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事業單位相關 > 正文

福州事業單位工資標準表_福州事業單位退休工資改革最新消息

更新:2023-09-19 16:09:01 高考升學網

福州事業單位新政策及改革后漲工資最新消息

2017年事業單位工資改革,哪些人的工資漲了呢?以下是傳播招生網為你搜集整理《-2017年福州市事業單位工資上調標準,公務員工資調整最新消息》,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來了解一下,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有變動,請以官方網站發布為主。

工資是勞務報酬(勞酬)中的一種主要形式,并非任何勞務報酬都是工資,例如被邀請做報告所得的報酬就不是工資。小編收集了《2016-2017年福州事業單位工資調整最新消息及調整方案》希望能幫到大家。

“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資調整一定要落實到位。”5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為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改革的落實定下了最后期限。

據新京報早前報道,截至6月底,福建、山東等7個省份明確表示工資調整已部署落實。何時開始調薪、個人實發工資到底漲多少,成為各界關注的問題。記者就此采訪了福建省人社廳,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福建公務員工資調整從去年10月1日起算,而對具體工資調整的標準和幅度,該工作人員并未給出答復。

記者搜索相關消息,僅發現6月底福建本土媒體《海峽導報》報道了漳州于6月25日召開全市工資工作會議。會上透露,從10月1日起,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補發工資將于6月30日前發放到位。在增長幅度方面,報道提到漳州公務員每個人漲幅雖不相同,但總體與國家一致,人均實際漲幅300元。

根據人社部此前透露,按全國平均水平計算,公務員工資調整月人均實際增資為300元左右。

由于基本工資實行全國統一標準,而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因各地工資水平的不同存在差異。調整之下,大部分公務員的工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也有一些地區的公務員因基本工資提高導致納稅基數增大,再扣除養老金,工資“不升反降”。

1基本工資

辦事員2800元;科員3000元;副科級3100元;正科級3300元;副處級3600元;正處級4000元;副廳級4400元;正廳級5000元;副部級5500元;正部級6000元。

辦事員三周年按科員對待;科員五年按副科級對待;副科級十周年按正科級對待;正科級十周年按副處級對待;副處級十周年按正處級對待;正縣級十五周年按副廳對待;副廳級二十周年按正廳級對待;初次套改以累計年限對應的職務待遇確定基本工資。

2工齡工資

每年60元,以虛年計算,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3獎勵工資

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1月停發,直至考核合格的次年1月繼續發放。三年一調。

4補助工資

1、車補,隨工資每月發放,標準=基本工資÷5,逢一進十。

2、取暖補助,一年發放一次,標準=基本工資÷3,逢一進十。

3、出勤補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無顧不至每日扣發30元,經單位領導批準的病假、事假和國家規定的節假日等0元。三年一調。

4、山區補助,農村和山區公務員享受山區補助,標準=基本工資÷10,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5、地區差別補助,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地區差別工資。

除養老、醫療補助按現行政策執行外,公積金、獨生子女費等一切現行補助全部廢止。

5新參加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確定方法

高中、技校、中專以辦事員確定;大專以科員確定;本科以副科級確定;碩士以正科級確定。

6退休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退休生活費

退休前工資×80%。三年一調。

,在落實好“兩免一補”、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城市免學雜費等各項政策基礎上,中央財政繼續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有關政策,進一步提高經費保障水平,并于近期下撥了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1305.8億元,比增加約80.9億元,增長6.6%。主要政策調整情況:

一是提高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單位面積補助標準。中央財政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適當提高中西部地區校舍維修改造單位面積補助標準,即:中部地區每平方米由600元提高到800元,西部地區每平方米由700元提高到900元,在此基礎上對高寒高海拔地區提高補助標準;繼續對東部地區采取“以獎代補”方式給予支持。同時,繼續安排資金支持中西部地區地級市城鄉結合部學校和連片特困地區以外其他困難地區學校改善辦學條件,以及遭受特大自然災害省份盡快恢復重建毀損學校。

二是擴大“特崗計劃”實施范圍并適當提高工資性補助標準。從起,擴大“特崗計劃”實施范圍,將連片特困地區以外的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納入政策覆蓋范圍。同時,從10月1日起提高特崗教師工資性標準,年人均西部由2.7萬元提高到3.1萬元、中部由2.4萬元提高到2.8萬元。

同時,中央財政要求各地按分擔比例足額落實地方資金,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到位。切實加強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使用的管理和監督,確保合規和有效,嚴禁虛列虛支、虛報冒領和擠占挪用、滯留中央補助資金。對于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5)政治工作人員參照同級行政人員工資標準執行。

