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小學教育 > 正文

2019年中學教育心理學輔導心理健康概述(五)

更新:2023-09-15 03:33:11 高考升學網
被蜜蜂蜇了,就形成了對黃花的恐怖)。認知派心理學家則認為恐怖癥來源于個人對某些事物或情境的危險作了不現實的評估。

系統脫敏法是治療恐怖癥的常用方法,使用這一方法最好要及時進行。想幫助學生克服學校恐怖癥,父母要有堅持性和耐心;一方面要堅決而友善地要求孩子回到學校,習慣學校生活。另一方面,改善班級中的人際關系,營造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此外,適當減輕學習壓力,使學生獲得成功體驗,對于克服學校恐怖癥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五)人格障礙與人格缺陷

人格障礙是長期固定的適應不良的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適當的壓力應對或問題解決方式所構成。有人格障礙的人與有神經癥的人相似,都沒有喪失與現實接觸,也沒有明顯的行為混亂。人格障礙有許多類型,例如,依賴型人格障礙者有被動的生活取向,不能決策和接受責任,有自我否定的傾向;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者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缺乏對他人的同情與關心,二是缺乏羞恥心與罪惡感。人格障礙一詞多用于成人,對于18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的類似行為表現通常稱做人格缺陷、品行障礙或社會偏差行為。

人格障礙是個體先天素質與后天教養的產物。早期失去父母的愛,從小受到溺愛而缺乏懲戒或受到不一致的懲戒,一直受到保護、從未受到挫折,因而沒有能力體驗與同情他人的痛苦,父母提供的不正確行為范例等都是影響人格障礙形成的重要因素。班杜拉社會學習原理為有人格障礙的人提供良好行為的范例,獎勵他們對良好行為的模仿,促使他們將社會規范與外部價值納入到自我結構中,對于矯正他們的反社會行為有一定作用。

(六)性偏差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發育過程中的不良適應,如過度手淫、迷戀黃色書刊、早戀、不當性游戲、輕度性別認同困難等,一般不屬于性心理障礙。但對這些不適應行為,應給予有效的干預。手淫本身不是心理障礙,對身體并無損害,也不是罪惡,但應該注意的是對手淫的錯誤觀念引起的心理沖突。對于過度手淫則要采取轉移注意,如轉向于參加文體活動的方法予以糾正。

(七)進食障礙

進食障礙包括厭食、貪食和異食癖等,其中神經性厭食是一種由于節食不當而引起的嚴重體重失常。凡是由于患者厭惡進食而導致正常體重驟然下降25%者,即被視為厭食癥的癥狀。神經性厭食癥多發生于女性(女生比男生多20倍),其癥狀是對食物極端厭惡、甚至恐懼,四肢無力,女生則有的出現閉經。由于家庭不斷施加壓力,當事人有可能變得脾氣暴躁。神經性厭食的形成,可能與青少年擔

最新圖文

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呈下

時間:2024-04-24 01:0:25

最高法:依法懲治未成年人

時間:2024-04-24 01:0:53

最高法:小學生體育課意外

時間:2024-04-24 01:0:30

浙江省寧波市“三個一體化

時間:2024-04-24 01:0:28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在线观看亚洲h视频 | 中国日本免费不卡在线中文 | 午夜在线99精品 | 中文字幕欧美日本亚洲 | 偷拍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ⅴ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