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理工學院有3個校區,分別為集美校區、思明校區、廈軟校區,集美校區地址為廈門市集美區理工路600號(近天馬路)、思明校區地址為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394號、廈軟校區地址為孫坂南路。
廈門理工學院位于被譽為“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的國家中心城市——廈門,是福建省屬公立本科大學,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學校秉持“以學生為本,為產業服務”的辦學理念,遵循“明理精工,與時偕行”的校訓,積極探索產學融合、校企合作、對外合作三位一體的服務地方發展道路,建設“親產業、開放式、國際化”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
學校1981年建校(前身鷺江職業大學),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本并更名為“廈門理工學院”。2011年,成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和國家首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試點高校”。2012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2013年,獲批為“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 2016年,入選教育部、發改委“十三五”應用型本科高校產教融合發展工程項目建設高校(全國100所)。2017年,成為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99所)。
學校現有集美、思明、廈軟三個校區,占地面積1927畝,建筑面積50余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96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84.3 萬余冊,電子圖書531.9萬冊。信息化、數字化校園高起點建設。學校現設有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光電與通信工程學院(微電子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設計藝術與服裝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海峽商貿學院)、文化產業與旅游學院、數字創意與傳播學院、應用數學學院、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部、軟件工程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研究生學院等19個院、部。
學校現有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領域(車輛工程和電氣工程),56個本科專業,涵蓋理、工、經、管、文、藝、法等學科門類;全日制在校生20508人(含研究生284人,留學生113人);專任教師1061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比44.3%,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比為90%,“雙師雙能型”教師占比42.3%,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7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4人,閩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名,省級教學名師12名,省級教學團隊2個。學校的“教師發展中心” 被評為省級示范中心。
學校確立了“強工程、厚經管、大文化”的學科專業發展戰略布局。緊密對接廈門市十大千億產業鏈,布局發展電子信息(微電子、光電信息)、裝備制造、軟件與信息服務、材料應用技術、城鄉建設與環保、文化產業、創意與設計、金融服務與物流等8個學科專業群。現有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光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5個福建省重點學科以及15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學校緊緊圍繞應用型創新性高級專門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積極開展人才“供給側”改革,探索校企協同育人的“六聯合”、“二元制”、“卓越應用人才”等多種培養方式。2012年以來,在福建省本二批高考文理科錄取分數線居省內同批次高校首位;自2013年起部分專業在福建省及其它部分省列入本一批招生。具有籃球(女子)和健美操兩個國家大學生高水平運動隊招生資格。
(我校榮獲2014世界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燃油經濟性”項目冠軍)
2014年以來,學生在國內外各類學科競賽中成績突出,已獲得國家級獎項近1100項,連續三年全省第一。在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及世界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數學建模、電子設計、結構設計、英語競賽、工程算量、物流設計、機器人等國家級大賽中獲冠軍、金獎或一等獎近160項。大學生方程式賽車大賽、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全國高等院校工程算量軟件大賽等部分賽事更是連續多年蟬聯冠軍。
高考高分中分低分不同分數
時間:2024-05-24 10:0:57高考征集志愿填報時間有哪
時間:2024-05-24 10:0:24高考報志愿名詞術語解釋大全
時間:2024-05-24 10:0:43高考填報志愿大類招生對考
時間:2024-05-24 1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