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結束后,大家都關心電子科技大學的高考錄取結果在哪里可以查詢,以及電子科技大學的錄取時間是什么,本文姚老師幫大家整理了關于電子科技大學的高考錄取結果查詢網址入口和錄取結果查詢時間的相關數據,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高考志愿填報結束后,考生們一定要及時關注自己的錄取結果和動態,征集志愿補錄院校的相關信息,電子科技大學高考錄取結果查詢官網的網址入口為http://www.zs.uestc.edu.cn/、http://www.uestc.edu.cn/ 考生可以在報考結束后登電子科技大學招生系統,查詢自己的錄取結果,也可以登錄四川省教育考試院:http://www.sceea.cn/查詢自己的錄取結果。下面是四川高考各批次錄取時間:
四川高考錄取時間:7月初-8月初
2023四川省錄取工作應于7月上旬開始,8月底之前結束。其中本科第一批次或本科普通批次錄取原則上應在7月15日之前開始,月底之前結束。
高考錄取結果什么時候能查詢
高考各批次的錄取結果與填報志愿的順序有關,一般是按照填報高考志愿時的順序進行的。
高考錄取結果一般在志愿報完以后的一個星期內就會通知,比如本科一批預計在7月上旬投檔錄取,錄取結果在7月15日左右就可以查詢到了;專科批次的高考錄取結果會在八月中下旬之前完成錄取工作。考生可關注各省教育考試院官網發布詳細準確信息。
高考錄取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1、要上網核對錄取通知書的有效性。考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后,一定要到有關部門核對《錄取通知書》的有效性,未經權威公布的錄取結果無效,嚴防不法分子利用假錄取通知書進行詐騙。
2、要按規定時間入學報到。教育部明確規定,未經高等學校同意逾期不報到的考生,將被視為自行放棄入學資格。其錄取信息將被刪除,教育部也不予學歷電子注冊。如確有特殊情況須事先向高校請假并征得同意。
大學新生開學提前幾天去比較好
最好是提前1-2天左右去,因為現在新生入校,對學校的環境不熟悉,所以學校會安排老生接送、報道注冊、生活用品領取、宿舍安排等等。提前太早的話,要你自己去找學校,然后要自己去找學校的老師安排你的宿舍。因此不建議太早去學校。
大學新生開學要不要提前去
一、提前去學校準備的不僅是衣服和行李,更要多備點錢
有的同學希望提前去學校看一看,去學校逛一逛,把學校熟悉之后。以免大一報到的時候,不知所措,而且有的同學是抱著旅游的心態去。先去自己所在的大學逛一逛,再把附近的美食美景,有名的古城景點提前踩點,這也是熟悉城市的第一步。首先這種想法是很好的,沒毛病,提前把交通線路給熟悉之后,最后不管是出行還是學校活動都能夠得心應手。但同時不得不考慮這就是一個花銷問題,接下來的話必須面對的是住宿和飲食的費用。因為在學校報到前幾天,寢室是不開門的,而且這時候賓館往往價格非常昂貴,周邊的賓館在開學季的時候就會滿滿的被人訂了,價格也就水漲船高。
畢竟來學校報到的往往不僅是大一新生,部分的大一新生都是父母親戚的陪同,甚至一整個家庭過來也是有可能的。不要小看這幾天的住宿和飲食的費用,假如說你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這幾天下來很可能要花掉幾千塊錢。
而這筆錢幾乎可以相當于一年的學費了。所以的話,家里經濟并不寬裕的同學并不提倡這種方法。但是沒錢窮游可不可以呢,當然可以了,比如說可以住青年旅社,一個晚上的話也就十幾到30幾塊錢。幾天下來住宿費也不會那么貴,加上交通費和吃飯費用,兩三百就可以解決,住宿這個費用的大頭也隨之變得非常的小。提前來的話肯定是會增加一些花費,但也并不是沒有解決的方法,關鍵看大一的新生同學們機不機靈。
二、學校比較重視新生的報道,一切都會非常有秩序
其實很多同學的提前來報到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旅游和美食,大部分的人是為了減少麻煩。畢竟新生報到那天不僅僅是一個學校,而是一整個大學城的新生,到那時候交通肯定是比較擁擠,學校的人也比較多,報道的時間也會比較長,特別是地鐵會特別的擁擠。在南方的同學可能還要面對天氣特別炎熱的問題。
從這個減少麻煩角度過來看,好像提前來報到是比較合理,而且方便的一件事。其實提不提前報道無所謂,學校的話有大巴接送新生,也有學生會或者是院社團的大二大三的同學來幫忙迎接新生,到時候你就會看到各種熱情的學長學姐給你引路,幫你拿行李,而且每個新生都是去自己所在的院系報道,一切程序都會非常的井然有序。所以大一的學弟學妹們不必太過擔心這個事情,學校都給安排好。因為報道的時間比較長,其實反而稍微晚一點,報道是比較好的,那時候也沒有那么多人報道,可以節省更多時間精力,但是不要太晚,一般五點以后,大學的老師就很多就下班了。
電子科技大學怎么樣好不好呢,首先它是一所率屬于教育部公辦本科學校,其次該校既是211大學也是985大學,是一本類院校,根據校友反饋口碑不錯。下面是電子科技大學學校最新介紹:電子科技大學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是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的電訊工程有關專業合并創建而成。學校1960年被列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1961年被確定為七所國防工業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為電子科技大學,1997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2000年由原信息產業部主管劃轉為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北京 | (物) | 本科 | 645 | 3241 |
2021 | 北京 | (物) | 本科 | 638 | 3365 |
2020 | 北京 | (物) | 本科 | 640 | 3621 |
2019 | 北京 | 理科 | 本科 | 644 | 2766 |
2022 | 天津 | (物) | 本科A | 672 | 2047 |
2021 | 天津 | (物) | 本科A | 666 | 2582 |
2020 | 天津 | (物) | 本科A | 668 | 2521 |
2019 | 天津 | 理科 | 本科A | 646 | 1966 |
2022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625 | 3338 |
2021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637 | 3196 |
2020 | 河北 | 理科 | 本科 | 667 | 2883 |
2019 | 河北 | 理科 | 本一 | 646 | 3121 |
2020 | 河北 | 文科 | 本科 | 622 | 1268 |
2019 | 河北 | 文科 | 本一 | 627 | 1312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一A | 602 | 2464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一A | 620 | 2203 |
2020 | 山西 | 理科 | 本一A | 639 | 2127 |
2019 | 山西 | 理科 | 本一A | 610 | 2456 |
2022 | 山西 | 文科 | 本一A | 570 | 958 |
2021 | 山西 | 文科 | 本一A | 599 | 968 |
2020 | 山西 | 文科 | 本一A | 588 | 1003 |
2019 | 山西 | 文科 | 本一A | 582 | 1117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551 | 5306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B | 547 | 5755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605 | 1637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B | 583 | 3004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611 | 2126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B | 585 | 4064 |
2019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609 | 2666 |
2019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B | 592 | 4396 |
2022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558 | 696 |
