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斗轉星移,五千年的潮起潮落
五千年的滄桑巨變,五千年
孕育著一個偉大民族的復興之夢
深情闡述:“中國夢是強國夢,更是強軍夢”。他引用了三句詩:“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長風破浪會有時”將中華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鑄于百余年中國滄桑巨變的歷史圖景中,展現了幾代人為民族復興奮斗的艱辛歷程,令人感慨,催人奮進。
國無軍不強,民無軍不安,沒有強大的人民軍隊中國夢的實現不過是紙上談兵的笑談,沒有強大的人民軍隊就不會有安寧和平的發展環境。
歷史往往經過時間的沉淀后會變得更加明晰,追根溯源,偉大的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燦爛的文明,長久居于世界文明發展的前列。然而中華民族卻有那么一段屈辱的歷程,使得近代中國滿目瘡痍。
1840年鴉片戰爭,英國用“堅船利炮”擊碎了清王朝以“天朝上國”自居的美夢,1900年,八國聯軍拼湊起來的兵力不足兩萬而京城一帶縱有十幾萬清軍、幾十萬義和團之眾。仍無法阻止京師淪陷和賠白銀四億余萬兩。1840年到1919年,80年間,舊中國與列強簽訂了900多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平均每月一個,合約越簽越多,而和平、安全和主權卻越來越少。
百年屈辱、百年渴望,當中華民族面對“千年未有之巨變,千年未有之強敵”。我中華兒女便萌生了一個執著的夢,民族復興的夢。
新中國成立以來,無數科研工作者為富國強軍孜孜貢獻。1964年第一課原子彈試爆成功,讓所有中國人挺立了腰桿,讓世界驚嘆那一朵“蘑菇云”2003年神州五號順利升空,證明中國千年來的登天夢實現了,2012年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下水,結束了五大國中沒有航母的歷史。這些都是我們軍隊強盛的證明,更是強軍夢逐步實現的腳印。
在五四講話中指出:“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力量。”
入伍前,我是一名大學生。校園的歡聲笑語無憂無慮,自由安逸,似乎讓我忘卻了什么是夢想,甚至中國夢在我記憶深處埋沒。“進來是鐵,出去是剛”。昨天的我就是今天的你,今天的我就是明天的你。人生因夢想而精彩,青春因奮斗而美麗。一位退伍大學生老兵點醒了我。位卑未敢忘憂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箴言在我腦中縈繞,投筆從戎,參軍報國,讓青春無悔,讓我再一次舞動起青春的樂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的生命猶如一條奔騰的江河,不經歷海島和暗礁難以激起生命的浪花。嚴格要求,苦練殺敵本領,一千次跌倒將會在一千零一次中爬起,拍打灰塵、挺起胸脯、毅然前進。站軍姿、疊被子、練擒敵、爬戰術,平凡但不平庸,一個胸懷抱負的士兵,注定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刻下濃濃一筆,一個勇于擔當的士兵,注定讓精彩的夢想充滿軍旅生涯。
做為新世紀和平年代可愛的武警戰士,自覺發揚愛國主義優良傳統,把警營當做愛國報國建功立業的平臺。立足本職崗位,腳踏實地工作,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展示新一代革命軍人的時代風采。
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努力拼搏,夢一定能成真。我的夢,我們的夢,鑄就了實現國富民強的強軍夢。強軍夢要靠我們的夢來實現,我們要為實現強軍夢而奮斗。
中國夢包含著強軍夢,強軍夢支撐著中國夢。和平靠贖買不到,強大靠乞求不來。經濟社會越發展,國家利益越拓展,安全需求就越迫切,強軍要求就越緊迫。當今時代,我國面臨的生存安全問題和發展安全問題、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國家安全問題的綜合性、復雜性、多變性愈益增強,要求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必須有一個大的發展。歷史已經并將繼續證明,沒有國防的強大,就沒有全面小康和國家富強,就不可能實現完整意義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正因為如此,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一個“相稱”、一個“相適應”,道出了“兵者,國之大事”的戰略分量,道出了使命的神圣和任務的艱巨。
第一,強軍是歷史的警示。大宋王朝,在中國歷朝歷代中,是經濟最發達、國民文化最繁榮、科技創新成果最多、人口基數增長最健康、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繁榮鼎盛的朝代??然而,所有這一切,都因為“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稀爛軍制和強文弱武的政治文化,在來自北
