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事業單位相關 > 正文

吉林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規定(全文)

更新:2023-09-17 03:06:42 高考升學網

為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制度,實現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根據國家人事部《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國人部發〔2006〕70號)和《<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實施意見》(國人部發〔2006〕87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實施范圍

1.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各級各類事業單位,包括經費來源主要由財政撥款、部分由財政支持以及經費自理的事業單位。

2.事業單位在冊的正式工作人員,包括管理人員(職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技能人員都要納入崗位設置管理。

崗位設置管理中涉及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權限的有關規定執行。

3.使用事業編制的各類學會、協會、基金會等社會團體工作人員參照執行,納入崗位設置管理。

4.經批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進行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各類企業所屬的事業單位和事業單位所屬獨立核算的企業,以及已經由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的單位,不適用本實施意見。

二、崗位類別設置

5.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以下簡稱三類崗位):

(1)管理崗位指擔負領導職責或管理任務的工作崗位。管理崗位的設置要適應增強單位運轉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和保障社會公益事業發展的需要。

(2)專業技術崗位指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具有相應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崗位。專業技術崗位的設置要符合專業技術工作的規律和特點,適應發展社會公益事業與提高專業水平的需要。

(3)工勤技能崗位指承擔技能操作和維護、后勤保障、服務等職責的工作崗位。工勤技能崗位的設置要適應提高操作維護技能,提升服務水平的要求,滿足單位業務工作的實際需要。

6.各類崗位設置應明確崗位名稱、職責等級、任職資格條件。專業技術崗位設置條件不應低于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條件。

7.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總量的結構比例,根據事業單位的社會功能、職責任務、工作性質、機構規格、人員編制和人員結構特點等因素,綜合確定三類崗位總量的結構比例。具體控制標準是:

(1)主要以專業技術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專業技術崗位占主體,一般不低于單位崗位總量的70%;

(2)主要承擔社會事務管理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管理崗位占主體,一般不低于單位崗位總量的50%;

(3)主要承擔技能操作維護、服務保障等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工勤技能崗位占主體,一般不低于單位崗位總量的50%;

(4)事業單位主體崗位之外的其他兩類崗位,應保持相對合理的結構比例;

(5)行業崗位設置管理指導意見有具體規定的,按照行業崗位設置管理指導意見執行;

(6)鼓勵事業單位后勤服務社會化,逐步擴大社會化服務的覆蓋面。已經實現社會化服務的一般性勞務工作,不再設置相應的工勤技能崗位。

8.根據事業發展和工作需要,經批準的事業單位可設置特設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等特殊需要。

三、崗位等級設置及其結構比例控制

根據國家確定的事業單位通用崗位等級(見附件1),結合我省實際劃分如下:

(一)管理崗位等級設置及其結構比例控制

9.根據我省實際,管理崗位分為8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三至十級職員崗位。事業單位現行的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三至十級職員崗位。

10.管理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根據事業單位的規格、規模和隸屬關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關規定和權限確定。

11.管理崗位最高等級職員崗位設置,按照機構編制部門核定的機構規格確定。

承擔領導職責的職員崗位設置,按照機構編制部門核定的單位領導職數和內設機構領導職數確定。

其他承擔管理任務的職員崗位設置,應保持合理的結構比例。

12.未定機構規格、領導職數的事業單位,需經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人事行政)部門商機構編制部門確定機構規格、領導職數后,按照第10、11條規定執行。

13.事業單位中的黨群組織,除國家和我省有具體政策規定外,原則上不單獨設置職員崗位。其工作人員在本單位已聘用的工作人員范圍內,按照各自章程或法律、政策規定產生。

(二)專業技術崗位等級設置及其結構比例控制

14.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包括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初級崗位。高級崗位分為7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一至七級,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高級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中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十一至十三級,其中十三級是員級崗位。

