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醫藥大學錄取結果查詢什么時候出來,附查詢時間網址入口
人生中,總有一段路讓我們覺得很累,或處于人生的轉折點,或處于事業的上升期,或處于人生的低谷。我們站在十字路口徘徊,像一個迷路的孩子,彷徨而又無助,只想得到一個溫暖的懷抱可以依靠,慰藉自己脆弱的心靈。可是,不累何來的實現夢想呢?當你得知被成都中醫藥大學錄取的那一刻,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本文高考升學網為你介紹關于成都中醫藥大學錄取結果查詢時間、成都中醫藥大學錄取結果查詢入口和網址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成都中醫藥大學原名成都中醫學院,創建于1956年,是在周恩來等黨和國家第一代領導集體的親切關懷下,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的我國最早的四所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經原國家教委批準更為現名,2006年原四川省衛生管理干部學院、四川生殖衛生學院并入。歷經60余年的發展,學校已成為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醫藥健康相關學科專業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特色鮮明的高水平中醫藥大學,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學校占地面積1800畝,有19個學院、34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學生2.4萬余人,其中研究生2800余人。
學校是全國首批中醫藥學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首批臨床醫學(碩士、博士)專業學位試點單位。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7個,有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0個,有博士后流動站3個。
學校有國家級重點學科4個(中藥學、中醫五官科學、針灸推拿學、中醫婦科學),省部級重點學科44個;有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示范型應用專業6個,國家級精品課程5門、省級精品課程31門,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學校為省級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有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3個;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
學校現有專業技術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者600余人,博士、碩士生導師500 余人。其中國醫大師3人,首屆全國名中醫3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1人,國家“”專家3人,國家“”專家4人,國家級教學名師5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3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92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3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首屆“四川省醫療衛生終身成就獎”獲得者10人,四川省十大名中醫10人。
學校一貫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堅持“讓學生明確發展方向、讓學生得到發展機會、讓學生增強發展動力”的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技文化素養、創新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建校以來,學校已為國家培養了大量高級中醫藥人才,其中有新中國第一批中醫學、中藥學本科畢業生和中醫藥碩士研究生、新中國第一位中藥學博士、第一位中藥學博士后和第一位五官科學博士。多年來,學校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公益服務活動,形成了具有中醫藥傳統文化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由學生主辦的學術性刊物《中醫學與辯證法》已出刊37年。
現有各級各類實驗室74個,其中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中醫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藥飲片炮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中藥材種質資源庫(四川),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實驗室(三級)、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等。
1、成都中醫藥大學專業設置情況
以下是成都中醫藥大學招生信息網公布的各學院最新專業名單:
學院 | 本科專業(系) |
基礎醫學院 | 中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 |
臨床醫學院 | 中醫基礎系、中醫臨床基礎系、方劑學系、醫史文獻學系、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系、生理學與病理學系、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系、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 |
藥學院 | 中藥學、藥學、制藥工程、藥物制劑、中藥資源與開發 |
針灸推拿學院 | 針灸推拿學 |
民族醫藥學院 | 藏醫學、藏藥學 |
第二臨床醫學院 | 臨床醫學 |
公共衛生學院 | 預防醫學、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衛生與營養學 |
醫學技術學院 | 醫學檢驗技術、衛生檢驗與檢疫、生物科學、生物技術 |
護理學院 | 護理學 |
醫學信息工程學院 | 醫學信息工程 |
管理學院 | 公共事業管理、市場營銷、工商管理、應用心理學 |
馬克思主義學院人文社科學院 | |
體育學院 | 體育教育、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
運動康復 | |
外語學院 | 英語、日語、漢語國際教育 |
國際教育學院 |
2、成都中醫藥大學比較好的專業名單
1 | 針灸推拿學 | 4.6(408人) |
2 | 中醫學 | 4.4(340人) |
3 | 中藥學 | 4.5(313人) |
4 | 臨床醫學 | 4.4(260人) |
5 | 康復治療學 | 4.2(180人) |
6 | 護理學 | 4.4(137人) |
7 | 中西醫臨床醫學 | 3.8(122人) |
8 | 藥學 | 4.5(106人) |
9 | 制藥工程 | 3.8(92人) |
10 | 醫學檢驗技術 | 4.3(84人) |
學校有直屬附屬醫院6所,合作共建附屬醫院5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8所,教學醫院30所,實習醫院34所,其中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院是全國示范中醫院,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糖尿病基地),中醫藥國際合作交流基地,國家中藥臨床試驗研究(GCP)中心,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項目儲備庫入選單位,全國中醫眼病醫療中心,全國中醫急癥醫療中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中西醫結合急診臨床基地和感染病臨床基地,四川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以學校為主體,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院牽頭,成立了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醫聯體聯盟。學校與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合作共建“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中心”,與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合作共建“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中西醫臨床學院/中西醫結合研究院”,與重慶市中醫院合作共建“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重慶中醫院/第四臨床醫學院”,與成都市郫都區中醫醫院合作共建“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西區)/第三臨床醫學院”,與四川省八一康復中心/四川省康復醫院合作共建“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四川省康復醫院/四川省八一康復中心/康復臨床醫學院”。
“十三五”以來,新上各類科研項目1570項,其中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77項;獲得各級各類獎勵74項,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省科技進步特等獎2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11項;有四川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四川省省級大學科技園1個。學校不斷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與32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醫療單位、科研機構及學術團體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學校是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高校之一,接收和培養了來自30多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學歷教育學生(含本、碩、博)及多種類型的短期進修培訓學員,與英國、澳大利亞、美國、泰國、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學校開展了學歷教育和互換學生項目。經教育部批準,學校在葡萄牙開設“成都中醫藥大學葡萄牙寶德分校”,開展中醫學本科學歷教育。學校與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共建成都中醫藥大學(澳門)國際學院。學校是國家外交部、教育部“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國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國際合作(教育、醫療)基地”及世界衛生組織 “人類生殖研究合作中心”,聯合國人口基金“南南合作培訓中心”。學校在馬來西亞、黑山共和國、德國、白俄羅斯設有中心/分院。
西南科技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06成都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02成都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0:0:01川北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