方虎狼般的游牧民族的鐵蹄下,化為齏粉。大清帝國,白銀儲備世界第一,GDP占世界三分之一,但由于軍力不強,準確地說,是大而不強,或者說是腐而不強,甲午一戰,割地賠款,喪權辱國,釣魚島就是那段國恥的歷史印記。科威特不可謂不富,人均GDP排名世界前十名,但由于沒有一個強大的國防,一夜之間就被伊拉克滅掉了。由此可見,在國際角斗場上比拼的不僅是重量,更重要的是力量。
第二,強軍是時代的呼喚。信息化時代需要一支信息化的軍隊,存在代差的軍隊,在起跑線上就輸人一籌。同樣是作戰師,就作戰效能而言,信息化師是機械化師的3到5倍。中國軍隊尚處于機械化、半機械化階段,在武器裝備方面與世界發達國家軍隊相比存有10年到20年的差距,必須要有緊迫感,奮起直追,趕上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步伐。否則,落后就意味著挨打。
第三,強軍是形勢所迫。環視四周,在南中國海,在南沙群島,珍珠般的一串串島嶼,還插著別人的國旗,海疆之內,異國的鉆井平臺,貪婪地吮吸著我們的石油;在中國領土釣魚島,日本海上保安廳的船只,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飛機,依舊在徘徊著,不時地制造摩擦與事端,我們周邊并不是太平無事,島礁被侵占,資源被掠奪,戰略空間被擠壓。雖然,中國一再聲明我們力主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但有些國家把我們的和平誠意誤認為是軟弱可欺,把我們倡導的和平崛起錯判為掛上了免戰牌,一再挑釁我們的和平底線,如果沒有鞏固的國防和強大的軍隊,和平就是虛無縹緲的烏托邦,水中月,鏡中花,不僅失地收不回來,而且還會喪失更多的利益。
第四,強軍是軍隊的使命所在。軍隊的職責是“是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參加國家建設事業,努力為人民服務”,軍不強就難以履行使命。強軍之基是要立足于能打仗,打勝仗,具備了核心戰斗力,弘揚了子弟兵的光榮傳統,其他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用戰斗力標準衡量軍隊各項工作,那些投機鉆營、跑官買官者就失去了許多施展手腳的機會;軍費朝“打勝仗”聚焦,好鋼就可以用到刀刃上,杜絕了某些腐敗分子假公濟私、中飽私囊的渠道。戰爭對于不同的群體有著不同的解讀。對軍人來講,一定要“敢戰”、“善戰”,關鍵是“勝戰”;對于民眾來說,一要“慎戰”、二要“援戰”,關鍵時刻“參戰”;對于外族來說,我們一不好戰,二不懼戰。戰爭對于國家來說,是最后選項;但對我們軍人來說,是最重要的選項。只有敢戰方能言和,只有有備才能無患。
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國防很可能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強大的武力,國人好不容易積累的巨額財富,很可能在一場戰爭中,輕易地被他人掠取。今天,中國持續穩健地發展著經濟,中國的利益不斷往遙遠的海外延伸。在周邊地區和西方世界引發的“羨慕嫉妒恨”,也在增多。我們“和平崛起”的承諾,并不意味著“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恰恰相反,你的軍力越強大,你的和平與安全,才更有一份保障。中國夢豈能少了強軍夢。這便是這個現實世界,真實的邏輯。那如何實現強軍夢呢?
實現強軍夢,舉旗鑄魂是根本。軍魂所系,就是血脈所存、使命所在、勝利所依。今年是我連被國防部命名50周年,半個世紀的風雨洗禮,不管時代條件和社會環境如何變化,我連始終是軍區部隊基層建設的一面旗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教育引導官兵,持續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確保“政治好、稱第一”始終成為連隊建設的靈魂。
實現強軍夢,精武強能是核心。立足崗位精武強能始終是確保部隊能打勝仗的路徑和最有效方式。2011年,我連訓練任務由摩步專業向特種專業轉換,不到一年時間,特種課目訓練成績全部達到優良。目前,全團16項特種訓練課目中,有12項紀錄為我連官兵創造和保持。這些成績得益于全連官兵在長期軍事訓練中養成的與對手搶時間比速度的急勁、跟自己過不去的較勁、永不服輸的拼勁、倒也向前倒的沖勁;得益于連隊抓軍事斗爭準備的力度始終不松,戰斗力建設的標準始終不降,大抓軍事訓練的熱情始終不減。
實現強軍夢,堅守本色是保證。我們連隊建設發展之所以充滿生機活力,靠的就是一代代官兵始終把“艱苦奮斗”作為連隊的傳家寶,做到學習上艱苦、思想上刻苦、訓練上吃苦,在接力傳承中保持本色。過去10年來,連隊年年被評為基層建設先進單位和軍事訓練一級連,次次參加警備區綜合性比武競賽都是建制連名列前茅,有20人考上軍校或直接提干。我們黨和軍隊是靠艱苦奮斗起家的,只有永葆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才能不斷推動軍隊發展壯大,實現強軍夢。
“長風破浪會有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預備黨員轉正決議范
時間:2024-04-23 08:0:39預備黨員轉正決議四篇
時間:2024-04-23 08:0:39最新預備黨員轉正支部會議
時間:2024-04-23 08:0:57黨支部通過預備黨員轉正決
時間:2024-04-23 0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