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
根據自己分數和往年高校投檔線以及專業投檔線做出合理的分析,從中選出45個有效志愿進行填報,填報的順序可以由分數高低排序,全部填滿有利于提高考生被錄取的幾率。
當然也有個別情況,那就是考生成績在前45名,比如考生是全省第10名,那么就算該考生只填寫10個志愿,也一定會被錄取,但是這畢竟是少部分同學,因此為了避免出現滑檔現象,建議大家將45個志愿全部填滿。
不管是新高考,還是傳統高考,志愿填報講究的都是有效性,新高考志愿填報雖然減輕了填報志愿風險,但如果考生填報的是無效志愿,就算是100個志愿也避免不了滑檔,因此志愿的有效分配很重要。
1、將投檔線高的院校放在前面
45個志愿雖然是平行志愿,沒有高低之分,但是卻有前后差別,考試院在檢索時,會從考生的第一個志愿開始檢索,如果分數滿足,則投檔,如果不滿足則檢索下一個志愿,依次類推,因此志愿的分配首先要考慮學校的投檔線高低,將高分院校放在前面。
2、院校之間含有梯度
志愿分配講究“沖穩保墊”原則,45個志愿,比例可以參考:7:16:15:7
第一個7指的就是沖,在了解各高校往年投檔線和位次之后,根據自己的分數和位次選擇高于自己同位分幾分的學校,這部分學校所占比例,根據考生自己的情況可以減少。
中間16和15就是穩和保,為了保證考生被錄取,這部分高校必須占據大部分比例,通常選擇的是和自己同位分同等位置或者是低幾分的學校。
最后一個7指的是墊,為了防止穩和保的高校因為投檔線突然上漲而導致考生滑檔的情況,可以找大概7個投檔線比自己同位分低較多的學校,以提高自己的錄取幾率。
3、填報志愿時,選專業那里勾選服從調劑
如果考生45個志愿都填滿了,但是沒有一個志愿選擇了專業調劑,當考生的投檔線均未達到所有專業投檔線時,考生會被退檔,選擇服從調劑能有效避免這種情況。
所謂“坑”,指洼下去的地方,行人若不注意便會掉進去甚至受傷,不能繼續前行。高校招生錄取過程中也有類似的“坑”,考生如果不慎“掉”進這樣的“坑”里,將對自己的錄取造成比較大的“傷害”,有的甚至因此而落選。
這種“坑”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考生填報志愿不當造成的,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考生對所報高校的專業期望值過高,且又不服從專業調劑;
二是忽視了少數高校部分專業對考生的身體條件、單科成績或專業統考成績等有一定的要求;
三是隨意填報志愿,填報了不愿意就讀的院校專業組(專業);
四是志愿順序排序不當。
網上錄取系統在投檔時,是以考生的投檔排序成績進行投檔,一般不會把“考生是否服從專業調劑”和部分高校部分專業錄取的附加身體及單科成績要求作為投檔條件。這種情況下,考生檔案如果沒有投到自己條件不符合的院校專業組,后續志愿還有希望;如果檔案投到了自己條件不符合的院校專業組,肯定會退檔。每個批次投檔時,所有高校和所有考生的平行志愿投檔是一次性完成的,一旦被退檔,就只能參加征集志愿或后續批次錄取,錄取的機會和滿意度將大大降低。我們把這種情況視為平行志愿的“坑”。
平行志愿雖然減輕了考生填報志愿的壓力,增加了考生的錄取機會,同時也存在風險,其中“坑”的風險最大,但這種“坑”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填報平行志愿時如何“避坑”呢,以下“避坑法則”供參考:
(1)研究章程。尊崇章程,敬畏章程。填報志愿看章程,填好志愿靠章程。認真仔細地閱讀擬報院校的招生章程(簡章)和錄取要求,不填報自身條件或單科成績等不符合的院校專業組、專業。
(2)統籌規劃。統籌各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如果對專業要求較高、意向比較明確,可以適當降低學校的層次以確保滿足專業意愿。
(3)理性選擇。克服填報志愿中的隨意性,不愿意就讀的院校和院校專業組(專業)不要填;尤其是填報中外合作或高收費院校專業組,要考慮家庭經濟承受能力;注意專業的合理搭配,實行平行志愿后,很多學校錄取考生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差距縮小,熱門專業和優勢專業可能出現“爆棚”現象。建議考生填報專業一定要注意冷熱、高低合理搭配,拉開專業差距。如果首選學校,就要適當降低專業要求;如果首選專業,則要適當降低對學校的要求。
(4)填滿志愿。盡量填滿所有志愿,適當拉開志愿的層次,不能全部選擇熱門院校的熱門專業,審慎選擇是否“服從專業調劑”。
(5)準確排序。注意志愿排序。志愿順序最好按考生自己的升學意愿排序,將最想就讀的院校(院校專業組和專業)填在靠前的位置。
浙江選考賦分表-浙江首
時間:2024-04-18 08:0:53高考語文背誦的古詩
時間:2023-09-16 12:0:46高考語文必背誦篇目7
時間:2023-09-15 03:0:50高考投檔規則是怎樣檢索的
時間:2023-09-15 08: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