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就是熱的意思,大暑,顧名思義就是很熱。
大暑,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其氣候特征是:“斗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贝笫钫抵蟹昂笫且荒曛凶顭岬臅r間段,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攝氏40度的高溫天氣。大暑時節是喜溫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有諺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意謂在夏天午后,閃電如果出現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里,若閃電在西方,則雨勢很快就會到來,要想躲避都來不及。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
介紹
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对铝钇呤蚣狻罚骸傲轮,……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由來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20度。
《通緯?孝經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后為小,望后為大也!
這時正值中伏前后,中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中國勞動人民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小學生新學期學習計劃手抄
時間:2023-09-21 02:0:44小學三年級學習計劃手抄報
時間:2023-09-20 18:0:18小學生新學期學習計劃手抄
時間:2023-09-14 04:0:55小學生校園安全手抄報內容
時間:2023-09-19 08: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