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
Ⅰ.命題指導思想和原則
本次考試為九年義務教育段地理學科學習的畢業考試,既要檢測學生的學科學習水平和素質,也要為高中招生選拔提供依據,因此試題既要有效的調控難度,又要有一定的區分度,更要有信度和效度。
⒈堅持以學生為本。力求體現《九年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基本要求。
加強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不出偏、難、怪題,切合我市九年義務教育的教學實際,對知識的考查重在掌握、理解、運用三個層次。
⒉命題強調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學生的學習能力;重視考查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空間規律、相互聯系、發展變化和形成過程等內容,充分利用地圖語言呈現試題內容,考查學生的地理觀念;重視對學生的基礎知識以及運用所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
⒊注重教育的實效性,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提高。命題中注意學科知識與體現義務教育性質和《地理課程標準》的評價理念,注重多途徑收集信息,準確反映學生地理學習的結果及過程,激勵學生有效地學習,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既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又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強化診斷和發展功能。考查定位為初中階段學生地理學業水平一般測試。
Ⅱ.考試目標及能力要求
1.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能夠從題目的文字表述中獲取地理信息,包括讀取題目的要求和各種有關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能夠快速、全面、準確地獲取圖形語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讀和分析各種地理圖表所承載的信息,能夠準確和完整地理解所獲取的地理信息。
2.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
能夠調動和運用基本的地理數據、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與規律等知識,對題目要求作答。能夠調動和運用自主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相關地理信息。
能夠選擇和運用中學其他相關學科的基本技能解決地理問題。能夠運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標的判斷和識別,不同類型地理數據之間的轉換,不同類型地理圖表的填繪,地理數據和地理圖表之間的轉換,基本的地理觀測、地理實驗等。
3.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
能夠用簡潔的文字語言、圖形語言或其他表達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發展變化,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的要點。能夠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相關學科的知識,通過比較、判斷、分析,闡釋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
4.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能夠發現或提出科學的、具有創新意識的地理問題。能夠提出必要的論據,論證和解決地理問題。能夠用科學的語言、正確的邏輯關系,表達出論證和解決地理問題的過程與結果。能夠運用正確的地理觀念,探討、評價現實中的地理問題。
Ⅲ.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試卷主要是適應畢業考查的要求,主客觀題比例適量,難度適中,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
1.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2.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3.題型分數比例:選擇題(全為單項選擇題)占70%;非選擇題(綜合題、實踐探究題等)占30%。
4.試題難易比例:容易題與中等難度題比例大致是8:2。
5.各部分知識點比例:
(1)地理基礎知識(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基礎知識部分內容)占20%左右;
(2)中國地理占30%左右;
(3)世界地理占30%左右;
(4)鄉土地理占20%左右。
Ⅳ.考查的知識范圍
主要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附:列入泰州市初中地理會考考查知識范圍的教材知識要點
(一)地球和地圖
序號考查內容考查要求
1地球和地球儀根據地球的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的大小,描述地球的形狀。
說出地球自轉、公轉的方向和周期。
解釋:①晝夜更替與時間差異現象②四季的變化與熱量差異現象(結合日常生活體驗)。
讀地球公轉示意圖:①在圖上找出二分二至日位置②在圖上繪出地球公轉運動方向、自轉運動方向③說出二分二至日及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及變化規律。
讀地球上的五帶劃分示意圖:說出五帶的劃分依據和五帶劃分的界線及各帶的特點。
讀地球儀示意圖:識別經線與緯線的特點,判讀經度與緯度及其特點。
在地球儀或地圖上,利用經緯網定位。
2地圖的閱讀在有經緯網地圖、有指向標地圖或無經緯網和指向標地圖上:①辨別方向②計算距離。
說出比例尺的概念、三種表達方式及應用。
識別:常用圖例、注記和符號。
知道電子地圖和遙感圖像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的用途。
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用的地圖。
3地形圖的判讀在等高線地形圖上:①識別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②判讀山坡的陡緩③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根據等高線地形圖作地形剖面圖,在地形圖上識別五種主要的地形類型。
(二)世界地理
序號考查內容考查要求
4海洋
與陸地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占比例,并描述海陸分布特點。
判讀半球:①南、北半球②東、西半球③水、陸半球。
讀世界地圖: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征。
讀世界地圖:識別著名的山脈、平原、高原、河流、湖泊、海峽、海域、半島等。
讀板塊構造示意圖:①說出六大板塊名稱②簡述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③舉例說明火山、地震帶及主要山系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5天氣
與氣候判斷常見的天氣和氣候現象。
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并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能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運用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并說出氣溫和降水隨時間的變化特點。
運用氣溫圖表資料,分析全球氣溫的變化和分布規律。歸納1、7月全球氣溫分布特點。
