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有三次選菜機會,有機會品嘗珍貴松茸套餐
很有意思的是,環球網記者在每間教室后墻上還看到該校月度菜譜,在一張大紙上,每個心形圖樣里寫上了每日配餐。其中每月有特定三天,學生們可以有自由選擇的機會,寫上自己想吃的伙食,學校會盡量滿足大家。記者了解到,2月份學生們填寫的伙食志愿分別有:咖哩飯、炸雞、納豆沙拉等,感覺這樣的互動方式既充滿童趣又鼓勵了學生的自由表達的能力。
據了解,武石小學共有3名廚師和1名營養師負責學生們的伙食。在節日或伙食比較復雜之時,廚師會增至5名。綱干還自豪地介紹說:“我們學校最大的特色就是學生可以吃到松茸套餐。松茸雖是珍貴的食材,但附近山上可以采集到。以往學校會組織六年級學生上山采松茸,然后配在學生伙食當中。不過去年因為封山,所以我還沒有吃到。”到武石小學任職僅有一年多的綱干校長很是遺憾自己與美食失之交臂,并期待著今年的“懈逅”。
人人都是班組長,有強大編外力量支持
仔細察看之下,記者還發現每間教室的墻上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人人當班長”的職責表。每一班設很多職責管理職位,每一職位后面對應有不同學生的名字。有的管自習,有的管餐飲,有的管體育,可以看出,學校在有目的地培養每個學生的管理能力。
懷著好奇之心,記者走入武石小學五年級生的繪畫課堂。學生們正用雕刻刀在木板上雕刻楓葉,完成之后拿著作品讓老師品評與指點。老師有時讓學生用力再深一些,有時再完善一下輪廓,然后進行上色。記者和一位學生隨便攀談起來,他說:“我們一月有兩到三次美術課,做過版畫、繪畫,還做過立體模型。”來此交流的一位廣州五年級男生表示羨慕不已,他說自己學校的美術課經常會被其它學科老師占用,沒有機會學習這么多興趣課。
在向記者解釋學校特色時,綱干不斷強調“重在培育學習能力與體育素養”。鑒于長野是滑雪勝地,學校會組織學生周末去滑雪。地區有馬拉松賽時,學校也會組織小學生團隊進行參與。根據區域特點及所處自然環境,學校也會組織學生參加不同的體驗活動,比如在農村體驗種玉米、采蘑菇,進行農業學習。
除了老師的教育,武石小學還有強大的“編外力量”,即曾任校長或老師的退休員工或校委會成員組成的地區志愿者。在放學后學生們自學之時,這些免費奉獻的志愿者就會進入自習室幫助學生自學或者是開設某一興趣課,拓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學校與地區實行聯動,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素質。”綱干認為實行校內外聯動也是學校特色之一。
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呈下
時間:2024-04-24 01:0:25最高法:依法懲治未成年人
時間:2024-04-24 01:0:53最高法:小學生體育課意外
時間:2024-04-24 01:0:30浙江省寧波市“三個一體化
時間:2024-04-24 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