15.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根據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和行業特點,以及事業單位的功能、規格、隸屬關系和專業技術水平,實行不同的結構比例控制。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全省總體控制目標為1∶3∶6,其中省屬事業單位為3∶4∶3,市(州)、長白山管理委員會所屬事業單位為2∶4∶4,縣(市、區)屬事業單位為1∶3∶6,鄉鎮屬事業單位0.5∶3∶6.5。

16.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內部不同等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的控制目標是:二級、三級、四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1∶3∶6,五級、六級、七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2∶4∶4,八級、九級、十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3∶4∶3,十一級、十二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5∶5。具體控制標準按照《吉林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結構比例控制標準》(附件2)執行。

17.根據事業單位承擔的社會功能、職責任務和專業技術工作特點等因素,綜合確定專業技術崗位的主系列崗位,主系列專業技術崗位設置數量一般不低于專業技術崗位設置總量的70%。其他需要設置的專業技術崗位為輔系列崗位。輔系列崗位的等級設置一般應低于主系列崗位的等級。

18.對于國家專業技術職務條例中不區分正副高級的專業技術系列,除省有規定設置正高級崗位外,其余系列仍按照原規定(崗位最高層次為副高級)執行,各地、各部門均不得另行出臺規定。

(三)工勤技能崗位等級設置及其結構比例控制

19.工勤技能崗位分為技術工崗位和普通工崗位。技術工崗位分為5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一至五級;普通工崗位不分等級。事業單位中的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依次分別對應一至五級崗位。

20.工勤技能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按照崗位等級規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確定。

21.工勤技能崗位結構比例,一級、二級、三級崗位的總量占工勤技能崗位總量的比例控制標準為25%左右,其中一級、二級崗位的總量占工勤技能崗位總量的比例控制標準為5%左右,主要應在專業技術輔助崗位承擔技能操作和維護職責等對技能水平要求較高的領域設置。

(四)特設崗位設置

22.特設崗位是事業單位中的非常設崗位,不受崗位總量、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限制,在完成特殊工作任務后,按照崗位核準權限予以核銷。特設崗位的等級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23.特設崗位的設置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各市(州)、長白山管理委員會以上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核準。

24.事業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請設置特設崗位,并填寫《吉林省事業單位特設崗位設置審核表》(附件3):

(1)承擔國家或我省重大研究項目或課題,本單位工作人員無法滿足工作需要,急需引進高層次人才的;

(2)無相應等級崗位或相應等級崗位無空崗的情況下,引進經國家批準的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以及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等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的;

(3)符合國家行業主管部委制定的本行業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指導意見所規定特設崗位具體條件的;

(4)其他確需設置的。

四、崗位基本條件

(一)各類崗位的基本條件

25.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的基本條件,主要根據崗位的職責任務和任職條件確定。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的基本任職條件是:

(1)遵守憲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具備崗位所需的專業、能力或技能條件;

(4)具備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

(二)管理崗位任職基本條件

26.職員崗位一般應具有中專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級以上職員崗位一般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級以上職員崗位一般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7.職員崗位的基本任職條件是:

(1)五、六級職員崗位,須分別在六、七級職員崗位上工作滿四年以上;

(2)七級、八級職員崗位,須分別在八級、九級職員崗位上工作滿三年以上;

(3)三級、四級職員崗位,按照國家和我省干部人事政策有關規定執行。

(三)專業技術崗位任職基本條件

28.專業技術崗位的基本任職條件是:受聘二級、三級、四級崗位一般應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資格;受聘五級、六級、七級崗位一般應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資格;受聘八級、九級、十級崗位一般應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資格;受聘十一級、十二級、十三級崗位一般應具有初級專業技術資格。

29.實行職業資格準入控制的專業技術崗位的基本條件,應包括準入控制的要求。

(四)工勤技能崗位聘用基本條件

30.工勤技能崗位聘用的基本條件是:

(1)一級、二級崗位,須在本工種下一級崗位工作滿五年,并分別通過高級技師、技師技術等級考評;