計算:氣溫的垂直變化。
運用世界降水圖表資料,歸納世界降水的分布特點。
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
運用氣溫、降水圖表及資料說明重要氣候類型的特點。
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能夠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說明氣候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6人口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歸納世界人口增長的總體特點。
計算:①人口出生率②人口死亡率③人口自然增長率④人口密度。
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說出人口數量過多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
讀世界人口分布圖:歸納世界人口分布的特點。
7人種讀世界人種分布圖:說出世界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
8語言讀世界主要語言分布圖:說出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的主要分布地區。
9宗教說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代表性建筑和主要分布地區。
10聚落讀有關圖片或資料:描述城市景觀與鄉村景觀的差別。
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說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懂的保護世界著名文化遺產(傳統聚落)的意義。
11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讀世界政區圖:歸納代表性的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及其分布特點。
分析實例:說明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性。
列舉主要國際經濟組織。
12大洲根據地圖,指出各大洲的緯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陸位置及分界線。
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歸納出某一大洲氣候、地形、水系的特點,簡要分析其相互關系。
13區域地理:東南亞、中東、歐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讀東南亞地圖:在地圖上找出東南亞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其首都,說出該地理位置的特點。
運用東南亞地形圖說出中南半島城市分布特點,并分析河流對城市的分布的影響。
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說出東南亞氣候的特點及氣候對該地區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說出東南亞發展旅游業的優勢。
在地圖上找出中東的位置和范圍,并說明中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在地圖上找出中東的主要產油國。
運用圖表及文字材料等,說明中東石油的分布、生產和輸出情況,并分析中東石油資源對本地區及世界經濟的重要影響。
運用圖表及文字材料等,分析中東水資源及其分布狀況,說明水資源對中東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
在地圖上找出歐洲西部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其首都,并能據圖說出歐洲西部地理位置的特點。
運用地形圖,歸納歐洲西部的地勢和地形特點,解釋地形與當地畜牧業生產的關系。
運用氣候類型分布圖,說明歐洲西部氣候的特點及氣候對當地發展畜牧業生產的關系。
通過實例說明歐洲西部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條件。
通過圖表資料認識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糧食、環境等問題的嚴重性,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解決的途徑,培養學生對人地關系的正確影響。
通過圖表資料,說明撒哈拉以南非洲氣候的主要特點,及對當地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運用圖表資料,說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人種,并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習俗。
14極地地區根據地理位置、自然景觀、氣候特點、自然資源等方面,說出南北極地區自然環境的特殊性。
讀有關地圖:查找我國兩極考察站。
分析實例:說出認識開展極地科學考察和保護極地環境的重要性。
15重要國家:美國、日本、巴西、澳大利亞、印度、俄羅斯讀日本示意圖:在地圖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著名的城市和首都。
根據日本地形圖,描述日本的地形特點,并了解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
運用圖表及材料等,分析日本的工業發展特點及成因,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經濟。
根據地圖和資料,說出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構成及文化特點。
讀印度示意圖:在地圖上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著名的城市和首都。
根據有關資料,分析印度的人口特點及人口眾多的優勢和劣勢。
運用印度的水稻和小麥分布圖、地形圖、降水分布圖等,找出印度水稻、小麥分布及降水、地形的關系,簡要分析印度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實例。
了解印度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狀況。
運用地圖和資料,在地圖上指出俄羅斯的地理位理、領土組成和首都
根據地圖和資料,概括俄羅斯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
運用地圖和資料,簡要分析俄羅斯工業部門特點以及主要工業區的分布與本國自然資源的特點和分布的關系
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歸納俄羅斯國家交通運輸線路分布的特點。
在地圖上指出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概括其主要特點,領土組成和首都
說出澳大利亞的特有生物。
運用地圖和資料,找出澳大利亞牧羊帶與地形,降水的對應關系
根據資料找出澳大利亞治金工業中心分布擴大資源的關系
在地圖上說出美國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
根據資料說出美國的種族和人口的特點及其原因
運用地圖和資料,分析美國地形、氣候、河湖特點、以及農業地位專業化與自然條件的關系
運用資料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對美國經濟發展的作用
運用圖文資料,說出巴西種族的人文地理要素的特征
運用地圖和資料,說明巴西的工農業發展的歷程和理實,了解工農業生產與資源利用的關系
分析實例,說出巴西熱帶雨林開發與保護的經驗和教訓。
(三)中國地理
序號考查內容考查要求
16中國
行政區劃讀中國政區示意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說出我國的領土面積。
讀中國疆域示意圖:①說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②認識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
