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理學院有3個校區,分別為南校區、中校區、北校區,南校區地址為西安市太白南路168號、中校區地址為西安市太白南路212號、北校區地址為西安市書院門63號。
西安文理學院位于陜西省省會西安市。學校是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由西安市政府主辦、省市共建、面向全國招生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先后由西安大學、西安師范專科學校、西安教育學院、西安幼兒師范學校和西安師范學校合并而成,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3年設立的陜西師范學堂。學校秉承關中書院“躬行實踐、經世致用、敦本尚實、篤行踐履”的內涵,結合國家“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方針,凝練形成“重德、篤學、躬行、崇高”的校訓。學校確立了“建設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辦學定位,“師范做優、文史做強、工管做特,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定位,“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基礎實、能力強、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創新創業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定位。2011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3年成為陜西省雙學士學位授予試點單位,2014年成為陜西省轉型發展試點學校、聯合培養研究生示范站單位,2016年成為西安市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試點高校,2017年七個專業獲批為“省級一流專業”,2018年獲批為“省級一流應用型本科院校” 建設單位。
學校占地741畝,有高新、太白和書院三個校區,建筑面積45.5萬平方米,圖書資料155萬冊,資產總值13.8億元(固定資產總值10.79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95億元。
學校現有在編教職工1179人,專任教師723人。高級職稱教師477人,碩士及以上學位534人。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18人,聘請學科首席專家10人,外聘兩院院士3人;有國家、省、市級各類專家17人;省級教學名師5人,省級優秀教師2人,省級師德標兵、先進個人3人。
學校設有涵蓋文學、理學、工學、教育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歷史學、農學、藝術學等十大學科門類47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12028人。設有12個二級學院、1個繼續教育學院、1個關中書院。目前有4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一流建設專業、6個省級一流培育專業、4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省級教學團隊,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市級工程實驗室,還有17門省級精品課程、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省級雙語教學示范課和4門省級教師教育類在線開放課程,獲批1項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近年來,學校生源質量逐年提升,招生位次大幅度提高,位列省內同類院校前列,學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互聯網+”電子設計、數學建模等競賽中共獲得省級以上獎項400余項,獲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國家級23項、省級56項。學校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畢業生,為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如外交部原副部長符浩、清華大學教授魏杰、北京大學教授竇爾翔、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康震、著名攝影家柏雨果、全國模范教師高雅錦等。
學校與省市政府部門、行業企業、社會各界合作,成立了長安歷史文化、區域教育發展、西安經濟社會發展、西安統籌城鄉發展、西安秦嶺環境保護、西安廉政研究、西安旅游發展、中國書畫藝術、絲綢之路經濟帶教育文化、阿里大數據學院等研究機構,教師近三年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90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百余部,主持國家、省市級科研課題472項,獲批國家專利172項,獲省市科研獎勵41項。
學校先后與美國、加拿大、日本、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英國、比利時、克羅地亞、瑞士、新西蘭、匈牙利、意大利及我國臺灣和香港地區的多所大學建立友好合作。互派學生交流實習、開展學歷教育、互派留學生等;選派青年教師到國外大學外出訪學、開展合作研究及教師培養。先后選派近300名學生赴美國、日本、匈牙利、泰國、馬來西亞、中國臺灣地區和香港地區交流實習,接收來自韓國、泰國、中亞地區國家的近200名留學生來校學習。
學校先后榮獲省級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省級精神文明校園、省級平安校園、省級衛生示范單位、省級園林式單位、市級目標考核優秀單位等40余項榮譽稱號。
百年傳承,薪火相繼。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將以提升質量,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建成社會更為滿意的人才高地、貢獻更為卓越的創新基地、輻射更為廣泛的教育要地,成為全面“對接西安需求、服務西安建設、融入西安發展”的應用型城市大學。
高考高分中分低分不同分數
時間:2024-05-24 10:0:57高考征集志愿填報時間有哪
時間:2024-05-24 10:0:24高考報志愿名詞術語解釋大全
時間:2024-05-24 10:0:43高考填報志愿大類招生對考
時間:2024-05-24 1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