(2)三級、四級崗位,須在本工種下一級崗位工作滿五年,并分別通過高級工、中級工技術等級考核;

(3)學徒(培訓生)學習期滿和新聘工勤技能人員見習、試用期滿,并通過初級工技術等級考核,可確定為五級崗位。

31.在國家和我省以及行業崗位設置管理指導意見規定的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基本條件的基礎上,由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和事業單位,結合實際情況,根據崗位的職責任務,研究制訂崗位具體條件。具體條件須經本單位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領導班子集體研究通過,并報主管部門批準后執行。

五、崗位設置程序及審核權限

32.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1)制訂崗位設置方案,并填寫《吉林省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審核表》(附件4);

(2)按程序報主管部門審核,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人事行政)部門核準;

(3)在核準的崗位總量、結構比例和最高等級限額內,制訂崗位設置實施方案,編制崗位說明書;

(4)崗位設置實施方案在廣泛征求職工意見的基礎上,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討論,單位領導人員集體研究通過;

(5)組織實施。

33.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實行核準制度。具體核準權限按照以下規定執行:

(1)省直屬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方案直接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核準,省級部門所屬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方案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核準;

(2)各市(州)、長白山管理委員會直屬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方案報市(州)、長白山管理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核準,各市(州)、長白山管理委員會部門所屬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方案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各市(州)、長白山管理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核準;

(3)縣(市、區)直屬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方案經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人事行政)部門審核后,報所在市(州)或長白山管理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核準;縣(市、區)部門所屬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方案經主管部門、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人事行政)部門審核匯總后,報市(州)長白山管理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核準;

(4)實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直屬機構所屬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方案,由省級垂直管理部門審核匯總,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核準后,由省級垂直管理部門組織實施;長春市以下垂直管理的直屬機構所屬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方案,由市垂直管理部門審核匯總,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核準后,由市垂直管理部門組織實施。

34.對單位規模小、人員數量少、分布較分散的事業單位,可由事業單位主管部門統一組織制訂崗位設置方案,在核準的崗位總量、結構比例、最高等級限額內集中調控、集中管理,調控結果報同級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人事行政)部門備案。

35.經核準的崗位設置方案是事業單位聘用工作人員、確定崗位等級、調整崗位以及核定工資的依據。

36.事業單位的崗位總量、結構比例、最高等級應保持相對穩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崗位設置方案可按照第32、33條規定申請變更:

(1)經機構編制部門批準,事業單位發生分設、合并,須重新進行崗位設置的;

(2)經機構編制部門批準,事業單位增減編制數額的;

(3)根據業務發展和實際情況,為完成工作任務確需變更崗位設置的。

六、崗位聘用

37.事業單位應按照國家和我省的有關規定,以及核準的崗位設置方案,根據“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則,確定具體崗位,明確崗位等級,聘用工作人員,簽訂聘用合同。

38.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人事行政)部門和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對事業單位完成崗位設置、組織崗位聘用并簽訂聘用合同的情況進行認定。對符合政策規定,完成規范的崗位設置和崗位聘用的,根據所聘崗位確定崗位工資待遇。

39.事業單位聘用工作人員應根據崗位的職責任務和任職條件,在崗位有空缺的條件下,按照公開招聘、競聘上崗的有關規定擇優聘用。聘用條件應不低于國家和我省規定的基本條件。對確有真才實學、成績顯著、貢獻突出,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條件的管理人員(職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破格聘用。

40.事業單位應按照聘用合同管理的有關規定與聘用的工作人員簽訂聘用合同。聘用合同期限內調整崗位的,應對聘用合同的相關內容做出相應變更。

41.事業單位崗位聘用,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1)省直屬事業單位五至八級職員崗位、二至十級專業技術崗位、一至三級工勤技能崗位,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審核后,由單位聘用;九至十級職員崗位、十一至十三級專業技術崗位、四至五級工勤技能崗位,由單位聘用;

