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大學生學習黨史心得感悟
2月20日,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在北京召開。指出,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牢記初心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是堅定信仰信念、在堅持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黨員同志要深刻領悟講話精神,全面科學補充“營養”,對黨史學習要知“多少”。
“多吃正餐,少吃零餐”。一日三餐,有其科學道理,如若飲食無時無序,隨心所欲,則很容易導致虛胖,對健康無益。在黨史學習上,我們要做到正心誠意,“要堅持以我們黨關于歷史問題的兩個決議和黨中央有關精神為依據,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堅持以,日學一史,日有一進。要多吃“正餐”,善于通過權威、主流媒體途徑學習黨史,樹立正確的歷史觀。要少吃“零餐”,對一些缺少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的所謂“揭秘”文章、“野史”文章,要站穩立場,敢于“逢敵亮劍”,發出主流聲音。勇于在思辨和斗爭之中,篤定理想信念;在敢于斗爭、敢于勝利之中,守好意識形態主陣地。做一名勤于學習、勇于實踐、敢于擔當的共產黨人。
“多細嚼慢咽,少狼吞虎咽”。隨著健康中國的持續推進,人們對健康飲食的理解更加深入。據有關學者總結,細嚼慢咽至少有保護腸胃、有益口腔、有助吸收、防病防癌、健腦、減肥等六大功效。相應的,狼吞虎咽的吃法則不利于消化,對身體健康不利,則應盡量減少。由此及彼,我們在推進黨史的學習中,也當多細嚼慢咽,不可囫圇吞棗、狼吞虎咽。一方面,不應以“完成任務”“有所交代”的心態去學黨史,應當提高站位、端正態度,從“三個必然要求”中,有所體悟并勠力實踐。另一方面,不應總想著求快求多,導致“貪多嚼不爛”,防止出現“消化不良”的問題。要按照指示,“黨員、干部不管處在哪個層次和崗位,都要全身心投入,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得”。切實做到,學一段有一段之得,學一日有一日之獲,確保營養充分吸收,學出強身健體的真本領,學出建功立業的精氣神。
“多科學搭配,少胡吃海喝”。不同人有不同的身體狀態,同一人在不同年齡階段也有不同的飲食要求。飲食要講究葷素得宜、營養適當,講求科學合理飲食。與之相近的,在黨史學習上,一方面學習不能無所用心,過于恣意。要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不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看似學了不少,實則學得零零散散,學得支離破碎,缺乏系統科學的安排。比如,若是對某一段黨史的了解有空白,就要列出書單,制定計劃,一本本靜下心來讀,補齊“盲點”,不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地學。另一方面,學習貴在持之以恒。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學到哪里是哪里。古人云,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一日曝十日寒。黨史學習不能是“一陣子”,要常學常新,學出真理的“甜”滋味,學出矢志奮斗的精氣神,學出“一輩子”的真感情。
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黨員干部尤其要做到“先學一步、先行一步”,以,如饑似渴地學習黨史,真正做到入腦入心、學深悟透。“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就一定能夠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強身健體、培根固本,學出一個格外敞亮、萬分可期的未來。
第2篇: 大學生學習黨史心得感悟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黨史記載了中國共產黨引領人民的輝煌成就,更蘊有近百年的艱難探索與不屈精神。通過學習黨史,我們得以見證歷久彌堅的使命初心,感受凝聚人心的磅礴生機,凝練民族復興的壯闊藍圖。作為青年黨員,當牢牢掌握這門必修課,從中堅定理想信念、鼓舞革命斗志、砥礪個人品格,賡續屬于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
從黨史學習中拓寬格局。知來路,明去處,投入到黨史學習中,我們才能更加清晰地了解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正確認知黨情、國情,有的放矢地應對各類復雜局勢。我們黨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百年來,不斷開辟著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通過無數次的實踐創新,引領國家和人民走出了一條唯一正確的道路,創造了影響世界的非凡成就。我們要用好黨史這本最好的教科書,從源頭出發,沿著綿延的歷史軌跡,重溫那篳路藍縷、尋覓革新的非凡歷程,更要從中審慎把握復雜的歷史環境和形勢,深刻領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和實踐力量,汲取經驗教訓,提煉精華、運用創新,在這脫貧攻堅圓滿收官、鄉村振興正式開啟之際,積極謀劃基層發展,勇敢探索國家發展機遇,為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從黨史學習中凝練擔當。作為一名青年黨員,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意識,就必須明白人民對于我們黨的重要性。學習黨史,就是為了解讀黨民齊心的奧秘。我們黨的歷史,是一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的歷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毛主席曾說過,人民的支持是最大的妙計,在革命道路上,正是擁有了人民群眾銅墻鐵壁般的愛戴與擁護,黨才能披荊斬棘、無往而不勝,贏得革命的勝利。通過黨史學習,我們應當牢記,我們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作為一名共產黨人,應從革命先輩們堅實有力的手中接過“人民幸福”這一接力棒,從他們奮斗不息的身影中感悟愛黨愛民的真諦,用實際行動去守護好這真正的“江山”。