2021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594 | 616 |
2022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642 | 1958 |
2021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652 | 1925 |
2020 | 遼寧 | 理科 | 本科 | 654 | 1767 |
2019 | 遼寧 | 理科 | 本科 | 643 | 1976 |
2020 | 遼寧 | 文科 | 本科 | 628 | 962 |
2019 | 遼寧 | 文科 | 本科 | 618 | 1024 |
2022 | 吉林 | 理科 | 本一A | 611 | 1266 |
2021 | 吉林 | 理科 | 本一A | 614 | 1501 |
2020 | 吉林 | 理科 | 本一A | 645 | 1319 |
2019 | 吉林 | 理科 | 本一A | 638 | 1520 |
2022 | 吉林 | 文科 | 本一A | 550 | 1111 |
2021 | 吉林 | 文科 | 本一A | 564 | 1253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587 | 2320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613 | 1737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649 | 1526 |
2019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638 | 1701 |
2022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一A | 552 | 968 |
2021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一A | 576 | 1044 |
2022 | 上海 | (物) | 本科 | 569 | 3780 |
2021 | 上海 | (物) | 本科 | 559 | 4094 |
2020 | 上海 | (物) | 本科 | 556 | 4101 |
2019 | 上海 | (物 或 化) | 本科 | 555 | 4290 |
2019 | 上海 | (物) | 本科 | 556 | 4172 |
2022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626 | 4040 |
2021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614 | 4107 |
2020 | 江蘇 | 理科 | 本一 | 399 | 4432 |
2019 | 江蘇 | 理科 | 本一 | 393 | 4296 |
2022 | 浙江 | 1段 | 651 | 7580 | |
2021 | 浙江 | 1段 | 648 | 8118 | |
2020 | 浙江 | 1段 | 651 | 8325 | |
2019 | 浙江 | 1段 | 656 | 7624 |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634 | 3024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643 | 3126 |
2020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654 | 3354 |
2019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629 | 3589 |
2022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91 | 1229 |
2021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631 | 1310 |
2020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606 | 1344 |
2019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610 | 1492 |
2022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638 | 1950 |
2021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639 | 2225 |
2020 | 福建 | 理科 | 本科 | 645 | 2224 |
2019 | 福建 | 理科 | 本一 | 617 | 2505 |
2020 | 福建 | 文科 | 本科 | 602 | 1330 |
2019 | 福建 | 文科 | 本一 | 597 | 1446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613 | 2684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632 | 2684 |
2020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636 | 3161 |
2019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620 | 3631 |
2022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587 | 1299 |
2021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622 | 1144 |
2020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599 | 1170 |
2019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604 | 1188 |
2022 | 山東 | 1段 | 629 | 4557 | |
2021 | 山東 | 1段 | 633 | 4432 | |
2020 | 山東 | 1段 | 651 | 4379 | |
2019 | 山東 | 理科 | 本科 | 637 | 4032 |
2019 | 山東 | 文科 | 本科 | 600 | 2422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629 | 4848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651 | 4219 |
2020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665 | 4594 |
2019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632 | 4877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594 | 1666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630 | 1708 |
2020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621 | 1757 |
2019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601 | 1874 |
2022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607 | 6329 |
2022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618 | 4142 |
2021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629 | 6715 |
2021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642 | 3945 |
2020 | 湖北 | 理科 | 本一 | 615 | 10591 |
2020 | 湖北 | 理科 | 本一 | 628 | 6865 |
2020 | 湖北 | 理科 | 本一 | 639 | 4409 |
2019 | 湖北 | 理科 | 本一 | 626 | 4477 |
2020 | 湖北 | 文科 | 本一 | 593 | 1897 |
2019 | 湖北 | 文科 | 本一 | 595 | 2000 |
2022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613 | 4971 |
2022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623 | 3155 |
