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公布后,很多家長和學生咨詢我們,天津高考個人成績排名位次如何查詢:天津高考成績排名,可以通過省招生考試院發布的天津一分一段表來查詢,也可以到聚志愿網站直接輸入分數查詢,一分一段它顯示每一個分數全省考生有多少名,能讓你計算出自己的排位。目前的天津高考一分一段表是將全省同科類考生的檔案分(考生總分+政策加分)從高到低排列(分數相同的則為并列),再按每1分一段,統計“本段人數”;從本段向上一直到最高分段的所有“本段人數”相加,則為“累計人數”。一分一段表上顯示出每一個分數全省的考生有多少名,這個數據的參考價值最大。
如何看“一分一段表”
每年的《高考成績一分一段表》,是由省招辦(考試院)公布的全省每一高考分數的考生分布統計表。所謂“一分一段”,是以“1分”為單位,統計獲得該分數的考生人數和累計人數(也有的省份是5分一段,如廣東)。文理科分開排名,每一個分數段上有多少人一目了然。
通過這個表,考生不僅知道各批次的分數線,同時還能了解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排位,更有利于考生對自己進行合理的定位。
目前的“一分一段表”,是將全省同科類考生的總分從高到低排列(分數相同的則為并列),再按一分一段統計“本段人數”;從本段向上一直到最高分段的所有“段位人數”相加,就是“累計人數”,累計人數也是這一分數考生的最低位次。
需要提醒的是,“一分一段表”是包含了加分的,加分也會體現在“一分一段表”中,考生不必擔心是否有成績在自己后面的考生,通過加分后超越自己。
如何通過“一分一段表”填志愿
填報志愿最關鍵的第一步,是在“一分一段表”中查找與自己成績相對應的分數排名和這一位次成績共有多少考生,以確定個人成績在全省的位置。
通過一分一段表,考生可以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績在今年全省同科類考生中的位次(排名),再對比預填報學校往年校線分數所對應的位次,如果兩個位次一致和相當,填報后錄取的可能性就大;如果兩者相差過大,落選的可能性就大。
找準位次,應該比單純比較分數更準確。因此,考生不能僅憑分數填報志愿,而應充分利用“一分一段表”,以成績排名作為填報參考。
所謂位次,就是指文史類或者理工類考生的高考成績在全省該科類考生中屬于哪個位置。高考位次主要分為三大類:省市位次、區縣位次和學校位次,在做參考的時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為主。
說到這里,許多考生也許就說了:那不就是自己在各省的排名嗎?還說什么位次呢?其實不然,位次與名次之間是有很多差距的。
位次說的是你在這省所有考生中所占的位置,假如說排名第一的他的位次就是1,但是如果排名第二的有兩個人他們的分數相同但是他們的位次是不同的,而他們的名次卻是相同的。
位次是從管理方面考慮的,是為了讓考生合理地填報志愿做為參考。而名次是從排名好壞考慮的,是為了評定一個人成績的位置好壞程度。
“位次”的概念
位次不是名次,而是指考生成績和考生人數總和后的綜合排序;
高考分數最高的考生位次為1;
相同分數的考生位次相同;
位次主要適用于各省參加全國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按科類(如理工類、文史類)進行排序;
保送生、自主招生和藝術類、體育類招生等類別不適合用位次方法進行參考;
文史類考生按照文科位次進行排序,理工類考生按照理科位次進行排序。
對比一下近三年來的“一分一段”表,看看所想要填報的大學連續三四年的校線在哪個段位(即高出所在批次多少分),若自己的分數比至少兩年的段位高,那報考該校把握較大。
比如,去年武漢大學理科在某省錄取最低分數線為591分,今年一名考生理科考了592分,并不代表他今年報考武大就能“踩線錄取”。因為去年該省理科591分對應的考生人數為3890人;而今年因該省600分以上的考生普遍較多,理科592分對應的考生人數多達20116人,今年的理科592分顯然“貶值”了。
因此考生在對照高校往年錄取分數線時,應以對比人數位次為主,若所在位次高于往年該校在本省錄取分數位次,則說明報考有希望。
以考生位次為4462為例,假如某所大學的歷年招生位次區間是4000-10000,那么考生的位次處于這所大學位次區間的上部,這所大學可以作為保底院校。
假如某所大學的歷年招生位次區間是2000-8000,那么考生的位次處于這所大學位次區間的中間,這所大學可以作為比較穩妥的院校填報。
假如某所大學的歷年招生位次區間是1000-5000,那么考生的位次處于這所大學位次區間的下部,這所大學的錄取可能性就比較低了,可以作為沖一沖的院校填報,當然也可以沖刺大學招生最低位次在4000左右的院校。
舉個例子:大學在每個省份的招生位次是一個大概的區間,比如北京工商大學在甘肅理科的招生位次大概是4000-10000左右,這樣位次4000以上的考生基本就可以肯定能考上北京工商大學,專業也幾乎是隨便選,位次10000左右或以后的考生,可以沖刺下,有被錄取的機會,但也可能不是優勢專業。
盡量多通過高校招辦、老師、同學了解其他考生志愿填報意向
