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特色專業:市場營銷、經濟學、金融學、財務管理、統計學、保險學、法學、人力資源管理
省級特色專業:經濟統計學、金融學、會計學、保險學、財政學、財務管理、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法學、勞動與社會保障、電子商務、稅收學、行政管理
二級國家重點學科:金融學、政治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
省重點一級學科: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法學
省重點二級學科:人口學、思想政治教育、社會保障、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西南財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也是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國”成都,有光華、柳林兩校區,轄地2300余畝。校園湖光柳影,芳草綠樹,翩翩學者,蔚為大觀,是著名的“園林式院校”,實乃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學校始于1925年在上海創建的光華大學。1938年,因抗戰內遷建立光華大學成都分部。1952-1953年,先后匯聚西南地區17所院校的財經系科組建成四川財經學院,是建國之初全國高等院校分區布局的四所財經高校之一。1960年后歷經分設、合并、更名等,于1978年恢復為四川財經學院。1979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劃歸中國人民銀行主管,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金融行業背景和出色的金融學科優勢。1985年更名為西南財經大學,1997年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0年以獨立建制劃轉教育部管理,2011年成為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2017年成為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黃浦浣花風雨長,光華柳林譜華章。歷經江流潮涌的時代變遷,西南財經大學始終與國家民族共命運,始終與時代發展同進步,櫛風沐雨、奮進超越,培育了“經世濟民、孜孜以求”的大學精神,奠定了“開放包容、求是創新”的學術底蘊,培養了“治國興邦、奉獻社會”的棟梁之才,鑄就了“興學報國、民族擔當”的歷史豐碑。
學校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國際視野的財經領域的卓越人才。設有27個學院(中心)等教學單位,35個本科專業,其中8個為國家級特色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1000余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4700余人,碩士研究生5700余人,博士研究生740余人。建校以來,學校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輸送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已成為國家金融、經濟、管理等部門高水平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學生總體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本科生考研及出國深造率保持在40%左右,17萬余名校友中涌現出一大批金融行業領軍人物,被譽為“中國金融人才庫”。
學校擁有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級法學教育實踐基地、國家級教育示范中心“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和“現代金融創新實驗教學中心”“教師教學發展示范中心”等一批師資力量雄厚的教學與科研機構;學校主辦的《經濟學家》《財經科學》分別被評為全國高校社科名刊和精品期刊;創辦國內首本金融英文學術期刊《Financial Innovation》并被ESCI收錄;擁有館藏豐富的現代化數字圖書館,也是目前西南地區最大的財經文獻中心;設有西南地區唯一的貨幣金融博物館。
學校不斷強化學科發展戰略引領,著力構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學科生態體系。現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統計學、社會學、法學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個專業學位授權點;擁有金融學、政治經濟學、會計學和統計學4個國家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學與工程4個博士后流動站。應用經濟學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工商管理通過EQUIS和中國高質量MBA雙認證;中國大陸首家通過AACSB商科和會計雙認證。
學校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堅持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和學科前沿相結合,以重大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加強應用研究,產出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獲批中宣部首批“全國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安全與發展學科創新引智基地”“中國家庭金融調查中心”“西財智庫”等一批新型高端智庫。加強對國家、行業、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著力打造國家“金融智庫”和“西部財經智庫”。發揮學科專業和人才優勢,主動響應國家精準扶貧戰略,積極開展對口幫扶工作,勇擔大學社會責任。
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開館
時間:2023-09-14 03:0:092020湖南高考報名人數 總人
時間:2023-09-20 12:0:17東營所有的大學名單 東
時間:2023-09-22 02:0:49都江堰所有的大學名單
時間:2023-09-15 1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