2021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622 | 5418 |
2021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633 | 3306 |
2020 | 湖南 | 理科 | 本一 | 644 | 3580 |
2019 | 湖南 | 理科 | 本一 | 619 | 3982 |
2020 | 湖南 | 文科 | 本一 | 623 | 1343 |
2019 | 湖南 | 文科 | 本一 | 613 | 1508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632 | 5895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635 | 6467 |
2020 | 廣東 | 理科 | 本科 | 637 | 6155 |
2019 | 廣東 | 理科 | 本科 | 601 | 7586 |
2022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614 | 2571 |
2021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616 | 2412 |
2020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636 | 2111 |
2019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638 | 2403 |
2022 | 廣西 | 文科 | 本一 | 609 | 957 |
2021 | 廣西 | 文科 | 本一 | 604 | 1128 |
2022 | 海南 | (物) | 本科 | 738 | 585 |
2021 | 海南 | (物) | 本科 | 726 | 749 |
2020 | 海南 | (物) | 本科 | 724 | 744 |
2019 | 海南 | 理科 | 本科A | 755 | 568 |
2022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588 | 1439 |
2021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613 | 1462 |
2022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631 | 1766 |
2021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661 | 1725 |
2020 | 重慶 | 理科 | 本一 | 649 | 1901 |
2019 | 重慶 | 理科 | 本一 | 644 | 2043 |
2020 | 重慶 | 文科 | 本一 | 608 | 1310 |
2019 | 重慶 | 文科 | 本一 | 602 | 1374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646 | 3598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652 | 3189 |
202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659 | 3119 |
2019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669 | 3485 |
2022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94 | 2428 |
2021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96 | 2478 |
2020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87 | 2439 |
2019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99 | 2333 |
2022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610 | 1544 |
2021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609 | 1759 |
2020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632 | 1942 |
2019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612 | 2608 |
2022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619 | 1039 |
2021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627 | 1162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613 | 5915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642 | 2065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601 | 7250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635 | 2061 |
2020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625 | 6278 |
2020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657 | 2013 |
2019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650 | 2212 |
2022 | 云南 | 文科 | 本一 | 635 | 1254 |
2021 | 云南 | 文科 | 本一 | 626 | 1419 |
2022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614 | 2963 |
2021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630 | 2091 |
2020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647 | 1884 |
2019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643 | 2308 |
2022 | 陜西 | 文科 | 本一 | 582 | 938 |
2021 | 陜西 | 文科 | 本一 | 605 | 976 |
2020 | 陜西 | 文科 | 本一 | 622 | 971 |
2019 | 陜西 | 文科 | 本一 | 612 | 1092 |
2022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582 | 1533 |
2021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598 | 1511 |
2020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608 | 1730 |
2019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605 | 1875 |
2022 | 甘肅 | 文科 | 本一 | 552 | 766 |
2021 | 甘肅 | 文科 | 本一 | 574 | 1003 |
2022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543 | 510 |
2021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554 | 535 |
2020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570 | 478 |
2019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570 | 606 |
2022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570 | 446 |
2021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582 | 463 |
2020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605 | 465 |