省級部門所屬事業單位五至八級職員崗位、二至十級專業技術崗位、一至三級工勤技能崗位,經主管部門審核,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核準后,由單位聘用;九至十級職員崗位、十一至十三級專業技術崗位、四至五級工勤技能崗位,報主管部門審核后,由單位聘用;

承擔領導職責的職員崗位,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權限的有關規定執行。

(2)市(州)、長白山管理委員會、縣(市、區)直屬和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崗位聘用的程序,由市(州)、長白山管理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參照本條(1)項規定確定。

42.專業技術二級崗位的聘用,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一管理,除符合第25、28、29條規定外,還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在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對我省科學技術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并為我省創造出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專業技術人員;

(2)在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對促進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并為我省創造出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專業技術人員;

(3)其他為我省經濟社會事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業內公認的專業技術人員。

43.專業技術二級崗位的聘用,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1)按照隸屬關系,事業單位將符合專業技術二級崗位條件的人選逐級報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會同有關部門對人選核準后,由單位聘用。

44.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原則上不得同時在兩類崗位上任職。因行業特點確需兼任的,且符合兼任崗位任職條件,并能履行兼任崗位職責,完成兼任崗位工作任務的,須按照崗位管理權限,經核準后方可兼任。

45.現有在冊的正式工作人員的結構比例已經超過核準的崗位結構比例的,應通過自然減員、調出、低聘或解聘等辦法,逐步達到核準的崗位結構比例。尚未達到核準的崗位結構比例的,應嚴格控制崗位聘用數量,根據事業發展需要和人員狀況逐年逐步到位。 

七、專業技術一級崗位

46.專業技術一級崗位是國家專設的特級崗位,由國家實行總量控制和管理。具體管理辦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八、監督管理

47.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人事行政)部門是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的綜合管理部門,負責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的政策指導和監督管理,制訂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要加強對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的指導、監督和管理,及時糾正違規行為。

48.事業單位主管部門負責所屬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的工作指導、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要嚴格執行有關政策規定,按照核準的崗位結構比例,做好所屬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的組織實施工作。

49.事業單位根據有關政策規定,按照核準的崗位總量、結構比例、最高等級,自主設置本單位的具體工作崗位。

50.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人事行政)部門、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和事業單位在崗位設置和崗位聘用工作中,要嚴格執行有關政策規定,堅持原則,堅持走群眾路線。對違反規定、濫用職權、打擊報復、以權謀私的,要追究相應責任。對不按政策規定進行崗位設置和崗位聘用的事業單位,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人事行政)部門及有關部門不予認定崗位等級、不予兌現工資、不予核撥經費。情節嚴重的,對單位領導和相關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并按照規定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

九、組織實施

51.各地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人事行政)部門要根據本實施意見的要求,開展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工作。要充分發揮事業單位主管部門的職能作用,嚴格按照核準的各類崗位總量等級范圍和結構比例,共同做好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的組織實施工作。

52.推行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地區和部門,要重新核定崗位總量等級范圍和結構比例,做好與《吉林省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暫行辦法》(吉人聯字〔2005〕41號)和《全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設置辦法》(吉人字〔2001〕57號)文件規定政策的銜接工作,進一步完善崗位設置的各項工作,保持改革的平穩過渡。未進行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地區和部門,在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中要嚴格執行本辦法有關政策規定。

53.要加強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充分運用現代化信息管理技術,建立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信息數據庫,盡快實現崗位管理的信息化、規范化。

54.本辦法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負責解釋。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事業單位工資標準表

時間:2023-09-15 01:0:02

事業單位工資標準及

時間:2023-09-20 10:0:53

最新事業單位工資標

時間:2023-09-18 14:0:07

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

時間:2023-09-19 03:0:06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一个色综合国产色综合 | 亚洲日本成熟女人性视频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区欧美日韩 | 午夜色福利久久免费 | 日韩精品肥臀蜜桃一区二区自在线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