因為看“一分一段表”,有的分數段內只有數十名考生,有的則有數百名。分數處于密集段的學生,“一分一段表”的參考價值將降低。考生填報志愿時盡量多通過高校招辦、老師、同學了解其他考生志愿填報意向,慎重選擇歷年報考較熱、今年在本省投放招生計劃數少的院校,以避免因志愿“扎堆”而落檔的風險。
排名不到前200名的絕對高分段內的考生,只要不是報考超一流名校,在正常情況下,報考全國各類一批院校應該沒有太大問題。而這一分數線下的考生,在填報第一批本科院校時需慎重,謹防扎堆。
由于高校招生是從高分到低分提檔,所以考生對自己的定位是非常關鍵。一分一段表就是把定位具體化為排名,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對照一分一段表,再參照今年各類高校各批次招生計劃數,確定自己該如何填報志愿。
考生要看該批次招多少人,自己處于哪個層次。如果成績所在的某一分數段上其他考生過于集中,那么在填報志愿時就應注意保持各院校、各專業的志愿填報梯度。每所院校都要根據招生計劃和生源情況,劃定不同的提檔分數線,還有不同分值的專業級差,填報時應考慮到這些因素。
在使用“一分一段表”的基礎上,考生還要看高考分數與當年一本線的分差。假定去年超一本線30分的考生能上某所學校,再看今年自己的分數超過一本線多少分。如果超過了30分以上,報這所學校,被錄取的希望就比較大。
志愿是考生志向與意愿的體現,是考生對今后學習、工作的自我設計,因此填報志愿必須理智。合理的志愿才是合適的,合適的志愿才是好的志愿。
怎樣才算是合適的志愿——適合你的志向、適合你的興趣、適合你的分數、適合你家庭的經濟實力和適合你自身的條件。
(一)個人志向突出 兼顧現實環境
理想和興趣是激發人生奮斗的動力,也是事業成功不可缺少的條件!只有明確自己的志向,才能合理地選擇自己人生的導航標。
選擇志愿時要首先考慮興趣愛好,做出第一次篩選。但是也要注意一個人感興趣的東西未必適合他去從事,只有對適合自己做的事情有興趣的人,才能勝任他所從事的學習和工作。
在選擇志愿時,考生一方面要根據自己的特點、興趣和志向,明確職業發展,并以此來選擇學校和專業類別。另一方面,在填報志愿時又不能局限于某一學校或專業,要放開視野,做長久打算把自己的志向和愿望同社會的需求、就業的現狀融合,把理想和現實結合起來,避免脫離實際。
(二)綜合估測分數 準確定位
篩選專業之后就要給自己恰當定位。只有位置找的準,志愿才能填的恰如其分,合理利用每一分。高考錄取中,考試成績的好壞起著決定性作用。
"準確定位"是考生填報志愿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它是準確填報志愿的前提。對于考前估分和考后估分的考生而言,更需要考生找準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位置。
讓高考分數和高考志愿默契配合,聯手出擊,你才能笑傲高考,叩響理想高校的大門。
(三)攀高與穩妥 眼前與未來
有些考生平時成績不錯,高考也發揮正常,考分可達重點線,但一味追求穩妥,在選擇志愿時過于保守,不敢報重點學校,失去了上更好大學的機會。其實,沒有實力的盲目攀高固然不可取,但是相信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就應該去爭取,例如實行順序志愿填報方式地區的考生,明智的做法應該是第一志愿將目標定在實力夠得著的學校,第二志愿鎖定在一志愿萬一失手后,有把握被錄取的學校。
另外,在選擇專業時考慮畢業后的就業難易和發展前景是很自然的,但是一定要從發展的眼光看,因為現在選擇的專業志愿,其就業和發展情況要等四年之后才見分曉。眼前畢業生就業緊俏的專業四年后也許仍然緊俏,也許趨冷;相反的,目前就業較難的專業,隨著經濟的發展,四年后畢業生就業會變得緊俏。因此考生在選擇專業志愿時一定要著眼未來。
(四)考慮身體素質 家庭經濟狀況
了解《體檢標準》,以及考生身體狀況有無限報的專業。這主要是對報考中職類學校的考生。一些中專職校、技校對學生的身體素質作了相應的規定,如視力、身高、有無疾病等,如果不符合條件,根本不會把考生志愿投檔。
了解哪些院校在政審方面對考生家庭成員及社會關系有些特殊的限制性條件,還要考慮經濟狀況,如一些三本院校的收費標準相對較高,個別專業的收費也是有差距的;另外是否有深造和出國留學的打算,這也關系到考生對學校實力的選擇;
填報志愿是一個系統的任務,要結合院校歷年錄取線、考生分數、興趣專業、職業發展等因素綜合考慮,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從自我出發,選擇專屬于你的志愿組合,讓你的志愿填報更完美更占優勢。
天津科技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25天津理工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08天津科技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09:0:13天津理工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0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