2019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597 | 595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572 | 811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一(單列類外語) | 455 | 920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595 | 809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一(單列類外語) | 435 | 1171 |
2020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617 | 882 |
2019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612 | 1036 |
2022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530 | 523 |
2021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572 | 485 |
2020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576 | 553 |
2019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583 | 686 |
電子科技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院校基本屬性 | |
創建時間 | 1956年 | |
院校性質 | 公辦 | |
院校類型 | 理工 | |
率屬于 | 教育部 | |
是否是211 | 是 | |
是否是985 | 否 | |
是否是雙一流 | 是 | |
本科/專科 | 本科 | |
省/市 | 四川 | |
碩士點 | 一級學科碩士點:31 專業碩士學位點:12 | |
博士點 | 一級學科博士點:19 專業博士學位點:4 | |
院校地址 | http://www.uestc.edu.cn/ | |
招生電話 | ["028-61831137","61831139"] | |
招生網址 | http://www.zs.uestc.edu.cn/ |
電子科技大學重點特色專業有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英語、城市管理、行政管理、金融學、生物醫學工程、應用物理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數學與應用數學、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波傳播與天線、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物聯網工程、通信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法學、生物技術、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光源與照明、應用化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光學工程、技術經濟及管理、企業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系統結構、導航、制導與控制、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檢測技術與自動化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與信息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路與系統、物理電子學、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精密儀器及機械、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無線電物理、光學、聲學、凝聚態物理等離子體物理、原子物理與分子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理論物理、運籌學與控制論、應用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算數學、基礎數學、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數量經濟學、信息安全、網絡工程、工程學、臨床醫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數學、化學、物理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電氣與電子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商務、信息與計算科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信息對抗技術
序號 | 評級名稱 | 數量 | 專業/學科名稱 |
---|---|---|---|
1 | 第四輪全國一級學科評估 | 2 | 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
2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24 | 英語、城市管理、行政管理、金融學、生物醫學工程、應用物理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數學與應用數學、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波傳播與天線、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物聯網工程、通信工程 |
3 |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2 | 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
4 |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11 | 英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法學、生物技術、應用物理學、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光源與照明、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應用化學 |
5 |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 2 | 計算機應用技術、光學工程 |
6 | 省重點學科 | 44 | 行政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企業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應用化學、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系統結構、導航、制導與控制、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檢測技術與自動化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與信息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路與系統、物理電子學、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精密儀器及機械、光學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無線電物理、光學、聲學、凝聚態物理等離子體物理、原子物理與分子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理論物理、運籌學與控制論、應用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算數學、基礎數學、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數量經濟學 |
7 | 國家級特色專業 | 13 | 數學與應用數學、軟件工程、信息安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網絡工程、通信工程 |
8 | 前1%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世界學科排名 | 9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程學、臨床醫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數學、化學、物理學、材料科學 |
