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布局在中國西部的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大學。四川大學地處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國”的成都,有望江、華西和江安三個校區,占地面積7050畝,校舍建筑面積256.3萬平方米。校園環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在校友會版中,2018四川大學全國排名第12,相較于2017年的11名,排名下降了1位。
年度 | 全國排名 | 省內排名 | 總分 |
2018 | 12 | 1 | 74.5 |
2017 | 11 | 1 | 74.75 |
2016 | 14 | 1 | 74.99 |
2015 | 15 | 1 | 75.04 |
2014 | 13 | 1 | 74.05 |
2013 | 13 | 1 | 72.31 |
在最好大學版本排名中,2018四川大學全國排名第17名,相較于2017年的16名,排名下降了1名。
年份 |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2018 | 17 | 四川大學 | 四川 |
2017 | 16 | 四川大學 | 四川 |
2016 | 15 | 四川大學 | 四川省 |
2018四川大學在四川省內排名第1名,排在四川大學后面的分別是電子科技大學和西南交通大學。
四川大學由原四川大學、原成都科技大學、原華西醫科大學三所全國重點大學經過兩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學起始于1896年四川總督鹿傳霖奉光緒特旨創辦的四川中西學堂,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近代高等學校;原成都科技大學是新中國院系調整時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華西醫科大學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會組織在成都創辦的華西協合大學,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西式大學和國內最早培養研究生的大學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學和原成都科技大學合并為四川聯合大學,1998年更名為四川大學,江澤民、李鵬等黨和就兩校合并為學校題詞并寄予深切厚望。2000年,四川大學與原華西醫科大學合并,組建了新的四川大學。李嵐清同志在考察新四川大學時說:“四川大學是我們改革最早的大學,對我國高校的改革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可以說是高校體制改革的先鋒。”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期間,吳邦國、溫家寶等黨和先后到四川大學視察慰問。2016年,李克強總理來校視察,勉勵川大要為全國“雙創”帶頭,多出世界一流學科。
四川大學承文翁之教,聚群賢英才。百余年來,學校先后匯聚了歷史學家顧頡剛、文學家李?人、美學家朱光潛、物理學家吳大猷、植物學家方文培、衛生學家陳志潛、數學家柯召等大師。歷史上,吳玉章、張瀾曾執掌校務,共和國開國元勛朱德、共和國主席楊尚昆、文壇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等曾在川大求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有64位是川大校友;2001年評選的近代50位“四川文化名人”中,有36人是川大校友。
四川大學學科門類齊全,覆蓋了文、理、工、醫、經、管、法、史、哲、農、教、藝等12個門類,有34個學科型學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學院等學院。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5個,博士學位授權點35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438個,專業學位授權點32個,本科專業142個,博士后流動站37個,國家重點學科46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4個,是國家首批工程博士培養單位。截至2017年底,學校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的學科領域14個,其中,化學、材料科學學科領域進入全球前1‰。
四川大學大師云集,名師薈萃。截至2017年底,學校有專任教師5494人,具有正高級職稱的1733人。學校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6人,四川大學杰出教授5人,國家“”創新長期項目入選者15人、創新短期項目入選者17人、外專項目入選者4人,教育部“獎勵計劃”特聘教授43人、講座教授16人,國家“”領軍人才14人,國家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0人,“四青”人才(國家“”青年項目入選者、教育部“獎勵計劃”青年項目入選者、國家“”青年拔尖人才、國家自然科學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04人次,“973”首席科學家9人,牽頭“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12項,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負責人30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委托)項目獲得者39人(42項),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2人,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5人,四川省“”(含原省“”)入選者123人。
西南科技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06成都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02成都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0:0:01川北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