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醫藥大學總共有4個校區,分別為北院、南院、中院、新校區。
北院校區地址為玉泉路與西湖道交口保康里9棟、南院校區地址為鞍山西道312號、中院校區地址為玉泉路61號、新校區地址為天津市靜海縣北華南路。
天津中醫藥大學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醫學院。建校63年來,學校幾經變遷,薪火相繼,在傳承創新中不斷積淀發展。1969年遷址合并河北新醫大學;1978年恢復重建天津中醫學院;1992年,加掛中國傳統醫藥國際學院校牌;2006年,更名為天津中醫藥大學;2017年,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2020年,成為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學校于2018年整體搬遷至團泊校區,校園占地2000余畝,建筑面積60余萬平方米。校園以湖水景觀為特點、中藥植被為標志、中醫藥文化為主線,建有品類多樣、兼具觀賞與教學用途的中藥植物園、先進的中醫藥科技園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醫藥國際教育中心。
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1379人,研究生3768人,留學生540人。全校(含附院)現有在編教職工3879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其中1人為兼聘),國醫大師1人,全國名中醫3人,教學大師獎獲得者1人,擁有國家“”領軍人才、國家“”教學名師、“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全國模范教師、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等一批高層次人才。現有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科技部創新團隊2個,國家中醫藥多學科交叉創新團隊1支、傳承創新團隊1支。
學校擁有直屬附屬醫院4所。建筑面積約56.4萬㎡,編制病床數4620張。其中,第一附屬醫院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專科)30個,是全國百佳醫院、國家中醫針灸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區域中醫診療中心(6個專科)、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項目單位、國家中風病、冠心病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中醫疫病防治隊伍和疫病防治基地、國家中醫緊急醫學救援隊伍和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國家衛健委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基地、國家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重點專業基地、國家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綜合培養基地。第二附屬醫院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專科)18個,國家中管局三級實驗室1個,是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項目單位,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第四附屬醫院為濱海新區人民政府與天津中醫藥大學合作共建醫院,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專科)2個。附屬保康醫院是一所以專家、專科、專病、專藥為特色的醫保定點醫院。學校還擁有非直屬附屬醫院6所,教學醫院32所,實習醫院2所,社區衛生實踐基地5所。
學校擁有16個學院(部),設有6個學科門類,以中醫藥為主體,醫、理、文、管、工、教育多學科協調發展,共計31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市級重點建設專業19個。擁有中藥學國家一流學科,中醫內科學和針灸推拿學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9個天津市“十三五”重點學科,2個天津市一流學科,3個優勢特色學科群。擁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中醫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中藥學A-,中醫學和中西醫結合B+;藥理學與毒理學、臨床醫學進入ESI前1%。
天津科技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25天津理工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08天津科技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09:0:13天津理工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0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