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小學教育 > 正文

鄉村中小學校衰敗如斯如何引來優秀生(三)

更新:2023-09-16 23:22:03 高考升學網
足。村屯“其他”專業教師數量偏多。

  縣域初中語文教師多而數學教師少,縣城外語教師缺乏。此外,縣城在地理教師、化學教師、生物教師、體育教師和心理學教師上所占比例也明顯少于城市和鄉鎮,這說明農村初中生進城、初中學校布局調整后所帶來的縣城教師缺乏問題的凸顯。

  村屯教師平均要教2.38門課程

  村屯微型學校多,不足30人的占26.84%,村屯教師負擔重,平均要教2.38門課程。有的鄉鎮和村屯教師承擔課程門數最多的達到12門。為什么農村學校教師任課非對口率如此之高呢?邏輯上來說,可能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農村微型學校多。依據2012年的統計數據,全國鄉村小學規模日趨小型化和微型化,校均不足30人的學校超過鄉村小學總數的四分之一;不足10人的教學點占10.36%。對鄉村微型學校來說,傳統的按師生比配置教師的政策導致校均教師數量少、教師專業結構單一、課程難以開齊開足。

  對于只能配備不足兩名教師的教學點,他們面臨著兩個艱難的選擇:要么不開齊開足課程,要么教師要教多門課程。

  其次,村屯教師負擔重。在教師編制緊缺的情況下,為了盡力完成國家規定的課程任務,村屯教師不得承擔多門課程。

  鄉村學校衰敗阻礙優秀人才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村屯,從25歲及以下年齡組開始向前推延,如果每兩組為一對的話,則每一對的前一個年齡組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都略高于當前年齡組。為什么在村屯會出現不同年齡段之間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波動呢?

  這可能與國家對村屯教師政策的波動有關。1972~1977年,正值文革后期和恢復高考[微博]初期,有許多知青充當了村屯教師,這一時期鄉村知識分子不僅受人尊重,而且文化程度相對較高。1978~1982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文化人大[微博]多以高考的方式進城,導致鄉村文化人流失。1983~1987年,國家中師和師專得以恢復招生,在計劃分配體制下許多農村生源畢業后又回到家鄉任教。1988~1992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城鄉差距開始加大,高校畢業生回鄉任教熱情下降,加之民辦教師轉正政策的實施,村屯教師總體質量略有下降。

  1993~1997年,雙向選擇就業政策使一批師范畢業生又回到鄉村。1998~2002年,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和三級師范向二級師范的轉變,加上城鄉教育差距的日益深化,影響了師范大學畢業生到鄉村任教。2003~2007年,隨著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兩基攻堅”計劃的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

最新圖文

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呈下

時間:2024-04-24 01:0:25

最高法:依法懲治未成年人

時間:2024-04-24 01:0:53

最高法:小學生體育課意外

時間:2024-04-24 01:0:30

浙江省寧波市“三個一體化

時間:2024-04-24 01:0:28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 |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韩亚州欧美中文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本 | 香蕉国产线观看免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