讀中國政區示意圖:準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并說出其簡稱和行政中心。
17中國人
口與民族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①說明我國人口增長趨勢②理解我國的人口國策。
讀中國人口分布圖:描述我國人口的分布特點。
讀中國民族分布圖:①說出我國民族數量。②歸納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
18中國
自然環境讀中國地形圖:①說出主要地形(山脈、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河流三角洲)名稱②概括出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征。
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在地圖上,歸納我國外流河、內流河的分布特征。
讀長江、黃河水系圖:①說出其主要支流、流經地區(省區、地形區)②描述主要水文特征。說出長江、黃河不同河段突出的開發或防治問題。
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分析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的原因。
19中國
自然資源舉例說明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區別。
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理解我國的土地國策。
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說出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的特點,并能說出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分析實例:說出我國跨流域調水的必要性。
20中國
經濟發展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說出我國農業分布特點。
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和科學技術在發展農業中的重要性。
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說出我國工業分布特點,了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狀況。
根據我國東部沿海四大工業基地分布示意圖及有關資料:①在圖上說出基地名稱②根據圖示情況分析基地的資源狀況③根據提供的材料分析主要經濟特征。
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比較航空、鐵路、公路、水運、管道等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選擇恰當的交通運輸方式。
讀中國鐵路分布示意圖說出主要鐵路干線。
21中國
文化特色根據圖文資料,分析各地飲食文化與農業和自然環境的關系。
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說明我國地方文化特色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
22中國
地域差異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在地圖上說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單元的范圍,比較它們的自然地理差異。
了解北方地區發展水田農業的有利、不利的自然條件和主要農作物。
了解南方地區發展水田農業的有利、不利的自然條件和主要農作物。
了解西北地區受干旱的影響,農牧業生產和生活的特色。
了解青藏地區受高寒的影響,農牧業生產和生活的特色。
23中國
區域:
東北三省、黃土高原、北京、長江三角洲地區、香港和澳門、臺灣省、塔里木盆地、三江源地區在東北地形圖上找到東北三省主要的平原和山地,描述其地形特征。
根據東北的氣溫和降水分布圖,歸納東北三省的氣溫和降水分布特點。
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說出東北三省的產業結構、產業布局特點。
讀圖說出黃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圍。
運用地形圖、地形景觀照片等,認識多種多樣的黃土地貌,說明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釋黃土高原的成因及黃土高原的形成。
運用圖文資料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和危害,說明黃土高原植被、土質、降水、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對水土流失的影響。
結合圖文資料,了解黃土高原環境綜合治理的對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
運用地圖評價北京的地理位置。
說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點、歷史文化傳統和城市職能,并舉例說明其城市建設成就。
運用長江三角洲地區地圖評價長江三角洲地區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結合圖文資料,說明長江三角洲地區獨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對當地旅游業發展的影響。
分析實例:說明祖國內地與香港、澳門經濟發展的相互促進作用。
認識臺灣省自古以來一直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在地圖上說出臺灣省的位置和范圍,分析其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特色。
根據相關資料概括臺灣省20世紀50年代至今經濟發展的大致歷程和各個階段經濟的特點。
根據地圖歸納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鎮的分布特點。
說出西氣東輸工程對我國東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意義。
說出三江源地區是多條大河源頭的自然原因。
根據圖文資料,分析三江源地區存在的環境問題,了解三江源地區保護江河源地與生態環境的成功經驗。
(四)鄉土地理
序號考查內容考查要求
24位置特征根據地圖,描述泰州的位置,分析其特點。
25地形地勢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簡要說出泰州主要地形區名稱和南北地勢差異特征。
26天氣氣候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簡要說出泰州天氣與氣候的主要類型和特征
27自然資源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分析氣候、土地、水、礦產等自然資源對泰州社會、經濟等方面的積極影響。
28泰州人口根據泰州的人口資料與全國人口情況進行比較,說出泰州人口數量特征和人口增長的特點。
29交通運輸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說出泰州的航空、鐵路、公路、水運、管道等交通運輸的基本狀況。
30泰州工業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說出泰州的主要工業類型,并分析社會經濟條件對泰州工業的影響。
31泰州農業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說出泰州的主要農作物及耕作制度。
32泰州旅游根據圖表及文字材料等,泰州的主要旅游點的分布。
宿遷市中考各高中錄
時間:2023-09-20 17:0:10泰州市中考各高中錄
時間:2023-09-14 22:0:40泰州中考分數線與錄取線202
時間:2023-09-14 15:0:44泰州中考錄取分數線
時間:2023-09-14 1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