然段),寫“我”和老余水足飯飽之后,懷著滿意的心情猜測。

第三部分(13-27自然段),寫“我們”和老獵人之間的誤會。

第四部分(28—36自然段),寫“我們”遇到梨花的妹妹。

第五部分(37自然段),最后點題點人。

二、驛路梨花文章主旨是什么

本文主要通過哈尼族女孩學習雷鋒,甘愿做一個無名英雄,熱心助難路人的事跡,歌頌我國人民幫助人民幸福,展示雷鋒精神深深扎根于人民心中,發揚光大。光榮的一面。小說結尾,潔白盛開的梨花與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融為一體,梨花成了助人為樂的人物群體的象征,

梨花的樸實無華,就是邊疆民族淳樸民風的象征,梨花的香氣四溢,就是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不斷發揚光大的象征,“處處開”的“驛路梨花”,飽含了作者對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對邊疆少數民族的淳樸民風、對發揚光大雷鋒精神的一代新人的贊美、熱愛、崇敬之情。

三、作者簡介

彭荊風(1929年11月22日—2018年7月24日),男,漢族,祖籍江西萍鄉,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原就職于成都軍區創作室,任主任,職稱文學創作一級,1956年加入江西省作家協會。1956年9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0年退休。其長篇報告文學《解放大西南》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驛路梨花》入選中國初中學生課本。

人物經歷

1929年11月22日出生。1949年參軍,1950年畢業于二野軍政大學四分校。歷任云南軍區文化部編輯,昆明軍區創作員、宣傳部副部長,成都軍區創作室主任。中國作協理事、名譽委員,云南作協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46年開始發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一級。著有長篇小說《鹿銜草》、《斷腸草》、《師長在向士兵敬禮》、《綠月亮》等,長篇傳記文學《秦基偉將軍》,長篇紀實文學《滇緬鐵路祭》、《揮戈落日》,短篇小說集《當蘆笙吹響的時候》、《佧佤部落的火把》、《綠色的網》、《紅指甲》等,中篇小說集《蠻帥部落的后代》、《愛與恨的邊界》、《霧茫茫》等,散文集《瀘沽湖水色》、《九月衣裳》,文學評論集《彭荊風談文學》,電影文學劇本《邊寨烽火》(合作)、《蘆笙戀歌》(合作)、《綠色的網》等。

靠自學成為作家。解放前只讀過初中兩年就因家貧失學,進報社當學徒、校對、記者、副刊編輯,還辦過文學團體“牧野文藝社”。1949年6月在南昌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后進入云南邊疆,1955年由邊疆連隊調到昆明軍區任創作員。在云貴高原各少數民族地區工作過多年,擔任過編輯、連隊文化教員、專業作家。 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離開文壇22年,“文革”中坐牢7年。

熱愛鄉土,熱愛祖籍萍鄉,熱愛出生地鄱陽,熱愛小時呆過的贛州、鉛山、上饒。多次回鄉訪親探友,給當地業余作者講話或輔導,認真負責生動。

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創作歷程

1952年開始發表作品。大多描寫邊疆戰斗生活和少數民族風俗人情,具有鮮明的邊疆特色,受到好評。其中短篇小說《蘆笙吹響的時候》被列為西南地區1954年優秀小說,在全國產生影響。1957年,與林予合寫的《邊寨烽火》,與陳希午合寫的《蘆笙戀歌》兩部電影劇本,攝制成影片,很受歡迎。 1976以后,陸續有作品問世。短篇小說集《驛路梨花》中的同名小說,寫一個純潔少女的服務獻身精神,頗得好評。中篇小說《蠻帥部落的后代》、短篇小說《今夜月色好》、報告文學《覆蓋再覆蓋》均在全國獲獎。1962年創作的反映苦聰人由原始社會直接進入社會的長篇小說《鹿銜草》在“文革”中曾被批為毒草,也在1979年得以出版。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高考高分中分低分不同分數

時間:2024-05-24 10:0:57

高考征集志愿填報時間有哪

時間:2024-05-24 10:0:24

高考報志愿名詞術語解釋大全

時間:2024-05-24 10:0:43

高考填報志愿大類招生對考

時間:2024-05-24 10:0:15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欧美一区 | 亚洲日本va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人妖另类 |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 永久在线亚洲观看 |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无遮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