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平均工資是一項重要的經濟數據,歷來為公眾所關注,也往往出現對這一數據內涵和意義的不同解讀,“被平均”“拖后腿”“拉仇恨”之類的抱怨或質疑,某種程度上緣于對平均工資缺乏準確的理解。職工平均工資是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首先其范圍是所有獲取工資收入的職工,包括國有、非國有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其次是年度平均貨幣工資額,不僅包括職工的應發收入,還包括用人單位為職工繳納的各種保險、住房公積金等附著在工資上的各種貨幣性收入;再次是“在崗”人員工資額,不“在崗”的職工、沒有納入統計范圍內的顯性和隱性失業勞動人口不包括在內。本文小編將為你介紹關于湖南最新的平均工資數據,湖南評價工資排名的相關信息。由于數據官方暫未公布,以下數據摘自2018年湖南平均工資數據。
近日,省人社廳、省統計局聯合發布了2017年度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水平。據統計,2017年全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65994元,月平均工資5500元,比上年增長9.7%。該數據不包括城鎮私營單位。
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是在崗員工社保繳納基數基準值的重要參考,也與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計發等密切相關。近年來,湖南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分別為:2008年24625元、2009年27284元、2010年30483元、2011年35520元、2012年40028元、2013年43893元、2014年48525元、2015年53889元、2016年60160元。
一、湖南省平均工資多少
2017年湖南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3690元,與2016年的58241元相比,增加了5449元,同比增長9.4%,增速比2016年低1.8個百分點。其中,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65994元,增長9.7%,增速比2016年低1.9個百分點。
分四大區域看,2017年湖南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由高到低依次是長株潭地區、大湘西地區、洞庭湖地區、湘南地區,分別為74174元、57215元、55643元和55396元,同比增長分別為8.1%、11.6%、9.5%、9.0%。最高和最低區域的平均工資之比為1.34,比上年略有縮小。
分行業門類看,湖南省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金融業99320元,衛生和社會工作業87879元,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81785元,分別為全省平均水平的1.56倍、1.38倍和1.28倍。年平均工資最低的三個行業分別是農林牧漁業37936元,住宿和餐飲業39158元,采礦業47119元,分別為全省平均水平的60%、61%、74%。最高與最低行業平均工資之比為2.0,與2016年的1.9相比,差距略有擴大。從平均工資的增長速度來看,增速最高的三個行業依次為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分別增長14.8%、14.6%和14.6%;增速最低的三個行業依次為金融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及建筑業,分別增長1.7%、3.6%和4.3%。全部19個行業門類中,有7個行業的平均工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分登記注冊類型看,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單位類型分別是股份合作單位73087元,國有單位73061元,股份有限公司72423元,分別為全省平均水平的1.15倍、1.15倍和1.14倍;年平均工資最低的是聯營單位39730元,為全省平均水平的62.4%。從平均工資的增長速度來看,股份合作單位增速最高,同比增長14.0%;聯營單位增速最低,同比下降3.5%。除股份合作單位、國有單位和其他內資單位以外,其他類型單位的平均工資增速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平均工資怎么計算
平均工資指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它表明一定時期職工工資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職工工資水平的主要指標。
平均工資計算公式為:平均工資=報告期實際支付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報告期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根據現行統計制度,工資總額是本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不論是否計入成本,不論是以貨幣形式還是以實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內。同時,根據國際慣例,工資總額統計的是個人稅前工資,并且包括個人交納的養老、醫療、住房等個人賬戶的基金。
滁州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05黃山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03安慶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24銅陵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