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綜合手抄報 > 正文

二月二龍抬頭歷史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

更新:2023-09-14 06:12:32 高考升學網

唐朝人已把二月初二作為一個特殊的日子,說這是“迎富貴”的日子,在這一天要吃“迎富貴果子”,就是吃一些點心類食品。宋代宮廷在這一天也有專門活動。

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中記述南宋時,二月初二這一天宮中有“挑菜”御宴活動。宴會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種植生菜等新鮮菜蔬,把它們的名稱寫在絲帛上,壓放在斛下,讓大家猜。根據猜的結果,有賞有罰。這一活動既是“嘗鮮兒”,又有娛樂,所以當時“王宮貴邸亦多效之”。不過,唐宋時的這些“二月二”活動并沒有和“龍抬頭”聯系在一起。

到了元朝,二月二就明確是“龍抬頭”了。《析津志》在描述元大都的風俗時提到,“二月二,謂之龍抬頭”。這一天人們盛行吃面條,稱為“龍須面”;還要烙餅,叫作“龍鱗”;若包餃子,則稱為“龍牙”。總之都要以龍體部位命名。

元朝以后關于“二月二龍抬頭”的各種民俗活動記載便多了起來。人們也把這一天叫作龍頭節、春龍節或青龍節。清末的《燕京歲時記》說:“二月二日……今人呼為龍抬頭。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鱗餅,食面者謂之龍須面。閨中停止針線,恐傷龍目也。”這時不僅吃餅吃面條,婦女還不能操做針線活,怕傷害了龍的眼睛。

《遼中縣志》記載民國時當地二月二的民俗說:“二月二日,俗稱龍抬頭。晨起以竿敲梁,謂之敲龍頭,意謂龍蟄起陸,蓋時近驚蟄之期。農家咸以粗米面作餅及饅首而為早餐。婦女于是日為童孩剃頭,蓋取龍抬頭之意云。”這是遼寧地區的民俗,清晨要用長竿敲擊房梁,把龍喚醒。同時也制作一些面食吃。

除了吃面食外,還有引水入宅的活動。清人《宛署雜民》說:“都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蜿蜓布入宅廚,施繞水缸,呼為引龍回。”這種活動是在節日清晨,人們把草木灰、谷糠等自河邊、井邊一路撒來,直到家中的水缸邊,以求風調雨順。僅僅有降雨還不放心,必定要把水引入家中,讓雨降在自家的田地里,方才如愿。這正是小農經濟意識的反映。有的地方還有耍龍燈的活動,也是求雨之意。講求在這一天剃頭,是很多地方的習俗。

明清以來,在二月二還增添了“熏蟲”、“炒豆”的活動。明人的《帝京景物略》中說:“二月二日曰龍抬頭……熏床炕,曰熏蟲,為引龍蟲不出也。”清康熙時的《大興縣志》記載,“二月二,家各為葷素餅,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蟲。”大學高考閱讀www.dianliangwangluo.com/轉載請保留

最新圖文

小學生五年級詩歌小報手抄

時間:2023-09-18 13:0:42

小學生詩歌小報手抄報圖片

時間:2023-09-18 03:0:39

小學生詩歌小報手抄報內容

時間:2023-09-16 15:0:30

三年級中國傳統節日手抄報

時間:2023-09-13 14:0:45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综合一区自偷自拍 | 在线观看免费日本 |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成熟在线视频播放 | 天堂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综合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