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形成了與區域經濟和產業結構相適應的,特色鮮明、梯度合理的專業群。目前開設高職專業23個,中職專業16個。主要專業有:煤礦開采技術、礦井通風與安全、礦山地質、機電一體化、選煤技術、煤化工生產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廠熱能動力裝置、工程造價、建筑工程技術、旅游英語、酒店管理、文秘、會計電算化、電子商務、商務管理、市場營銷、計算機應用技術等。
學院在課程建設上堅持以“教學做合一、課證崗融通”的方式施教,建立了工學結合的長效機制,努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學院建有先進的千兆位綜合校園網,擁有采煤、通風、電廠仿真、數控機床、電子、電工、財會、計算機等各類校內實驗實訓室34個,各類多媒體教室25個共2267座,建有校內生產性實習車間和11個校外實訓基地。
學院現有教職工403人,其中專任教師217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副教授等高級職稱的54人。學院還聘請同煤集團、大同二電廠等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專家作為教師隊伍的補充,同時聘請太原理工大學等兄弟院校的專家和教授作為客座教授,逐步建成了雙師素質為主、專兼教師結合、職稱梯次合理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學院依托煤炭行業優勢,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作為大同煤礦集團公司的安全技術培訓中心,學院舉辦40余個專業和工種的短期培訓,近年來每年培訓各類專業人員10000余人(次),為安全生產和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學院是“全煤系統優秀教學單位”、“山西省文明學校”。2月,山西省教育廳公布2008年度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學院畢業生就業率81.82%,居同類院校前茅。面對知識經濟、教育大眾化和全球化的趨勢,學院將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戰與機遇,以“培養可持續發展的學生、造就可持續勝任的教師、建設可持續攀高的學校、實施可持續提升的教育”為指導思想,走內涵發展之路,更好地立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