從黨史學習中傳承精神。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學習黨史,是為了在腦海里構建最完整的黨的形象,在心里凝練最純粹的黨員本我。在這一百年的奮斗歷程中,人民生活日新月異,國家發展一日千里,歷久彌堅的依舊是中國共產黨人砥礪頑強、忘我奉獻的大無畏精神。從黨史中,我們得以重現革命發展道路上的艱難與輝煌,感受英雄先輩們的無畏與熱血……這一切,是所有共產黨人踐行革命最好的精神范本。我們應從黨史中磨礪提升自我,在歷史長河中尋覓勇氣與理想,賡續先輩們的紅色精神血脈,凝練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同創造過輝煌的他們來一場跨時空的靈魂交流,在不變的道路上并肩前行,以一致的步調,以同樣堅定的信心去詮釋黨員價值,去實現鄉村振興,去創造美好未來。
學習黨史,讓我們在任何時候都知道自己從何而來、為何而去。前路雖未知,但身后不斷續寫的堅實印跡始終是我們出征時最大的底氣。
第3篇: 大學生學習黨史心得感悟
學習黨史就是要我們始終牢記黨的理想信念,不忘黨的最終目標;牢記黨的歷史經驗,以史為鑒。學習黨史使我明白當前我們的任務是擁黨、立志、向黨。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過上了快樂的生活,我們應當擁護黨,發奮學習、工作,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與一切反黨反人民的行為做斗爭。在高度禮貌的現代社會,一切都在迅速發展,我們青年人務必樹立正確的科學的奮斗目標,并為實現目標而用心發奮。作為新時期的青年,我們應當肩負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重任,這就要求我們要有過硬的本領,同時要有堅定的立場和正確的思想認識。我們平時不僅僅要發奮學習文化知識,而且要加強身體素質的鍛煉,使自己成為一個文武兼備之才。同時,我們就應用心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社會注意榮辱觀,用先進的理論和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也務必堅持,認真學習,善于運用鄧小平理論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嚴守黨紀國法,堅決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另外,我們還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的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糾正自己的錯誤,端正自己的行為,明確自己的目標。最后,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將我們的社會建設成為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心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就應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看待名利、權力和地位,勤奮、發奮的學習,發奮地培養自己創新精神,要甘于奉獻,不斷加強黨性鍛煉,持續共產黨員本色。
透過學習黨史、學習前段時刻胡錦濤同志在清華大學的演講,都是我受益匪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日常生活中,就應時時刻刻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時時刻刻把“創先爭優”結合到自己的學習工作中來。做到:一、學習刻苦一點: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提高自己的學習質量。主動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全面發展自己,突出自己的個性,把自己培養成適合當今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二、奉獻多一點:不計報酬、不在乎地位金錢和榮譽,發自內心的為自己身邊的老師同學多做一些事,以群眾利益出發,多奉獻。只有這樣才能正在做到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三、工作兢業,作為共產黨員自然要比其他同學更有義務和職責為老師、為同學排憂解難,工作上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的同時多與老師同學交流,不斷鞭策自己,以到達更好的工作效率,要堅信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自己。
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我們應當更加緊密地圍繞在以胡錦濤同志的,深入學習、深入思想、深入應用。始終牢記并充分學習胡錦濤同志在清華大學上的講話,學習上刻苦發奮把文化知識同思想道德緊密結合起來,發奮培養和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加強社會實踐、全面發展。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學好黨的歷史,了解過去才能把握這天,把我這天才能創造明天。黨的歷史想一條河流,曲折但是堅定地向一個方向流動,穿行90年的歷史長河,點點滴滴都閃爍著耀眼的光輝,我們都是長河的一滴滴水,任他洪水猛獸還是壁立千仞都無所畏懼、堅定不移。
預備黨員轉正決議范
時間:2024-04-23 08:0:39預備黨員轉正決議四篇
時間:2024-04-23 08:0:39最新預備黨員轉正支部會議
時間:2024-04-23 08:0:57黨支部通過預備黨員轉正決
時間:2024-04-23 0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