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小學教育 > 正文

微創新,助教育自我更新(新語)

更新:2023-09-16 08:33:29 高考升學網

這個寒假,不少學生的作業“換臉”了:作業本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五花八門的任務,比如,幫大人計算年貨開支、制作年俗文化手抄報、用喜歡的形式繪制家譜等等。

少了作業本,多了人情味,“賀歲版”寒假作業不再板著面孔,也讓孩子展露笑顏。“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有意思的事”“和孩子一起實踐、長知識”……這些真切感受,是它們受歡迎的原因。

作業更多元:成都某小學讓孩子逛廟會、品小吃,了解背后的由來與典故;廣州某小學要求孩子們體驗警察、醫生、老師等職業,體悟各行各業;烏魯木齊有小學請孩子當社會小義工、環保小衛士,并和同學們分享感受……多樣化的形式背后,卻異曲同工、內核相近:鼓勵孩子邁出腳步、自主選擇,用實踐的方式,更真實地認知當下,走進社會。

這種相似不是偶然。作為教育鏈條上的一環,作業“換臉”的背后,是諸多教師對于教學、育人的困惑與追尋:該用什么方式教育孩子?培養和鍛煉孩子的哪些素養和能力?教育的最終目的,又是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

探索的道路不止一條,天南海北的教師們用不同的方式,試著將一個個問號拉直,很顯然,他們相同的期待正在成為共識:分數之外,更要注重綜合素養;要教知識,更要教認知世界、明辨是非的能力。由此看來,作業的“換臉”之路正是教育理念的進化之路。

隨著我國深化教育改革的推進,改變在各個環節都顯而易見。大學選材,特色各異;高考改革,綜合評價;中學課改,注重素養。如今,影響逐漸蔓延,最前端的小學也在自我更新。其實,無論是選拔方式的改革,還是教學方式、工具手段的優化,究其根源,都有賴于教育理念的變化。當下,育人早已由潑墨寫意轉為工筆細描,教育空間何在,孩子潛力何來,教育者們用創新實踐說話,而這些印于書本、行于課堂之外的鮮活實踐,往往能創造驚喜與新的可能。

蜂群的聲音是春天的腳步。當越來越多的變化發生,聚集起來,就是教育向上生長的力量。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呈下

時間:2024-04-24 01:0:25

最高法:依法懲治未成年人

時間:2024-04-24 01:0:53

最高法:小學生體育課意外

時間:2024-04-24 01:0:30

浙江省寧波市“三個一體化

時間:2024-04-24 01:0:28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 亚洲精品中文子幕乱码 | 一级做a过程免费在线观看 综合色天天鬼久久鬼色 | 日本国产在线精品专区 | 中文字字幕精品码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