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大學只有1個校區,位于天河區五山街五山路483號,該校是全國重點大學,廣東省和農業部共建的211工程大學,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學校悠久的辦學歷史可追溯至始創于1909年的廣東全省農事試驗場暨附設農業講習所。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由中山大學農學院、嶺南大學農學院和廣西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系及病蟲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華南農學院,隸屬農業部主管;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了校名。1984年,更名為華南農業大學。2000年國家深化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學校由農業部劃歸廣東省主管。2004年12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學校現任黨委書記為李大勝教授,校長為劉雅紅教授。
在百余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形成了優良的辦學傳統、鮮明的辦學特色和“修德、博學、求實、創新”的校風,建立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繼續教育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體系。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有98個本科專業,1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2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有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作物遺傳育種、農業經濟管理、果樹學和預防獸醫學5個國家重點學科,農業機械化工程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含5個農業部重點學科,13個廣東省一級重點學科,4個廣東省二級重點學科和2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動植物科學、農業科學、化學、微生物學和材料學5個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約3400人,教授、副教授1500人,其中,院士、、國家杰青、等國家級人才54人,珠江學者、廣東省特支計劃等省級人才9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特支計劃教學名師4人,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博士生導師337人,碩士生導師1263人。
學校致力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學校設有26個學院(部),現有全日制在校生4.2萬余人,其中本科生3.6萬余人,研究生6000余人,來自48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133人。有國家級精品(含雙語)課程13門、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精品資源共享課6門、在線開放課程1門;國家級特色專業12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8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含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6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近兩屆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5項(其中主持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學校形成了以丁穎創新班為突破點,以主輔修、雙學位、國際聯合辦學為主線,以平臺加模塊為基礎的點、線、面相結合,分層次、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實施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成效顯著,目前學校共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4篇,提名論文6篇,論文學科涵蓋了農學、工學和管理學等門類。2018年被教育部確定為“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2014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開館
時間:2023-09-14 03:0:092020湖南高考報名人數 總人
時間:2023-09-20 12:0:17東營所有的大學名單 東
時間:2023-09-22 02:0:49都江堰所有的大學名單
時間:2023-09-15 1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