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小學教育 > 正文

2019年三種模式破解小學擇校熱

更新:2023-09-16 14:18:23 高考升學網

“擇校問題,多少年來一直存在。以前是擇名校,現在演變成了擇 民 校。”1月26日,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教育界別分組討論會上,省政協委員、山西省實驗小學校長賈嶸提出建議,應擴大優質資源,采用大學區、集團化辦學、學校發展共同體模式來破解小學擇校熱。

“近年來,隨著不斷深化的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我們的教育服務體系已經日趨完善,比如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投入使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很多新興技術也滲透到了教育領域。但是,還是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個性化的教育需求。”賈嶸介紹,目前,一些學生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滿意度總體不高,有半數以上的家長認為孩子所在學校應試教育傾向嚴重,家長期待學校在“注重學生全面發展”上做出改變的呼聲最高。
  賈嶸說,基礎教育面臨著推進教育均衡化與優質化協調發展的矛盾問題。時代對創新人才培養的緊迫需求,人民群眾對教育多元化發展的現實渴望,讓基礎教育面臨著推進教育多元化、特色化發展的問題。而教育資源的短缺和教育發展的不均衡,造成現在社會上“公退民熱”現象一度升溫。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優質資源即強校、名校少且多集中在中心地帶,名校和普校辦學水平差異較大。 擇校風 現象屢見不鮮,使得區域內生源過度聚集,少數學校生源爆滿,遠遠超過這些學校的實際承載能力。”賈嶸說,另一方面,則是優質學校吸引了大量的社會資源和優秀學生,加劇了教育資源分布的不均衡,甚至造成了同一區域內學校之間兩極分化的局面。”
  “其實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可以使用大學區、集團化辦學、學校共同體模式來解決。”賈嶸介紹,“緊湊型”大學區,也就是名校+弱校,適用于老校弱校的迅速提升。通過合并弱校,以一個法人,多個校區,實施統一管理,總校委派管理人員擔任分校區執行校長,學區內的人事編制、資金使用和資源調配等保持一致,實現了共融發展的目的。
  “集團化辦學”適用于新建學校,所謂名校+新校,直接讓名校介入新建校或者新建小區的配建學校,一方面使得新校在建校初期就有一個較高的起點,保證了辦學的水平高位起點,另一方面實現了名校“裂變式”“增殖式”發展,有效增加優質教育資源總量。傳統優秀小學向新建學校派出管理人員、教師隊伍,形成“1+N”的名校教育集團。

“學校發展共同體”適用于利用名校帶動普通學校,優勢互補。根據“以強帶弱、以大帶小、以城帶鄉”的基本原則,以一所優質校加若干普校的模式,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各具特色”的原則,學校法人不變,在共同體內,共享設施、教研、培訓、創新等各種資源,實現名校普校攜手共同提升的目的,同時,校際間管理、文化、師資等方面快速融合,達到區域教育質量整體提升。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呈下

時間:2024-04-24 01:0:25

最高法:依法懲治未成年人

時間:2024-04-24 01:0:53

最高法:小學生體育課意外

時間:2024-04-24 01:0:30

浙江省寧波市“三個一體化

時間:2024-04-24 01:0:28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亚洲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动图 | 中文字幕无线免费 | 九九久久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