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學海無涯 > 正文

天津大學錄取分數線2019

更新:2023-09-20 09:04:50 高考升學網

一、天津大學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省份批次理科文科理科最低位次文科最低位次
北京市本一批6506262216831
天津市本科A段6386222535178
河北省本一批6496412680625
山西省本一批6045983084457
內蒙古自治區本一批6096092666603
遼寧省本科批6406322362472
吉林省本一批626
2395
黑龍江省本一批6286032534391
江蘇省本一批393
4296
安徽省本一批6326223206735
福建省本一批6136112915703
江西省本一批620
3732
山東省本科批6376184032793
河南省本一批6346144436893
湖北省本一批621
5427
湖南省本一批6196273982657
廣東省本科批598
8552
廣西壯族自治區本一批645
1852
海南省本一批756
559
重慶市本一批6426202264569
四川省本一批6666254092569
貴州省本一批618
2130
云南省本一批655
1772
陜西省本一批637
2881
甘肅省本一批609
1611
青海省本一批552
973
寧夏回族自治區本一批592
712

二、天津大學簡介

天津大學(Tianjin University),簡稱天大,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甲午戰爭”失敗后,學校在“自強之道以作育人才為本,求才之道以設立學堂為先”的辦學宗旨下,由清光緒皇帝御筆朱批,創建于天津,由盛宣懷任首任督辦。學校初名北洋大學堂,內設頭等學堂(大學本科)和二等學堂(大學預科),頭等學堂設四個學門:律例、工程、礦務和機器。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津京,學校被迫停辦,后復校于1903年4月在天津西沽武庫。1912年1月,“北洋大學堂”定名為“北洋大學校”,1913年定名“國立北洋大學”,1928年大學區制試行,更名為“國立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1929年,根據《大學組織法》學校更名為“國立北洋工學院”。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后,遵教育部令學校西遷,9月10日與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和北平研究院共同組建國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3月,臨大改稱“國立西北聯合大學”。1938年7月,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改組為國立西北大學、國立西北工學院、國立西北師范學院和國立西北醫學院。其中,北洋工學院與北平大學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和私立焦作工學院合組國立西北工學院,校址設在陜西省城固縣。抗戰時期,學校各界校友要求恢復國立北洋工學院,國民政府行政院于1942年12月將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學升格為國立,將其工學院劃出并獨立為國立北洋工學院。1944年李書田在西安籌建了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

抗戰勝利后,國立北洋工學院(泰順)、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學院和北平部(理學院院長陳藎民接收“北平臨大第五分班”,建立北洋大學北平部)四校師生返回天津,恢復國立北洋大學,1946年復名“北洋大學”。1951年,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并,由國家定名為天津大學。1952年全國范圍內的高校院系調整開始,天津大學調出十幾個系組,充實和建立了一批新的大學,哺育了蹣跚起步的中國高等教育。1959年被指定為國家首批重點大學。改革開放后,天津大學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

天津大學的發展始終得到了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的親切關懷和有力支持,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同志曾到學校視察。建校以來,學校秉承“興學強國”的使命、“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愛國奉獻”的傳統和“矢志創新”的追求,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迄今為國家和社會培養30余萬高層次人才。

長期以來,經過全校師生的不懈努力,天津大學已成為一所師資力量雄厚、學科特色鮮明、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居于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天津大學設有衛津路校區、北洋園校區和濱海工業研究院校區。衛津路校區占地總面積136.2萬平方米,北洋園校區占地總面積243.6萬平方米,濱海工業研究院校區占地總面積30.9萬平方米。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35370人,其中本科生18536人,碩士研究生12572人,博士研究生4262人。有教職工4896人,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7人。“973”首席科學家17人,教育部“”獎勵計劃入選者65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1人,中組部“”入選者39人,教授832人。

學校堅持“強工、厚理、振文、興醫”的發展理念,形成了工科優勢明顯、理工結合,經、管、文、法、醫、教育、藝術、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學科布局。現有64個本科專業,3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在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天津大學共有25個一級學科參評,進入A類學科數達到14個。其中,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進入A+檔、4個學科進入A檔(2%-5%)、9個學科進入A-檔(5%-10%)。9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前百分之一,其中3個進入ESI前千分之一。由我校牽頭培育組建的“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成為全國首批14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之一。在最新一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由天津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成果獎7項,其中由鐘登華等完成的《邁向新工科的工程教育改革與實踐》、王靜康等完成的《規范引導、協同育人、均衡發展的中國化工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研究與實踐》2項成果獲一等獎。現有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6人;國家級教學團隊9個;國家級精品課程42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9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5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6門;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項;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6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10個;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27種;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全國示范性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4個,是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入選學校。

學校科研實力雄厚,始終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近5年來,共獲國家三大獎19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6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0項。共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別為水利工程仿真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8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30個、天津市工程中心23個、天津市國際合作基地31個。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2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個。正式獲批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獲批建設合成生物學前沿科學中心,是教育部首批批復建設的7個前沿科學中心之一。學校獲批8個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藥學院獲批“高校國際化示范學院推進計劃”。

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成立“中國-東盟工科大學聯盟”與“中國與中歐國家科技創新大學聯盟”,成立“中國—東盟智慧海洋教育中心”及“國際能源合作機構—APEC可持續能源中心”。學校與世界上45個國家和3個地區的232所高校、研究機構及公司簽署協議。在海外成立了3所孔子學院,分別是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孔子學院、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孔子學院和法國尼斯大學孔子學院。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開館

時間:2023-09-14 03:0:09

2020湖南高考報名人數 總人

時間:2023-09-20 12:0:17

東營所有的大學名單 東

時間:2023-09-22 02:0:49

都江堰所有的大學名單

時間:2023-09-15 18:0:50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视频国产精品熟女 | 日本久久国产精品 | 亚洲一区精品自拍 | 午夜精品亚洲一级在线 | 天天影视色香欲一区二区 | 亚洲香蕉aⅴ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97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