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地震歷史上地震
2014年7月11日,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北緯23.9度,東經114.5度)發生4.2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河源地震最新消息:
據中國地震臺網自動測定:07月11日13時43分在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附近(北緯23.9度,東經114.5度)發生4.0級左右地震,最終結果以正式速報為準。
發震時刻:2014-07-11 13:43:24
緯度:23.9°
經度:114.5°
深度:12千米
震級:4.2
參考位置: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
河源市介紹:
河源市,地級市,隸屬中國廣東省,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粵東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1988年1月7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區(之前為河源縣,是東源縣和源城區的前身)。
河源市位于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中上游,東靠梅州市,南接惠州市,西連韶關市,北鄰江西省贛州市。其范圍是東經114度14分至115度36分,北緯23度10分至24度47分。東江自北向南流經市區,新豐江從西向東繞城而過,兩江在市區東面交匯,使得整個城市三面環水,看起來象浮在水上的木筏,因此而得名“槎城”。
河源市管轄源城區、東源縣、龍川縣、紫金縣、連平縣、和平縣共五縣一區。全市有五個民族,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還有少量的畬族、壯族和苗族等少數民族人口。有海外僑胞及祖籍河源的華人共47萬人,主要聚居于東南亞地區和美、加、澳等國,港澳臺同胞28萬人,歸僑1.3萬人。
河源市是中國綠色經濟十佳城市最具發展潛力金融生態城市,中國十大特色休閑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等。
這次地震,震到您了嗎?
近幾年中國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地震現象,地震往往在人們始料不及時給了大家一個手足無措,因此我們需要時刻警覺戒備,這樣我們才能最大保障自身和家人朋友的安全,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學習一些防震知識。
一、面臨地震,如何做好防震減災?
地震發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靜自若的態度。 假若地震時你正在室內,如離門窗較遠,暫時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墻角處,是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轉移到承重墻較多、開間較小的廚房、衛生間等處暫避。躲過主震后,應迅速撤到寬敞的戶外。撤離時注意保護頭部,最好用枕頭、被子等柔軟物品護住頭部。 假若地震時你正在室外空曠的地方,這是最慶幸的事情。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將手或皮包等柔軟物品護住頭部,盡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準備。并迅速離開變壓器、電線桿和圍墻、狹窄巷道等。 地震會有層出不窮的次生災害發生,每個人應根據不同情況,審時度勢,采取靈活的應急對策。
二、發生險情時,如何救助?
地震中被埋在廢墟下的人員,應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煙塵嗆悶窒息,還應盡可能清除壓在身上的各種物品,最好朝著有光線的地方移動。無力脫險時,盡量減少氣力的消耗,堅持時間越長,得救的可能越大。此外,外面的人廢墟下的聲音不容易聽見,因此要等到聽到外面有人時再呼救或敲擊墻壁等。 營救他人時應先確定傷員的頭部位置,使頭部先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內的塵土,再使胸腹部暴露,不要強拉硬拽。如有窒息,應及時施以人工呼吸。
三、地震時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當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動時,切記最大的危害是來自掉下來的碎片,此刻,要動作機靈的躲避。
1、在房屋里,則趕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書桌、工作臺、床底下。單元樓內,可選擇開間小的衛生間、墻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氣管道的支撐,減小傷亡。對于戶外開闊,住平房的職工,震時可頭頂被、枕頭或安全帽逃出戶外,來不及時,最好在室內避震,要注意遠離窗戶,趴下時,頭靠墻,使鼻子上方雙眼之間凹部枕在橫著的雙臂上面,閉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來說,不要跑出建筑物,最好就近找個安全處躲避,待地震后,如果需要疏散,再沉著離開。
2、地震時,門框會因變形而打不開,所以在防震期間,最好不要關門。夜間地震時,要爭分奪秒向安全地方轉移,不要因尋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誤時間,如有可能,要立即拉斷電源,關閉煤氣,熄滅明火。照明最好用手電筒,不要用火柴、蠟燭等明火。
3、地震時,如已被砸傷或埋在倒塌物下面,應先觀察周圍環境,尋找通道,千方百計想辦法出去。若無通道,則要保存體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靜聽外面的動靜,如聽到有人走過的聲音,可敲擊鐵管或墻壁使聲音傳出去,以便救援。同時要在狹小的空間里,尋找食物維持生命。
全國兩會什么時候結
時間:2023-09-17 02:0:44公司搬遷員工內部通知范文
時間:2023-09-16 02:0:47公司搬遷怎么發朋友圈通知
時間:2023-09-16 05:0:41公司搬遷告客戶通知書范文
時間:2023-09-13 1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