9 | USNews全球科學排名 | 3 | 工程學、計算機科學、電氣與電子工程 |
10 | 省級特色專業 | 22 | 軟件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應用化學、行政管理、電子商務、金融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生物醫學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應用物理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電磁場與無線技術、信息對抗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網絡工程、通信工程 |
序號 | 專業層次 | 數量 | 專業 |
---|---|---|---|
1 | 國家級 | 14 | 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軟件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電波傳播與天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網絡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 |
2 | 省級(直轄市) | 7 | 信息與計算科學、行政管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應用物理學、自動化 |
電子科技大學開設專業有電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中外合作)、臨床醫學、護理學、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金融與區塊鏈金融“雙A”聯合學位實驗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互聯網+”復合型精英人才雙學位培養計劃)、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數字媒體技術、網絡空間安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航天工程、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應用物理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英語、日語、法語、翻譯、工商管理、電子信息工程、電子商務、金融學、生物技術、生物醫學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電波傳播與天線、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法學、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信息對抗技術、網絡工程、智能電網信息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器人工程、工業工程、光源與照明、信息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材料科學與工程、應用化學
電子科技大學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 | ||
---|---|---|
院系名單 | 專業名稱 | 本專科 |
格拉斯哥學院 | 電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 | 本科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 | 本科 |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中外合作) | 本科 | |
醫學院 | 臨床醫學 | 本科 |
護理學 | 本科 | |
信息與軟件工程學院(示范性軟件學院) | 軟件工程 | 本科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金融與區塊鏈金融“雙A”聯合學位實驗班) | 本科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互聯網+”復合型精英人才雙學位培養計劃) | 本科 |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本科 | |
人工智能 | 本科 | |
數字媒體技術 | 本科 | |
網絡空間安全 | 本科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
航空航天學院 | 航空航天工程 | 本科 |
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 | 本科 | |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 本科 | |
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 | 本科 | |
自動化工程學院 | 自動化 | 本科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本科 | |
物理學院 | 應用物理學 | 本科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 | 本科 |
日語 | 本科 | |
法語 | 本科 | |
翻譯 | 本科 |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 | 本科 |
電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
電子商務 | 本科 | |
金融學 | 本科 | |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 生物技術 | 本科 |
生物醫學工程 | 本科 | |
數學科學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本科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本科 |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本科 | |
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電波傳播與天線 | 本科 | |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 本科 | |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本科 | |
公共管理學院 | 法學 | 本科 |
行政管理 | 本科 | |
城市管理 | 本科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本科 | |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 | 通信工程 | 本科 |
物聯網工程 | 本科 | |
信息對抗技術 | 本科 | |
電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
網絡工程 | 本科 | |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 | 本科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 | |
工業工程 | 本科 | |
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 | 光源與照明 | 本科 |
信息工程 | 本科 |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資源與環境學院 | 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 | 本科 |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 本科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應用化學 | 本科 |
四川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09:0:00成都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56成都比較好的公辦大專學校
時間:2024-06-26 10:0:40達州中醫藥職業學院是一本
時間:2024-06-20 0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