(6)其它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職務工資標準,按照國務院批準的各有關主管部門同類人員的職務工資標準執行。

2.基礎工資、工齡津貼、獎勵工資,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標準執行。

(三)高等學校的工人,原則上執行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人的結構工資制及其工資標準。

生產性工人崗位(技術)工資標準,由學校參照國家機關工人基礎工資、崗位工資標準表,結合學校的特點擬定,但需報經學校上級主管部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

二、實施工資改革的補充規定

(一)各校要按教育部制定的編制標準的暫行規定,核定編制,定編定員。并根據國務院批準的教育部對教學人員、科研人員和其它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職務名稱系列有關規定、職責范圍、人員結構比例、人數限額,提出具體要求。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調整,明確職務,制定崗位責任制,建立考核制度。

(二)教學人員中凡按照一九六○年國務院《關于高等學校教師職務名稱及其確定提升辦法的暫行規定》和一九八二年教育部《關于當前貫徹執行〈暫行規定〉的實施意見》,在一九八三年九月一日以前已經確定有教師職務并且仍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一律按其職務領取相應的職務工資。

(三)高等學校正副院(校)長的最低職務工資標準,要根據學校規模大小、專業設置數量和有權授予碩士、博士學位的專業點的情況確定,地方所屬高等學校,由學校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高教(教育)廳(局)提出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中央部屬高等院校,由主管部門審批。一般院(校)正副院(校)長,可執行正副院(校)長五級職務工資標準;少數院(校)正副院(校)長可執行正副院(校)長六級職務工資標準。研究生院正副院長、教務長、總務長的職務工資標準,根據干部主管部門批準的職級待遇,可以執行副院(校)長或處長的職務工資標準。

(四)高等學校的黨委書記、副書記,分別執行院(校)長、副院(校)長的職務工資標準;系級或相當系的單位專職黨總支書記,執行處長或副處長的職務工資標準。

(五)教師兼任相當副科長以上領導職務,實行任期制的,職務工資按所擔任兩種職務工資高的一種確定。

(六)教職員調到“老、少、山、邊、窮”地區和條件特別艱苦地區做教育工作的,待遇從優。

(七)高等學校派往國外學習人員中的國家正式職工,凡屬一九八五年六月三十日在冊的,列入這次工資制度改革范圍,新定工資發放期限,按國家對出國學習人員有關規定辦理。

(八)建立學校基金的高等學校,根據國家規定,由主管部門核定其收入分成的比例和各項基金的比例。用于獎勵基金的只能是一少部分,多發的獎金按規定繳納超限額獎金稅。

(九)高等學校附屬中學、小學、幼兒園教職工工資制度改革,隨同教育部門辦的中小學教職工工資制度改革一起進行,執行同一的工資標準,增加的工資從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起發給,其中由四類工資區提高到五類工資區增加的工資,從七月一日起發給。其它附屬事業單位均和高等學校校本部工資制度改革同時進行,增加的工資從一九八五年七月一日起發給。

(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教、教育廳(局)可以依照本方案,在不高于本方案職務工資標準的原則下,制定適合本地區普通高等學校(含部屬高等學校)教職工工資制度改革實施細則,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工資制度改革小組審核,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并抄送國務院工資制度改革小組和國家教育委員會備案。

高等專科學校行政人員的職務名稱和職務工資標準,可參照“高等專科學校行政人員基礎工資、職務工資標準參考表”,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中央部門所屬高等專科學校,應執行當地政府制定的工資標準。

(十一)高等學校教職工工資制度改革工作,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一領導。

中等專業學校教職工工資制度

中等專業學校教職工工資制度的改革,按照、國務院下達的《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和國務院工資制度改革小組、勞動人事部《關于實施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若干問題的規定》執行。現結合中等專業學校的情況和特點,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中等專業學校教職工實行以職務工資為主要內容的結構工資制

(一)職務名稱

1.教學人員。按高級講師、講師、助理講師、教員的職務分列。

2.其他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按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確定的職務名稱系列分列。

3.行政人員。按正副校長,正副科長(主任)、科員、辦事員的職務分列。

(二)教職員的結構工資由基礎工資、職務工資、工齡津貼和獎勵工資四個部分組成。教師同時實行教齡津貼。

1.職務工資。教職員按照職務分列工資等級,一職數級,相近職務之間工資額上下交叉。

(1)中等專業學校教師基礎工資、職務工資標準表(見附表一)。

(2)中等專業學校行政人員基礎工資、職務工資標準表(見附表二)。

政治工作人員參照同級行政人員工資標準執行。

(3)其他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職務工資標準,按照國務院批準的有關主管部門同類人員職務工資標準執行;國家沒有規定的,參照有關專業技術人員的工資標準,按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定執行。

