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代事情發生的地點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實性。
從前,一個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園。那里,春天鮮花盛開,夏天綠樹成陰,秋天鮮果飄香,冬天白雪一片。村里的孩子都喜歡到那里玩。《巨人的花園》交代了故事發生的地點在一個漂亮的花園,那里環境優美。
(2)、渲染氣氛,為下文做好鋪墊。
天灰蒙蒙的,又陰又冷。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男女老少。《十里長街送總理》陰冷的天氣仿佛也在為偉人的去世述說著內心的悲慟,灰蒙蒙的天空是愛戴總理的民眾的悲傷之情的寫照。
(3)、烘托人物心情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
(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質
海上正起著風暴,外面又黑又冷,這間漁家的小屋里卻溫暖而舒適。地掃得干干凈凈,爐子里的火還沒有熄,食具在擱板上閃閃發亮。《窮人》這里的環境描寫有力的反映出主人公勤勞善良的品質。
環境是人物活動的具體場所,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自然景物)。
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所處的具體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包括社會環境描寫和自然環境描寫(景物描寫)。
社會環境:
狹義社會環境是指能反映社會、時代特征的建筑、場所、陳設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風等;廣義社會環境是指一定的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人際關系的總和。《小橘燈》第六自然段中的家庭陳設描寫:“這屋子很小很黑,靠墻的板鋪上,她的媽媽閉著眼平躺著……被頭上有斑斑的血痕,……門邊一個小炭爐,上面放著一個小沙鍋,微微地冒著熱氣……”這段文字描寫了一個“家境貧寒,又遭不幸”的家庭,屬于社會環境描寫。
自然環境描寫:
指對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氣候以及景物等的描寫,如日月山川、花草樹木、陰晴雨雪等。
《少年閏土》一文的開頭是這樣的:“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畫線句子是對少年閏土月下看瓜刺猹的景物描寫,屬于自然環境描寫。
會場在天安門廣場。廣場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橫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著五座白石橋;再北面是城墻,城墻中央高高聳起天安門的城樓。丁字形的一豎向南直伸到中華門。在一橫一豎的交點的南面,場中挺立著一根電動旗桿。這段文字描寫了開國大典前天安門廣場的布置,是自然環境描寫。
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開館
時間:2023-09-14 03:0:092020湖南高考報名人數 總人
時間:2023-09-20 12:0:17東營所有的大學名單 東
時間:2023-09-22 02:0:49都江堰所有的大學名單
時間:2023-09-15 1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