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口普查是由國家來制訂統一的開展時間節點和統一的方法、項目、調查表,各地相關部門嚴格按照指令依法對全國現有人口普遍地、逐戶逐人地進行一次全項調查登記,普查重點是掌握分析預測各地現有人口發展變化,主要就是了解性別比例、出生性別比、單身、適婚人口、老齡人口等,全國人口普查也屬于國情國力調查。
2022年南充總人口數量暫未公布,以下是最新的人口普查的數據,僅供參考。
截至2021年底,南充市公安戶籍總人口714.77萬人,比上年減少4.49萬人。其中,男性373.05萬人,女性341.72萬人;鄉村人口509.75萬人,城鎮人口205.02萬人。全年出生人口3.8萬人,死亡人口3.1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0.97‰。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8.2。年末常住人口556.2萬人,城鎮化率51.2%,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東北、嘉陵江中游,轄3區1市5縣、人口714.77萬,幅員面積1.25萬平方公里,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清潔能源示范城市、久負盛名的 “綢都”,國家規劃確定的成渝經濟區北部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區域中心城市和川陜革命老區重要節點城市,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1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萬人。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初步結果,2021年南充市地區生產總值(GDP)2601.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74.84億元,增長7.5%;第二產業增加值1019.43億元,增長5.4%;第三產業增加值1107.71億元,增長10.1%。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8.8%、27.1%和54.1%。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8.2:39.2:42.6。
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南充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早在唐堯、虞舜之前便謂“果氏之國”,春秋以來歷為都、州、郡、府、道之治所。新中國成立后,南充是省級行政機構川北行署的駐地,胡耀邦同志曾任川北行署主任。南充是三國文化和春節文化的發祥地,民風淳樸,民俗優雅,三國文化、絲綢文化、紅色文化和嘉陵江文化交融生輝,川北大木偶、川北燈戲、川北剪紙、川北皮影飲譽中外,孕育了辭賦大家司馬相如、史學大家陳壽、天文歷法巨匠落下閎和忠義大將軍紀信等眾多歷史名人。南充是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朱德元帥、羅瑞卿大將、民主革命家張瀾以及共產主義戰士張思德均誕生于此,有5萬多英雄兒女參加紅軍。
環境優美,宜居宜游。雋秀嘉陵江婉約而至,悠悠西河如玉帶穿織,山融于城,城融于水,山水人文和諧相融,現代山水田園城市特質明顯。南充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環境優美,境內森林覆蓋率41.7%,空氣質量優良。南充位于嘉陵江生態旅游線和三國文化旅游線,風景名勝遍布,風光旖旎秀美,三國遺跡、古城風水、將帥故里、嘉陵風光魅力獨具,擁有國家5A級風景區?閬中古城、朱德故里風景區。市政公共服務設施完善,中心城區北部新城、下中壩等城市新區加快發展,金融機構網點遍布城鄉。
資源豐富,科教興盛。南充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和農副產品生產基地,牧業、果業、蠶業、林業、優質糧油等資源十分豐富,素有“水果之鄉”、“絲綢之都”的美譽。南充地處西南最大巖鹽沉積盆地核心,鹽鹵儲量1.8萬億噸,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現已開發龍崗、元壩兩個特大氣田,嘉陵江南充段9級航電工程裝機容量92萬千瓦,是四川省石油天然氣和能源化工基地。南充科教資源豐富,實力雄厚,是川東北區域科教文化中心。全市有普通高校8所,研究生培養單位2個。全市衛生機構(含村衛生室)8302個,其中醫院177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8085個。市、縣、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
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南充位于成都、重慶、西安三角經濟區要沖,地處成渝經濟區的重要節點,自古就有“西通蜀都、東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聯重慶”之地利,是西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全面進入了“高速時代”“高鐵時代”“空港時代”和“航運時代”。
經濟活躍,市場繁榮。南充是川東北經濟、物流、商貿和金融中心,正在加快構建以現代工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高地。形成了汽車汽配、油氣化工、絲紡服裝、現代物流、現代農業等優勢產業,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制藥等潛力產業快速發展。南充商貿繁榮,市場體系完善,金融、保險、人才、勞務等要素市場活躍,擁有川東北最大的糧油、生豬、繭絲綢和小商品批發市場。
近幾年南充人口流動比例較大,那么最新的南充總人口統計數量多少呢?南充人口流入流出比例是多少?本文小編為你整理了最新的關于南充總人口數量的相關知識,數據來源僅供參考!一、南充人口數據變化截至2018年底,南充市戶籍總人口728.25萬人,比上年減少4.44萬人。其中,男性380.11萬人,女性348.14萬人;鄉村人口517.54萬人,城鎮人口210.71萬人。全年出生人口6.77萬人,死亡人口3....查看更多
歷年南充市人口數量排行榜序號 時間(年) 單位:萬人1 2018(預測) 723.602 2017 730.253 2016 738.404 2015 742.305 2014 759.006 2013 759.007 2012 759.608 2011 756.209 2010 751.7010 2009 753.5011 2008 749.5012 2007 742.1013 2006 734...查看更多
滁州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05黃山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03安慶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24銅陵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