2.基礎工資、工齡津貼、教齡津貼和獎勵工資,按國家統一規定的標準執行。

(三)工勤人員。原則上執行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人的結構工資制。生產性工人的崗位(技術)工資標準,由學校主管部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改革方案》附表三《中央、省和省轄市國家機關工人基礎工資,崗位工資標準表》,結合學校特點擬定,也可以實行企業同工種的工資制度。但需報經國務院主管部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工資改革辦公室批準執行。

二、實施工資改革方案的補充規定

(一)各校要按教育部或學校主管部門提出的編制標準核定編制,定編定員;建立健全各類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和考核制度。

(二)教學人員和其他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職務要保持合理的結構比例,各類人員的職務結構比例由各部門、各地區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報經主管部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執行。

(三)各類學校畢業生分配到“老、少、山、邊、窮”地區和調入上述地區從事中專教育工作的,待遇從優。

(四)教師進修學校教職工,執行中等專業學校教職工工資標準及有關津貼。

(五)中等專業學校教師工資改革增加的工資額,不包括教齡津貼在20元以內的,一九八五年一次發給,超過部分從一九八六年七月起再增加上去。教齡津貼從一九八五年七月起發給。

(六)中等專業學校教師,未按教育部規定的中等專業學校教師職稱確定職務的,在執行新工資標準時,暫按現行工資額就近套級;新的職務系列、人員結構比例和人數限額經國務院批準后,再按附表一的職務工資標準執行。

(七)教師兼任副科長以上行政職務,實行任期制的,職務工資按教師和行政人員兩種職務工資中較高一種確定。

(八)中等專業學校派往國外學習人員中的國家正式職工,凡屬一九八五年六月三十日在冊的,列入這次工資制度改革范圍。新定工資發放期限,按照國家對出國學習人員有關規定辦理。

(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主管部門可以依據本方案,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本地區中等專業學校工資制度改革的實施細則,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工資制度改革小組審核,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并抄送國務院工資制度改革小組和國家教育委員會備案。

中小學教職工工資制度

中小學教職工工資制度的改革,按照、國務院下達的《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和國務院工資制度改革小組、勞動人事部《關于實施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若干問題的規定》)執行。現結合中小學的實際情況,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中小學教職工工資制度改革方案適用范圍

(一)普通中學(包括職業中學、農業中學、盲聾啞中學、工讀學校。以下簡稱中學)。

(二)小學(包括盲聾啞小學,弱智兒童學校。以下簡稱小學)。

(三)幼兒園。

二、教職員實行以職務工資為主要內容的結構工資制

1.教學人員。中學按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三級教師四級分列。

小學按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三級教師四級分列。

幼兒園教師職務,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中小學教師職務系列俟國務院批準后,經過試點逐步實行,并領取相應的職務工資。

2.行政人員。中小學按正副校長、正副教導主任、正副總務主任、職員的職務分列。

幼兒園行政人員職務名稱,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二)結構工資由基礎工資、職務工資、工齡津貼和獎勵工資四個部分組成。教師同時實行教齡津貼。

1.中小學教師和幼兒園教師的職務工資標準,暫按《改革方案》中附表六、七的“中學教師基礎工資、職務工資標準表”、“小學教師基礎工資、職務工資標準表”執行,并按《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的辦法套改新工資標準。俟教師確定新的職務后,再按規定排列各個職務的工資標準下達執行。

2.行政人員的職務工資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參照《改革方案》附表九《縣(市)、區(鄉)國家機關行政人員基礎工資、職務工資標準表》和中小學教師工資標準制定。

教師兼任行政領導工作的,可以按教師的職務確定職務工資。

3.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的職務工資,參照有關部門規定的有關職務名稱系列的職務名稱、工資標準執行。

4.基礎工資、工齡津貼、教齡津貼和獎勵工資,按國家統一規定的標準執行。

保育員和工勤人員,執行國家機關工人基礎工資、崗位工資標準和有關規定。

三、實施工資改革方案的補充規定

(一)這次工資制度改革,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教育廳(局)要根據教育部的有關規定,提出中小學教職工的編制標準,制定各類人員的職責規范人員結構比例和人數限額,報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再結合各校的實際情況,分別下達不同的編制、教學人員的結構比例和人數限額。各校要根據這些要求,核定編制,定編定員,明確每個工作人員的職務,制定崗位責任制,建立考核制度。

(二)中小學教師按新職務的規定,確定職務后,領取相應的職務工資。在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以前確定職務(或業務等級)的,從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起發給。但一九八五年增加工資的限額,應按《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執行。

