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恰似一首歌》
作者 張悅
手捧五月的鮮花,我們用青春擁抱時代。投身夢想的接力,我們在這個時代里散發絢麗的色彩。每個人的青春,都會為了夢想而奮斗,也會因為夢想而堅定。不知不覺又來到春露秋霜的五月,時光荏苒,你是否還記得一百年前的青年們為了捍衛祖國尊嚴而做出的壯舉。
1919年5月4日,為了爭取主權,內懲國賊,為了祖國獨立和自由,一群意氣風發的熱血青年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宏偉的青春畫卷。翻開歷史的卷軸,我們仿佛看見那意氣飛揚的人群正如潮水般涌向天安門廣場,我們好像聽見那高昂的呼聲穿過一百年的時光隧道回蕩在耳畔,“外爭主權,內懲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祖國母親豈容蹂躪,中華大地哪能踐踏。
他們在中國掀起了愛國浪潮,早已被定格成歷史長河中最輝煌的畫卷。如今,整整一百年過去了,在這漫長的歲月里,我們的祖國歷經千辛萬苦,在前進的道路上戰勝了衰落,走向振興,掙脫了屈辱,走向獨立,現在我國正以嶄新的姿態向世界展現出大國崛起的態勢。再回首一百年前的風云變幻,那些勇往直前的奔放激情,那些追求自由的執著信念,甚至不惜生命的勇敢,依然令人感動和敬佩,依然激勵著后人們不斷學習,勇往直前。
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重要講話學習心得觀后感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政治局4月19日就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舉行第十四次集體學習,在主持學習時強調:“今天,我們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必須加強對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引導廣大青年在五四精神激勵下,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到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同志說過,青年要“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九十八年來,我們黨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著青年的熱情和奉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每個時代都有青年奮斗的榮光。從五四運動青年人為國家命運前途的疾呼吶喊,到建設時期“愿為祖國獻青春”的錚錚誓言,從改革初期“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強國之聲,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圖偉略,中國以奮勇之姿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奇跡,用青春的力量鑄就了青春的中國。時代召喚各有不同,青春力量一脈相承。從陳望道蘸著墨汁吃粽子品嘗“信仰的味道”到黃繼光舍身堵槍眼的英雄壯舉,從雷鋒“甘做永不松動的螺絲釘”到“進入太空的第一人”楊利偉,歷經一代代人傳承、發揚與積淀,青年是標志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于青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站立在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面向民族復興的壯闊征途,當代青年建功立業的舞臺無比廣闊、夢想成真的前景無比光明,廣大青年要以五四精神為指引,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青春最美的答卷。
五四100周年民大會堂直播心得體會
前幾日,是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進行了海上閱兵,水中藍鯨蹈海、海面戰艦馳騁、空中戰鷹呼嘯,無不讓人熱血沸騰,標志著我國已由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大步邁進。而恰在百年前的今天,也就是在1919年的這天,一群青年學生走上北京街頭,高喊“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喊出了中華民族渴望獨立自強的夢想,鑄就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光彩照人的五四精神。彈指一揮間,百年飛逝而過,中國已不是那個積貧積弱、飽受屈辱的舊中國,正在由站起來向強起來轉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近在咫尺。曾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奮斗。”新征,更需我輩青年繼承弘揚“五四精神”,傳好我們這一代的接力棒,為中國夢匯聚起強大的青春力量。
弘揚“五四精神”,就要學習其志存高遠的精神。“八一”南昌起義時,周恩來、葉挺等均年不過三十,正是這些青年掀起了爭取民族獨立的浪潮,成為那個時代的弄潮兒。,廣大青年應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胸懷理想、志存高遠,積極投身偉大實踐,并為之終生奮斗。應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把勤奮學習作為人生進步的重要階梯,把深入實踐作為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獻社會作為不懈追求的優良品德,以執著的信念、優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心系民族命運、心系國家發展、心系人民福祉,百折不撓地奮斗和求索,在建設和改革開放征程中,“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滿腔熱血,屹立潮頭,用青春和熱血書寫出中國青年的壯麗篇章。
弘揚“五四精神”,就要學習其以德為先的精神。青年人應砥礪品格,加強品行修養和道德操守,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回報社會,弘揚文明新風,自覺把個人前途與國家民族命運結合起來,把“青年夢”融入“中國夢”之中,接過五四愛國旗幟,建設美麗中國,讓青春在時代進步中煥發出絢麗的光彩。古語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切有志的青年,只有積極投身于實踐,自覺深入到人民群眾改造自然和社會的火熱生活中,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改革和建設的第一線去,到艱苦的和困難多的地方去,經受鍛煉,增長才干,無怨無悔地貢獻青春、智慧與力量,才能創造出成績,成就一番輝煌的事業。正所謂“下得去,才能上得來。”
弘揚“五四精神”,就要學習其務實擔當的精神。老一代革命家澎湃家庭富庶,有“有鴉飛不過的田產”,但為了民族解放事業毅然投身革命。在“五四時代”,為什么那么多“官二代”、“富二代”主動放棄優越生活,勇于革命,關鍵原因就是有強烈的使命擔當的精神。當代青年理應摒棄不勞而獲的惰性思維,不能站在父母肩上“摘蘋果”,要在干事創業、先行先試中增長才干,在攻堅克難、跨越發展中積累才能,在銳意進取、勇于探索中創新創造。不等不靠不要,積極投身勞動事業,擔當時代重任,在推動國家科學發展的新征途上發揮聰明才智,奉獻火熱青春,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業績。
青年人朝氣蓬勃,是全社會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創造性的群體。“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廣大青年承載著黨和人民的深切厚望。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必須有知識、有本領。實現“兩個百年”的目標,需要大批具有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各類人才,青年人應該沖擊和蕩滌封建舊禮教、舊道德、舊思想、舊文化,為新思想、新文化的廣泛傳播開辟道路,不斷積累新知識、增強新本領,以新的眼光審視中國,以新的視野觀察世界,以強烈的愛國熱情、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崇高的奉獻精神,轉化為持續推動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只要廣大青年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把個人理想與人民追求緊緊相連、把個人夢想與國家夢想緊緊相連,中國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干不成的事業。
預備黨員轉正決議范
時間:2024-04-23 08:0:39預備黨員轉正決議四篇
時間:2024-04-23 08:0:39最新預備黨員轉正支部會議
時間:2024-04-23 08:0:57黨支部通過預備黨員轉正決
時間:2024-04-23 0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