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總共有1個校區,即校本部校區,該校是一所多學科、多專業、多層次、特色鮮明的高等醫學院校。
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總共有1個校區,地址是山西省汾陽市學院路16號。
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前身系山西省汾陽高級護理學校,由美國基督教華北公理會于1923年創辦,1937年在南京國民政府衛生部和中華護士學會備案,成為當時全國僅有的3所(北京協和、四川華西和山西汾陽)高級護理學校之一。1985年恢復重建,1996年改為現名,學校坐落于素有“秦晉旱碼頭”之稱的千年古城汾陽市,青銀高速公路、307國道、太中銀鐵路倚門而過,交通便利。學校占地面積508畝,建筑面積14.68萬平方米,規劃占地面積1000畝。校園花木扶疏,綠樹成蔭,環境優雅,風景如畫。
學校是一所多學科、多專業、多層次、特色鮮明的高等醫學院校,有碩士、本科兩個辦學層次,設置有臨床醫學、護理學、口腔醫學、醫學影像學、麻醉學、眼視光醫學、醫學檢驗技術、眼視光學、康復治療學、醫學實驗技術、助產學、健康服務與管理12個本科專業;有護理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理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臨床檢驗診斷學、藥理學、內科學、外科學、神經病學、耳鼻咽喉科學、公共衛生、放射醫學13個學科可招收碩士研究生。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470余人,外聘教師160余人,附屬醫院具有衛生專業技術職稱臨床教師900余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204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者339人。山西省教學名師6人,山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師6人,碩士生導師41人,聘請有北京大學李繼興、英國牛津大學馬克•哈利遜等為代表的在國內外有一定地位與影響的兼職教授、學術顧問17人。有教學儀器設備22000余件,價值 10774余萬元,圖書館紙質書和電子書共計藏書168余萬冊,智慧校園加速推進,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教室、實驗室及住宿等條件均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有四所附屬醫院,其中兩所為三級甲等醫院(山西省汾陽醫院、呂梁市人民醫院),有106個臨床教學基地。學校創辦和(共同)主辦有《護理研究》,共同主辦有《山西省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協辦有《中華醫學教育》等刊物,為《中國高等醫學教育》理事單位。學校組織編寫的46萬余字的《中國護理發展史》填補了國內空白,在中華護理學會成立90周年慶典大會上受到1200位中外護理專家的好評。
學校面向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9400余人,已畢業19屆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已向社會輸送各級各類人才37000余人。建校以來,培養了以“南丁格爾獎”獲得者王桂英、楊輝,“全國抗疫先進個人”何華等為代表的在國內外有一定知名度與影響力的優秀人才。學生就業形勢良好,年平均就業率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學生質量受到用人單位普遍好評;每年有近30%的同學考取全國一流醫學院校和科研院所碩士研究生,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日益提高。
為了讓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學校建立了以助學貸款為主,由助學貸款、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學校優秀學生獎學金、勤工助學崗位等構成的助學保障體系。
多年來,學校堅持“立足山西、面向全國、服務基層、辦出特色”的辦學思路,形成了以護理教育為龍頭的辦學特色。本科護理學專業為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山西省品牌專業、山西省重點扶持學科;本科臨床醫學、醫學檢驗技術、口腔醫學、麻醉學專業為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本科眼視光學、康復治療學、醫學影像學、醫學實驗技術專業為山西省一流專業建設點;本科護理學、醫學檢驗技術、眼視光學專業為山西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本科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為山西省優勢專業;臨床護理實驗教學中心、醫學檢驗實驗教學中心和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為山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護理學專業教學團隊是“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山西省優秀教學團隊”;學校在全國及山西省護理、助產技能大賽中多次榮獲一、二等獎和優秀指導教師等榮譽;學校堅持協同創新發展,不斷深化校企、校際合作,與天津醫科大學醫學檢驗學院、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山西高科技醫學檢測中心、山西迪安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合作辦學;不斷探索政用產學研一體化模式。學校加強對外合作辦學與英國新拉納克郡學院、英國阿伯丁大學、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成功簽署合作備忘錄;與美國海格思大學、愛爾蘭科克大學護理與助產學院達成合作意向,有效地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中北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1:0:38中北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2 09:0:15山西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0 11:0:04山西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0 1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