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三峽學院有2個校區,分別為百安校區和沙龍校區,百安校區地址為重慶市萬州區天星路666號、沙龍校區地址為重慶市萬州區沙龍路二段37號。
重慶三峽學院始建于1956年,現坐落于千年古城、移民之都——重慶市萬州區。學校起源于四川省萬縣初中師資訓練班,是三峽庫區腹地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本科院校(教育部代碼10643)。201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歷經60余年發展,學校成為重慶市首所倡導“綠色教育理念”、力推“綠色教育產教融合”的本科高校。現已形成以文、理為基礎,以工為主干,其他學科專業協調發展的學科結構,以本科教育為主,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學校是全國智慧校園建設試點單位、中美應用技術教育“雙百計劃”成員單位、重慶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單位、重慶市高校美育改革和發展實驗校。
辦學規模方面。學校占地面積達1980余畝,有18個二級學院,全日制學生2萬余人,館藏紙質圖書175萬余冊,電子圖書166萬余種,固定資產14億余元。
學科專業建設方面。學校擁有涵蓋工學、文學、管理學、理學、藝術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農學等9個學科門類的60個本科專業,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中國語言文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4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教育碩士、農業碩士、工程碩士、旅游管理碩士)。現有中國語言文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等4個重慶市高等學校十三五市級重點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等2個重慶市高等學校十三五市級重點培育學科。
科學研究方面。學校建有重慶市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重慶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重慶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5個,重慶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3個,重慶市發改委工程技術中心(實驗室)2個;有市級學會2個,市級科研創新團隊7個,重慶市高校創新研究群體1個。近十年來承擔國家級基金項目、部市級科研項目900余項。成功申請專利300余項,發表論文9000余篇,三大檢索文章800余篇,CSSCI、CSCD期刊論文14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190余部。科研成果先后獲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重慶市科技進步獎等部市級以上獎勵近30項。辦有《重慶三峽學院學報》《何其芳研究》等學術刊物。正式出版《夔州詩全集》等一大批特色研究成果。
隊伍建設方面。學校現有1130余名教職工,其中,巴渝學者4人,在職專任教師920余人,高職稱380余人,獲博士、碩士學位780余人,碩士研究生導師485余人(包括校外導師)。建有人社部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重慶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進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毛二可、波蘭院士亞努什、萊謝克,另引進香港城市大學王鈞教授等高層次人才、團隊。學校教師多次獲得全國優秀教師、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及侯備人選、重慶市名師、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開館
時間:2023-09-14 03:0:092020湖南高考報名人數 總人
時間:2023-09-20 12:0:17東營所有的大學名單 東
時間:2023-09-22 02:0:49都江堰所有的大學名單
時間:2023-09-15 1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