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藝術學院只有1個校區,位于南京市鼓樓區北京西路74號,該校是中國文化和旅游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國六大藝術學院之首、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
南京藝術學院是江蘇省唯一的綜合性藝術院校,也是我國獨立建制創辦最早并延續至今的高等藝術學府。其前身是1912年中國美術教育的奠基人劉海粟先生約同畫友創辦的上海圖畫美術院,由蔡元培先生任上海美專董事會主席,并為校歌作詞,題寫校訓、學訓,1930年更名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22年,顏文樑先生在蘇州創辦了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在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中,這兩所中國最早的私立美術學校與山東大學藝術系美術、音樂兩科合并成為華東藝術專科學校,址于江蘇無錫社橋。合并工作于12月8日完成,從此,這一天成為南京藝術學院的校慶日。1958年華東藝專遷校南京,址于丁家橋。同年6月更名為南京藝術專科學校。1959年定名為南京藝術學院,學制改為四年,從而完成了學校的本科建制。1967年遷址南京市虎踞北路15號。經過一個世紀的建設和發展,南京藝術學院經風雨而茁壯,歷滄桑而彌堅,已發展成為在國內外卓有影響的綜合性高等藝術學府。
人杰地靈,鐘靈毓秀。在這所歷史悠久的藝術殿堂中,一大批現代史上的文化名人和著名的藝術家、教育家曾經在這里學習過、工作過、生活過:劉海粟、顏文樑、謝海燕、陳之佛、趙丹、黃鎮、吳印咸、沙飛、臧云遠、黃賓虹、朱屺瞻、程十發、俞劍華、黃友葵、程午嘉、劉汝醴、溫肇桐、陳大羽、盛雪、甘濤、姜希……他們為中國藝術教育的崛起作出過卓越的貢獻,也為南京藝術學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辦學以來,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藝術人才,他們在藝術教育、藝術研究和藝術展演等方面成就卓然,影響廣泛。今天的南京藝術學院汲六朝古都的文化滋養,得江蘇經濟大省的實力,團結奮進,不斷進取,已經成為學科門類齊全、辦學層次多樣、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先進的綜合性高等藝術學府。
學校座落于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的南京主城區內,置身在傳統與時尚交融的都市文化圈中。南依充滿傳說的石頭城,北接風光秀麗的古林公園,東靠快速便捷的虎踞大道,西鄰槳聲燈影的秦淮河風光帶。校園環境優美,錯落有致,古老建筑飛檐翹角,雕梁畫棟,現代建筑明快流暢,風格獨特。一年四季花香草綠,如詩如畫。學校藝術氛圍濃郁,育人機制靈活,崇尚人文和諧,鼓勵成才成功。學校占地700余畝,校舍面積30萬平方米,在校生總數11000余人。設有美術學院、音樂學院、設計學院、電影電視學院、舞蹈學院、傳媒學院、流行音樂學院、工業設計學院、人文學院、文化產業學院、高等職業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等14個二級學院,另設有藝術研究院、信息化建設管理中心、附屬中等藝術學校、圖書館等直屬單位。按教育部頒布的專業目錄,學校設有藝術史論、藝術管理、音樂表演、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舞蹈表演、舞蹈學、舞蹈編導、舞蹈教育、表演、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導演、戲劇影視美術設計、錄音藝術、播音與主持藝術、動畫、影視攝影與制作、美術學、繪畫、雕塑、攝影、書法學、中國畫、文物保護與修復、藝術設計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公共藝術、工藝美術、數字媒體藝術、藝術與科技、廣告學、藝術教育、文化產業管理、公共事業管理等38個本科專業。現有教職工1030人,專任教師近700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342人,博士生導師60余人,碩士生導師200人左右,聘有國內外客座教授、兼職教授百余人。
學校2011年獲得藝術學學科門類下設的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以及設計學全部五個一級學科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藝術學全部五個一級學科被遴選為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學科,獲批藝術學五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藝術學(一級學科)為省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點、省高校優勢學科,美術學為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點。2014年美術學、音樂與舞蹈學、設計學三個學科入選省高校優勢學科二期建設項目,2016年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兩個學科被遴選為“十三五”省重點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五個一級學科全部躋身前六。其中,美術學獲評A等級,音樂與舞蹈學、設計學獲評A-等級,戲劇與影視學、藝術學理論獲評B+等級。
高考高分中分低分不同分數
時間:2024-05-24 10:0:57高考征集志愿填報時間有哪
時間:2024-05-24 10:0:24高考報志愿名詞術語解釋大全
時間:2024-05-24 10:0:43高考填報志愿大類招生對考
時間:2024-05-24 1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