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師范學院屬于二本院校,該校是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而設立的一所的綜合性本科層次高等院校。
學校以師資培訓“起家”、以教師教育“興業”,承擔新中國成立初期培養中小學合格教師的社會責任,肩負改革開放后基礎教育教師學歷補償教育的歷史重任,勇擔教師教育振興發展的時代使命,從南昌市豫章中學一個小禮堂出發,走過了艱難坎坷而卓有成效的辦學歷程。67年來,學校幾更體制、幾易校名、幾遷校址,雖歷經曲折迂回、時代大考,但始終將“立師德、鑄師魂、正師風、強師能”作為價值追求,堅守教師教育本色、打造教師教育特色,秉承“厚德修身、博學育人”校訓,孕育了“紅色初心、砥礪創新”的辦學精神,確立了“以學生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以質量為根本”的辦學理念,形成了“以師為主、根植地方、突出應用”的辦學傳統。
學校現有昌北、青山湖兩個校區,占地面積853.97畝,校本部在昌北校區。校舍建筑面積30.01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7153.29萬元;圖書館館藏圖書92.68萬冊,其中古代文獻典籍4萬余冊(位居全省高校第二位),館藏明版筑居刻清初增補本《廣輿記》入選第一批《江西省珍貴古籍名錄》。
學校現設有12個教學院系,25個普通本科專業(其中師范專業15個,占60%),涵蓋教育學、藝術學、管理學、理學、文學、工學、法學7個學科門類。有全日制在校生8652人,其中本科生6736人,占在校生總數78%,生源來自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本地生源占比82%。現有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一流專業1個,省級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省級產教融合育人示范項目1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資源共享)課程26門,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省級教學改革項目88項,教育部產學研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4個。2013年以來,學生獲全國師范生技能大賽、全國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等各類學科競賽與技能競賽省部級以上獎項1670項,專利13項。駱志彬、潘穎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劉小習獲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羅小慶獲評江西省最美大學生。羅小慶參加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時,得到李克強總理和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教育部高教司吳巖司長的高度評價。
學校現有教職工695人,其中教師567人(專任教師438人)。教師中正高職稱68人、博士82人。建校以來,在邏輯史、書院史、學校管理心理學、古籍整理、訓詁學、拓撲學、語文教學論等學科領域涌現了周文英、李才棟、李曠、呂小薇、鄧志瑗、吳東興、袁牧等一批全國知名專家學者。現有全國優秀教師2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3人、省模范教師5人、省優秀教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省師德先進個人2人、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5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師23人、省青年井岡學者2人。兼職博士、碩士生導師26人。聘請歐陽自遠院士等各領域專家學者39名擔任榮譽(客座、兼職)教授。
學校現有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省重點實驗室、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等平臺;與中科院共建家禽分子育種技術聯合實驗室。江西省心理衛生協會、江西省旅游與文化研究會等7個省一級學會掛靠學校。2013年以來,教師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項、國家社會科學藝術學項目2項、國家社科教育學項目1項、教育部各類項目9項、省級項目89項;獲省級哲學社科類優秀成果獎等獎項11項,獲省部級領導肯定性批示24人次;發表論文1848篇,其中被SCI、SSCI、CSSCI等收錄166篇;出版著作124部、教材105部;獲專利122項。承擔了《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推進教育強省建設意見》起草,《推進旅游強省建設的意見》解讀等任務。
學校與英國、新西蘭、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13所高校及教育機構簽訂合作交流協議。與馬來西亞北方大學、印度尼西亞烏達亞娜大學、韓國牧園大學建立交換生合作關系,選派交換生4人。2016年以來,應邀派出8名教師赴國(境)外開展學術交流;派出36名教師和56名學生赴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學習交流;組織16名教師和37名學生赴巴基斯坦、印尼、香港等國(境)外開展文化交流演出、巡演、攝影展等活動;應邀派出11個團組31人赴國外高校開展教育合作交流訪問、培訓;2名教師錄取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項目,1名教師錄取國家漢辦漢語志愿者項目。
依托掛靠學校的江西省教育干部培訓中心和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中心,開展教育管理干部、教師職后培訓。2013年以來,承擔教育部國培示范項目及省培、委培、援培項目331項,累計短期集中培訓51570人次,遠程培訓中小學教師120萬人次。牽頭成立江西省教育學會中學校長研究會、小學校長研究會,搭建基礎教育研究者與中小學校長、教師研討交流平臺,研究會成員學校258所。
學校獲江西省“五一”勞動獎狀、連續5年獲江西省綜治先進單位,連續2年獲江西省直機關文明單位,獲評江西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學校和先進單位,獲評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全國大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優秀單位、中國科普聯盟科普基地校、國際創新創業博覽會年度雙創示范獎。2016年以來,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日報》《江西日報》及人民網、新華網、教育部官網等共820余次報道學校辦學成就和師生風采。
辦學67年來,學校矢志奮戰在師資培養培訓戰線上,為江西基礎教育事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累計培養本、專科學生10余萬人,培訓教育管理干部、教師300余萬人次,成為江西教育事業的工作“母機”。畢業生中涌現出一批在基礎教育、企(事業)單位、黨政機關工作的知名人士,有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范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先進教育工作者,有市(縣、區)教育部門負責人、中小學(幼兒園)校長(園長)及高級、特級教師等。
當前,全校師生正以飽滿的熱情,踏著堅實有力的時代步伐,凝心聚力、銳意進取、擔當實干,為把學校建成有特色、高水平的應用型普通本科師范院校而努力奮斗。
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開館
時間:2023-09-14 03:0:092020湖南高考報名人數 總人
時間:2023-09-20 12:0:17東營所有的大學名單 東
時間:2023-09-22 02:0:49都江堰所有的大學名單
時間:2023-09-15 1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