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中小學生守則》,是學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廣大青少年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的一個具體舉措,也是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推動法治中國建設的具體體現。要將體現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在青少年中乃至全社會推動形成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強大力量,建設中華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園。
在落細上下功夫,引導中小學生記住每一項要求。落細,利于學生認知。中小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展的關鍵階段,首先要在認知上引導他們,讓他們明是非、辨美丑、知善惡。要引導廣大中小學生記住《守則》的每一項要求,熟知學習生活中的基本行為規范,知道哪些是必須遵守的,哪些是要堅決摒棄的,引導他們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新版《守則》共9條,既有原則性要求,如愛黨愛國愛人民、明禮守法講美德、誠實守信有擔當等,更提出了具體的、便于學生操作的行為規范,如了解黨史國情、上課專心聽講、主動分擔家務、自覺禮讓排隊、虛心接受批評、節糧節水節電等。因此,要引導學生從細微處著手,見微知著,逐漸從具體的行為規范中形成對的正確認知,使學生逐步理解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作為國家層面價值目標以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為社會層面價值取向的深刻內涵,從而將自覺踐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作為公民層面的價值準則。
在落小上下功夫,引導中小學生遵守每一條準則。落小,便于學生踐行。新版《守則》既注重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道德成長;也注重從學生實際出發,涉及學生的知識學習、勞動實踐等領域;更注重價值引領,引導學生正確處理與他人、與社會、與國家、與自然的關系。這就要求在“落小”上下功夫,將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落到日常學習生活中,教育引導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真正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準則,進而增強自覺奉行和日常踐行的能力。要引導廣大中小學生遵守《守則》每一條準則,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以《守則》為鏡子,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努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守則》規范,努力克服和改正不符合《守則》規范的言行。要重在踐行體驗,結合升旗儀式、重大節日、重大活動等契機,結合學雷鋒、志愿服務、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等系列活動,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守則》踐行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對核心價值觀的理解,更好感悟核心價值觀的真諦和要義。行為養成貴在堅持,要持之以恒地組織中小學生開展“遵《守則》、見行動”專項活動,結合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去推動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讓學生便于參與、樂于參與。
在落實上下功夫,引導學校將《守則》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落實,才能有效推動工作。《中小學生守則》是在廣大中小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的重要載體,涉及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含學生全面發展的方方面面,貫穿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這就要求在“落實”上下功夫,將《守則》各方面的要求落實到整個教育教學工作中,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要加強學校教育,將《守則》內容貫穿于課程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和學校管理全過程。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有機滲透《守則》相關內容,做到潤物無聲、春風化雨;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強化行為規范的要求,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統一;在校園文化中要處處體現《守則》要求,使符合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受到鼓勵,使違背核心價值觀的現象受到抑制;在學校管理中,強化規則意識、制度約束,有效規范學生言行。
《守則》現代性和傳統性交映生輝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 陳東升
《中小學生守則》是一個張力十足的價值體系、任務體系、行為體系,洋溢著繼承和創新交織的辯證思想。
??關于愛國,《守則》既強調愛國、愛人,更體現了特質。要求孩子從小認識、熱愛、維護我們的政權,跟黨走。基本制度和道路的問題是人類歷史發展階段的必然,是時代的特征,當今社會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制度選擇,也都采取不同方式轉化為對孩子教育的內容。
??關于勤學。《守則》既強調學習的意義,更強調學習的路徑和方法。現代教育以課堂教學模式為主,師生要充分互動,讓孩子學會思考和提問很關鍵。學習要主動,逐漸成為自身的需要,在探究中把握知識,體會創造。學習即生活,有苦更有樂,所以要養成良好習慣。工業文明以科技為支撐,應該從小養成熱愛科學的素養。
??關于奉獻。《守則》不囿于奉獻精神,更要解決好時代發展映在孩子們身上的問題。家庭環境和過于優越的物質條件使其自理能力培育受到影響。過于強調智育使孩子們動手勞動的機會減少。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團隊意識、協作精神等都需要在主動奉獻中培養。這些都是時代交給孩子們的功課。
??關于禮儀。講禮儀既要在傳統的特質舞臺上進行,更要有具體內容,讓孩子們從小做起,從身邊的事情做起。要以法律為底線,以美德為追求。還要從排隊守秩序、保持公共衛生、愛護公物的細處著手。生活處處是禮儀,這是培養孩子素質、約束孩子行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關于孝師。《守則》既繼承了傳統思想中“敬”和“忠”的內涵,又突出了集體意識、協作精神和成員平等觀念。因為現代社會是人群高度組織和集中的社會,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對于父子之間、師生之間,既有生養教育之恩,也有平等共生的意味。孩子們既要有自我意識,更要懂得如何辯證理解個人發展與社會助推的關系。另外,人與人關系中很重要的一種方式是互相批評,鼓勵是教育,批評也是教育,孩子們也要學會接受批評并完善自我。
??關于誠信。誠信仍然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但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人的品質的問題,更增加了一層契約視角。現代社會是契約社會,只有讓孩子們從小不說謊、不作弊,做到有借有還,才能樹立誠信意識。使自己的人生征信起點靠前,誠信積分高滿。未來進入市場經濟社會后,善于用契約方式生存發展。
??關于健康。《守則》進行了兩方面創新:一是除了身體健康外,還進一步關注心理健康,把身心健康作為孩子們全面發展的基石;二是針對“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專門提及了文明綠色上網,既要用好這一必要的工具,又把其對青少年的危害限制到最小。
??關于安全。《守則》將安全意識落到具體的生活細節中去,便于孩子們對照實行。除點出了最常見的交通、溺水、火災安全問題外,還提出了現代社會存在的毒品問題;除了日常安全問題外,還強調要從小培養孩子們的安全意識,使其具備安全知識、自救能力。
??關于勤儉。《守則》在繼承中進一步豐富勤儉的內容。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五位一體總布局的角度強調節儉,從構建生態文明的更廣視域出發,通過做好自己的事情,為了他人生活創造更好環境;通過做好當前力所能及的事情,為子孫后代謀求福祉。這些具體的要求彰顯著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的精神和主張,闡述著現代化育人理念。
歷史唯物主義指出,事物是歷史發展的進程,傳統性和現代性是辯證的統一。《守則》不僅是新時期孩子的行為準則,更是啟示健全教育制度要堅持繼承和創新并重的原則。
最新黨員一對一談心
時間:2024-04-24 02:0:08通用版一對一談心談話記錄2
時間:2024-04-24 02:0:27最新普通黨員一對一
時間:2024-04-24 02:0:33最新一對一談心談話
時間:2024-04-24 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