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常青藤985首批大學組成的高校聯盟叫C9大學(包括:清華、北大、復旦、浙大、南大、上交大、中科大、西交大、哈工大),不過由于種種原因清華北大兩校已經成為超一流的明星大學了,所以他們已經漸漸不太與后面7個為伍了,這個聯盟實際已經非常松散了。現在形成2-5-2的格局。這個“前C2”,依然位居“兵器譜”前兩位,感覺上清華在工科略占上風、北大在文科和理科上比較占優勢,每年的錄取分數線也差別不大,綜合來看還是旗鼓相當的。
即:華東五校+人大+國科大,C9里面中間的“C5”,也就位于華東的五所名校,比起頭尾各去2個的C9緊密得多。不過復旦上交已經把浙大、科大、南大拉開了一定差距。習慣排名順序是:“復交浙科南”。雖然人大和國科大(中科院大學新成立)不在C9,地理位置也不在華東,不過因為分數線差不多,與后三個同層。人大和國科大有時候在一些省份還是超越了科大、南大等華五院校的。
歷年錄取分數線排名這三校一直很接近,不過實際上“南開”要比“航濟”略低,但是由于門類齊全、名氣也大在各個大學排行榜上排名也比較高,經過折衷合在一起了。其實論熱度,同濟大學居首,叫“航開濟”主要為了順口。雖然北航在北京被清華北大人大壓著透不過氣,不過扛著北京的旗號還是超過了哈工大、西交大兩所C9。
以上均為地處北京、上海最熱門城市,最熱門的財經類學校,沒有理由不飆高,大學排名在此,不要計較什么武大郎、校友會的排行榜。以上3校的分數與“航開濟”基本不相上下。
中堅九校由下列組成:
1、后“C2 ”:即c9的最后兩校西交、哈工,兩所學校也是曾經風光無限的頂級高校,不過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分數線略微下降了一些。若拆開來看,西交對武中廈(武大、中山和廈大)略占上風、哈工無優勢。不過兩所相似度實在太高,可以并稱。
2、武中廈+北師:武大、中山、廈大和北師大。從規模、門類角度,“廈大”小很多的,由于漂亮校園吸引了大量小資女生,加上專業精煉,其中所謂“艾利斯頓商學院”的分數一度高企。其實綜合近3年全國數據,理科:中大>廈大>武大,但武大文科領先的一點點,可以把理科輸給中、廈那一點點彌補回來。總的而言,座次時常互換,但是后面中、廈兩校也沒什么異議,稱謂就固化下來了。另外北師大基本與武中廈處于同一水準,放進去當個列席代表。
3、工科四子:綜合近3年的高考錄取線數據排名:天津大學、東南大學、華中科大、北京理工。
兩大最熱門城市的語言、法律類學校,專精尖,當然熱門,這三所學校錄取分數常與“中堅九校”難分伯仲。
以上六所學校。北郵位于北京,曾經一度入“中堅九校”。 三大工學從名望上看大工>華工>西北工大,從各省招生平均分數上比較:華工>大工>西北工大。此六校的排名習慣上是:北郵、華工、大工、華師大、西北工大和北京交通。
這個小“兩財一法”和上面的兩財一貿極容易混淆,實際是不在北京上海的中南財、西南財、西南政法,性質與上面一樣。屬于小學校、全部熱門精尖專業。與“三工通郵”也是同一水平。此三校大學排名:西南財經、西南政法和中南財經。
“山川吉”的特點是都是巨無霸類綜合大學,在聚志愿校友會等大學排名超前、地理位置不好、報考分數不太高。三所大學網上三校內部互黑爭斗很激烈,所以排名在此只能不分先后,中南大學除了規模不如這三個巨無霸,其他完全有實力比拼。
這組與上組相呼應,只是比上一組縮小一號,方位上對應的話:重大是川大瘦身,湖大是中南瘦身,東北是吉大瘦身,也就是體型瘦身,高考錄取分數似乎與川吉山視同一體。但“重湖東”在氣勢上要比巨無霸“川吉山”要弱一點點。“重湖東”中,東大最弱,重、湖實力接近,但重大是副部級、湖大是廳級,所以重、湖、東的順位,基本被認可,成電也基本一個水平線。
中國傳媒、華北電力、北京科技、南航、華東理工、南京理工、西安電子等
華東政法、東北財經、天津財經、南京財經、語言大學、北京二外、大連外國語、天津外國語等
蘭州大學還有一些農、林、海洋、石油、礦業、民族類的大學,如:中國農大、中央民族、中國石油、中國海洋、中國礦業、中國地質、西北農林等
華中師大、西南交通、哈工程大、武漢理工、北京化工、北京工業、暨南、上海大、東華、長安、江南、合工大、西南、太原理工、蘇州大學、鄭州大學、云南大學等
安徽大學、南昌大學、湖北大學、廣西大學、上海理工、河北工業、天津工業、廣東工業、浙江工業、南京工業、江西財大、安徽財大等。
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開館
時間:2023-09-14 03:0:092020湖南高考報名人數 總人
時間:2023-09-20 12:0:17東營所有的大學名單 東
時間:2023-09-22 02:0:49都江堰所有的大學名單
時間:2023-09-15 1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