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代碼由教育部統一編排,號碼有5位。各省教育考試院為方便高考生填報志愿,將有在本地區(包含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計劃的高校重新編排,號碼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辦學情況有變動,故高校代碼有調整。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四川高考志愿院校代碼和專業代碼查詢相關文章,僅供參考。
四川省高校 | |||
10610四川大學 | 10613西南交通大學 | 10614電子科技大學 | 10615西南石油大學 |
10616成都理工大學 | 10619西南科技大學 | 10621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 10622四川輕化工大學 |
10623四川工業學院 | 10624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 10626四川農業大學 | 10628西昌學院 |
10632西南醫科大學 | 10633成都中醫藥大學 | 10634川北醫學院 | 10636四川師范大學 |
10638西華師范大學 | 10639綿陽師范學院 | 10640內江師范學院 | 10641宜賓學院 |
10644四川文理學院 | 10646阿壩師范學院 | 10623西華大學 | 10649樂山師范學院 |
10651西南財經大學 | 10653成都體育學院 | 10654四川音樂學院 | 10656西南民族大學 |
11079成都大學 | 11116成都工業學院 | 11360攀枝花學院 | 11552四川旅游學院 |
11553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 | 11661四川民族學院 | 11841民辦四川天一學院 | 11937四川警察學院 |
12966宜賓職業技術學院 |
網上查詢
有關教育部門的官網也會有高考填志愿專業代碼的有信息,在網上查詢也是挺方便的,不論是電腦還是手機只要上網都可以查到高考填志愿專業代碼的情況。只不過在進入網站的時候一定要找官網,有些帶有廣告性質的網站要特別注意,不要被一些不正規的大學的專業所迷惑了,這些大學可能做的廣告很吸引人,但是真實的情況并非這樣,所以在高考填志愿專業代碼的查找時一定要在網上注意這個方面。
自己學校里會發帶有專業代碼的書
在高考結束獲得成績后最重要的就是填報志愿了,需要填的就是高考填志愿專業代碼,但是高考填志愿專業代碼從哪里來呢?其中一個方式就是學校會給每位考生發放一本帶有全國各個大學名稱以及代碼的書,可以在這本書中看到所有的專業代碼。所以,對于高考填志愿專業代碼考生們一定要認仔細的對照,不能馬虎。
每所大學在的招生簡章里也會有
高考生一定會收到許多大學的招生簡章,每個學校里的招生簡章里就會有所有專業的代碼。因為想要獲得高考填志愿專業代碼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大學的招生簡章里來看到。這樣看來,可以先報自己喜愛的專業,然后再找到對應的專業代碼進行填寫,這樣的話也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傊,對于高考填志愿專業代碼的獲得有多種方式,選擇自己適合的就可。http://www.dianliangwangluo.com
所謂“順序志愿”就是按“志愿+分數”投檔。在一個批次的錄取過程中,對學校而言,所有學校只能同時同步錄取同一順序志愿的考生;對考生而言,則是所有在某一批次分數線以上的考生在同一個時間內只能是同一順序的志愿被檢索投檔。這種投檔辦法的第一步是對所有批次分數線上的考生按其第一志愿投檔,投檔后所有考生的第一志愿學校都必須返回確切的投檔結果(包括被學校錄取、退檔、分數未達學校提檔線沒能投出)后,第二步再將所有未錄考生重新匯總,然后再同時分別投向他們所報的第二志愿學校,也就是在第一志愿學校錄取完成后再進行第二志愿的投檔,同時同步按志愿順序投檔錄取,依次直至本批次3~4個志愿錄取結束。
按“順序志愿”實際上就是按“志愿+分數”投檔,游戲規則明確,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程序公平。但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是強化了志愿的作用,因為是先按志愿分別排隊,考生能否被所報志愿錄取,不完全取決于考試成績,實際上是取決于與自己分數大體相當的其他考生的志愿,如考生志愿一旦扎堆,學校提檔線會大幅提高,轉而次年又可能大幅下降,使得考生填報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的填報有一定的偶然性,甚至不失博弈色彩;再者就是如果考生未被第一志愿錄取,當填報的第2志愿的學校已經錄滿其他第1志愿的考生時,該生最后的錄取結果可能使他感到很大的心理落差。實行這種錄取投檔辦法的省份已經較少。
對于實行按“順序志愿”(即“志愿+分數”)錄取投檔辦法省份的考生,在填報志愿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志愿是關鍵
從“技術和分數”的角度看,如果考生選報的第一志愿學校在該省近2~3年錄取分數大體穩定,則考生分數最好達到該校上年度錄取分數范圍的中間段才較有把握,而且專業也有一定選擇余地,如果僅僅達到分數范圍的下端,選報時則要慎重。如果考生選報的學校近2~3年在該省錄取分數“忽高忽低”,則考生分數最好達到其錄取分數范圍的上端,才較有把握。從錄取結束后考生的心理狀態看,學校報低了,但專業更容易滿足,特別是對于錄取到一般本科及高職院校來講,在就業壓力較大時專業尤顯重要,因此這樣的錄取結果只是“小遺憾”;如果志愿報高了,第一志愿學校未能如愿則最后的錄取結果可能是“大遺憾”。
第二志愿應是“保底”志愿
按照“順序志愿”的投檔辦法,考生填報的第2志愿學校必須是第1志愿生源不足的學校,絕不能覺得自己的分數比該校上年實際錄取分數高出很多就可將該校做為第2志愿學校。因為有不少學校雖然錄取分數在批次內不是很高,但第1志愿生源充沛,錄取的基本都是第1志愿考生。那么如何判定一所學校上年錄取的學生第1、第2志愿學生各占多少比例呢?有的省市提供了詳盡的錄取統計資料,可以查到,有的省市的錄取統計資料只是給出了各校錄取分數,并未給出分志愿順序的錄取人數,這時就要直接咨詢學校了。只有將第1志愿生源不足的學校做為自己的第2志愿學校才有可能被錄取,才能“保底”。目前實行這種投檔辦法的省份,一般而言,第1志愿錄取率可達75%左右,第2志愿錄取率可達15%左右,第2志愿錄取完成后總體上計劃可完成90%以上,因此,考生應將第2志愿定位在自己可接受的最后的“保底”志愿,在“可能”被錄取的學校中慎重選擇。一旦前兩個志愿未能錄取,甚至分數高出批次線不少,盡管錄取不應有什么問題,但最后的錄取結果可能會很不“如意”
志愿間及批次間的填報策略
在一個批次內,如果可選報的第1志愿學校,從上2年實際錄取分數看,只有50~60%的把握,則一定要報好第2志愿,選擇第1志愿生源不足的并且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學校做為第2志愿,才有可能被錄取,也才有可能得以“保底”。如果找不到很合適自己的第2志愿學校,則不如第1志愿就選擇有70~80%錄取把握的學校。至于批次間的填報策略,主要指分數達到本科重點(一表)線以上不多,填報重點批次院校也可以適當“高報”,選擇只有50%把握的學校作為第1甚至第2志愿,如不能錄取,則放棄重點批次,(不服從調劑,甚至不填滿一批志愿),用相對較高的分數到二批本科選擇自己理想的學校做為第1志愿。
順序志愿的填報一定要堅持"志愿優先、遵循分數"的原則,重視院校、專業之間的梯度,處理好各批次志愿之間的關系,重視第一志愿,同時也要兼顧二、三志愿的搭配,為自己贏得更多被錄取的機會。
西南科技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06成都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02成都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0:0:01川北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