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師范大學第四輪學科評估于2016年4月啟動,按照“自愿申請、免費參評”原則,采用“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估體系在前三輪的基礎上進行諸多創新;評估數據以“公共數據和單位填報相結合”的方式獲取;評估結果按“分檔”方式呈現,具體方法是按“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前70%的學科分9檔公布:前2%(或前2名)為A+,2%~5%為A(不含2%,下同),5%~10%為A-,10%~20%為B+,20%~30%為B,30%~40%為B-,40%~50%為C+,50%~60%為C,60%~70%為C-。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一級學科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636 | 四川師范大學 | 教育學 | B |
2 | 10636 | 四川師范大學 | 中國語言文學 | B |
3 | 10636 | 四川師范大學 | 數學 | B- |
4 | 10636 | 四川師范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C+ |
5 | 10636 | 四川師范大學 | 戲劇與影視學 | C+ |
6 | 10636 | 四川師范大學 | 理論經濟學 | C |
7 | 10636 | 四川師范大學 | 物理學 | C |
8 | 10636 | 四川師范大學 | 美術學 | C |
9 | 10636 | 四川師范大學 | 哲學 | C- |
10 | 10636 | 四川師范大學 | 中國史 | C- |
11 | 10636 | 四川師范大學 | 地理學 | C- |
12 | 10636 | 四川師范大學 | 軟件工程 | C- |
13 | 10636 | 四川師范大學 | 工商管理 | C- |
建校以來,學校先后涌現出了以著名墨學家伍非百、我國社會學和民俗學的創始人之一李安宅、我國教育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劉紹禹、楚辭學專家湯炳正、文獻學專家屈守元、訓詁學專家劉君惠、凝聚態物理學專家趙敏光、拓撲學專家劉旺金、非線性分析專家丁協平為代表的一批知名專家。學校教師先后獲批“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6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1人,“國家領軍人才”1人, “國家科技創業領軍人才”1人,“國家”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5人,中宣部全國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4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134人, “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29人,“四川省”14人,“天府”10人,“四川省教學名師”12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國模范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等19人,四川省優秀教師、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四川省師德標兵等共43人次。另外,學校還特聘了兩院院士、特聘教授、國家“”、國家“杰青”等20余位高層次人才。
西南科技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06成都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02成都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0:0:01川北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