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學院是一所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位于情歌的故鄉四川省康定市姑咱鎮,由原康定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升格改建而成。學校環境優美,年平均氣溫18℃,氣候宜人,是省級“園林式校園”。
四川民族學院三種途徑掌握高校錄取通知書投遞情況
1.微信查詢:在微信查找公眾號的搜索欄中輸入全稱“中國郵政速遞物流EMS”,關注EMS公眾號(ems-cn-pl),點擊“服務”,即可找到查詢高考通知書入口。
2.支付寶查詢:在其服務窗關注“EMS中國郵政速遞物流”,點擊“我要查詢”,即可找到查詢高考通知書入口。
3.APP查詢:下載“EMS”手機APP客戶端,點擊“查詢”,即可找到查詢高考通知書入口。
以上平臺全部支持考生的手機號、準考證號、考生號和錄取通知書郵件號查詢。如果對應考生的錄取通知書已由高校寄投到郵政速遞,就能通過平臺查詢錄取通知書最新去向。同時,考生通過手機注冊綁定(綁定的手機號碼,必須與填報志愿時的號碼一致),預留有效信息,就能隨時收到EMS的主動推送信息服務。7月初,提前批次本科院校也將陸續開始投檔。屆時,考生就可以開始通過手機查詢具體投遞情況了。
四川民族學院高考錄取通知書里有哪些物件
錄取通知書(入學通知書)中一般包括通知書、入學須知(注意事項)、學校簡介等,有的學校還配合銀行和移動公司的促銷活動給學生寄銀行卡與電話卡。有的學校要求學生把第一學年的學費、住宿費、雜費等在入學時打到銀行卡中由學校統一扣除(多打不要緊,學校不會多扣)。
學校肇始于1985年設立“康定民族師范專科學校”,同年,時任胡耀邦為學校題寫了漢文校名;1986年,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第十世班禪大師額爾德尼?確吉堅贊為學校題寫了藏文校名。1992年,學校更名為“康定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2004年,甘孜州農業學校、甘孜州財經學校整合并入。2009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正式升格為四川民族學院。2013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學士學位授予權評審,取得學士學位授予權資格。
校訓是:團結、奮進、重道、精業。
經過近30年的發展,學校現設有黨群、行政、教輔部門18個,實體二級學院12個,科研機構1個,舉辦有27個本科專業、12個專科專業和少數民族本專科預科,涵蓋文學、理學、教育學、管理學、法學等多個學科門類;現有校園面積6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近25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5.3億余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223萬元,館藏紙質圖書95萬冊。學校現有教職員工552人,其中專任教師408人,師資隊伍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243人,副高以上職稱的169人,外籍教師2人。
學院以服務甘孜藏區和四川民族地區為己任,深化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把學院建成四川民族地區的“一個基地”(四川民族地區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兩個中心”(四川藏區現代教育與信息技術示范推廣中心、康巴文化研究中心),秉承“三種理念”(重道精業、愛我中華、建設康巴),強化服務地方意識,積極培育“四種特色”(民族性、地方性、應用技術型、服務型),建好“五個工程”(樹立好理念、建設好班子、帶出好隊伍、創設好環境、營造好氛圍),努力實現人才培養“六個目標”(政治覺悟高、專業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富有社會責任感、扎根民族地區),培養“靠得住、下得去、干得好”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社會信賴的民族本科學校。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9000人,已為社會培養本專科畢業生30000余人(藏漢雙語人才近5000人),其中15000余人扎根在藏區基層,傳授現代文明,宣揚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多數已成為業務骨干,2000余人在基層領導崗位上為各族群眾服務,已成為維護藏區政治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骨干力量。
學院將立足民族地區,面向基層,突出民族性、地方性,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政治、文化和生態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努力把學校建成特色鮮明的應用型民族本科學校。
西南科技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06成都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02成都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0:0:01川北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