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現在是幾線城市呢?很多網友對合肥并不是很了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新城市排名。
合肥晉升新一線,從數據表現來看,城市人活躍度是合肥今年表現最好的維度。這個維度中匯集了大量來自互聯網應用的用戶數據,能夠真實地反映城市的活力。而合肥活力增長的背后,是它正在良性發展的創新產業氛圍。
地理位置
合肥位于北緯30°56′—32°33′、東經116°40′—117°58′之間,居安徽中部、江淮之間,承東啟西、連南接北,靠山抱湖、臨江近海。地處長江三角洲西翼,屬于“長三角”城市群,是沿海的腹地、內地的前沿。
地形地貌
合肥環抱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江淮分水嶺自西南向東北橫貫全境。境內有丘陵崗地、低山殘丘、低洼平原三種地貌,以丘陵崗地為主。全市平均海拔20~40米,境西的牛王寨海拔595米為最高點。主城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崗沖起伏;西南部屬大別山余脈,層巒疊嶂。
氣候特征
合肥地處中緯度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年均氣溫15.7℃,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年日照時間2000小時左右,年均無霜期228天左右。
面積人口
全市國土總面積11445平方公里,約占全省國土面積的8.2%,其中,市區面積133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455平方公里。截至末,全市常住人口818.90萬人,戶籍人口770.44萬人。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合肥可利用水資源充裕,天然水資源總量為38.60億立方米。地表水系較為發達,以江淮分水嶺為界,嶺南為長江水系,主要有南淝河、派河、豐樂河、杭埠河、滁河、裕溪河、兆河、柘皋河、白石天河、西河等;嶺北為淮河水系,主要有東淝河、沛河、池河等。境內巢湖最大容量為50億立方米。
農業資源
合肥耕地面積56.29萬公頃,是全國重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區。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瓜果、蔬菜等,畜禽養殖業發達,特色農產品豐富,全市累計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總數1057個,被授予“中國龍蝦之都”“中國堅果炒貨之都”等稱號。長豐草莓、大圩葡萄、三十崗西瓜、中垾番茄、燕之坊雜糧、富煌三珍水產、白云春毫茶葉、巢湖銀魚和白蝦、合肥龍蝦、肥西老母雞等優質農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礦產資源
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11種,其中,肥東縣磷礦儲量居全省第二位;廬江縣素有“地下聚寶盆”之稱,鉛、鋅、硫鐵礦、明礬石儲量居全省首位,銅礦儲量居全省第二位,硫鐵礦儲量占全省二分之一,鐵礦儲量占全省三分之一。
要素保障
合肥水、電、氣等生產要素供應充足。自來水:210萬立方米/日;供電:現有500KV變電所4座,220KV變電所35座;城市供熱能力達2465噸/小時;截至底,全市燃氣管網已達11159公里,其中市區燃氣管道長度7320公里,城市建成區實現燃氣管網全覆蓋,供氣量15.5億立方米;五大類公共場所實現無線網絡免費覆蓋。
經濟實力
近年來,合肥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全市實現生產總值9409.4億元,居全國省會城市第9位、大中城市第21位;增長7.6%,居全國省會城市第6位。財政收入1432.3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45.99億元,居全國省會城市第9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45404元、22462元,分別增長9.5%和10.2%,增幅分別居全國省會城市第1位、第4位。
滁州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05黃山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03安慶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24銅陵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