(三)中小學的班主任津貼、特級教師津貼,按原規定繼續發給。

(四)各類學校畢業生分配到“老、少、山、邊、究”地區和調入上述地區從事中小學教育工作的教職員,待遇從優。

(五)工讀學校的教師等現行的補貼,按原規定繼續發給。盲聾啞學校的教師(包括校長、教導主任等),可按原規定發給本人基礎工資加職務工資之和的百分之十五的補貼費。弱智兒童學校的教師也可按此規定執行。如不從事工讀、盲聾啞和弱智兒童教育工作,從第二個月起停發補貼費。

(六)新參加工作的各類學校畢業生,其見習期、見習期間的臨時工資待遇以及見習期滿后應確定的職務和職務工資,均按國家統一規定執行。其中新參加工作的中專、高中畢業生,分配任中學教師的,見習期滿后,先按基礎工資加職務工資之和58元的標準定級,經考核合格正式評定教師職務后,進入最低一級工資64元的標準。

幼兒園保育員轉正定級時,按衛生部規定的護理員的轉正定級工資標準執行。

(七)中小學教師工資改革增加的工資額,不包括教齡津貼在20元以內的,一九八五年一次發給,超過部分從一九八六年一月一日起再增加上去。教齡津貼從一九八五年一月起發給。

(八)民辦教師的待遇問題,應根據國發(1984)174號《國務院關于籌措農村學校辦學經費的通知》的原則精神,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九)廠、礦企業辦的中小學教職工的工資改革,隨同本企業職工工資改革同步進行。

(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局)可以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中小學的特點,制定教職工工資改革的補充規定和實施細則,征求教育工會的意見,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工資制度改革小組審核,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行,并抄送國務院工資制度改革小組和國家教育委員會備案。

(十一)中小學教職工工資改革工作,事關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和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各級學校領導要充分發揚民主,認真聽取群眾意見,發揮工會的積極作用,秉公辦事,嚴肅認真,實事求是。

對營私舞弊或打擊壓制教師以及各種弄虛作假的行為,一經發現必須嚴肅處理。

教師教齡津貼的若干規定

根據、國務院下達的《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和國務院工資制度改革小組、勞動人事部《關于實施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若干問題的規定》有關條文,現對教師教齡津貼的實施作如下規定:

一、教師教齡津貼執行范圍

中等專業學校、教師進修學校、技工學校、普通中學、職業中學,農業中學、工讀學校、盲聾啞學校、小學、弱智兒童學校和幼兒園的公辦教師,均可實行教齡津貼。

從事教師工作滿二十年,因工作需要,經領導批準,調離教師工作崗位,仍在學校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員,以及從事教師工作不滿二十年,調任學校行政工作并繼續兼課的人員,也可以實行教齡津貼。

二、教齡津貼標準

教齡滿五年不滿十年的,每月三元;滿十年不滿十五年的,每月五元;滿十五年不滿二十年的,每月七元;滿二十年以上的,每月十元。

三、教齡即教師直接從事學校教育工作的年限

教齡計算辦法:

1.上述學校的教師或中小學專職少先隊輔導員等直接從事德、智、體、美教育的工作年限,計算為教齡。

2.由各級各類學校調入上述學校的教師,原專職從事教師工作的年限可與調入后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教齡。

3.民辦教師或長期頂編代課教師轉為上述學校公辦教師后的教齡計算,應按其工齡計算的有關規定辦理。

4.曾在冤假錯案間斷教育工作,現已平反糾正,繼續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其間斷的時間,可心計算為教齡。

5.在歷次政治運動中,曾在職帶薪下放的教師,其間斷教育工作時間,可計算為教齡。

6.教師連續病休超過六個月的時期不計算教齡。

四、領取教齡津貼的教師調離上述學校后,教齡津貼即行取消

五、民辦教師是否實行教齡津貼制度,由和地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局)可根據上述規定,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訂實施細則,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行,并抄報國務院工資制度改革小組和國家教育委員會備案。

在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何香久曾提交了一份建議給公務員漲工資的提案。何香久認為,國家應該大幅提高公務員的工資,提高公務員職務工資基數同時,要擴大職務之間工資的差距。那么,公務員薪酬改革之后,各地的工資排名有怎樣的變動?

相關資訊:

當心企業在工齡上動手腳

由于工齡暫無明文規定和統一計算規則,一些企業利用工齡的難認定和難計算,通過“變換勞動合同簽訂主體”、“內部工作調動”、“公司合并”等方式來規避職工工齡的連續計算,損害職工勞動權益,繼而引發勞動糾紛。

目前關于工齡的相關規定,都是一些具體問題的答復,并非專門性、系統性的規定,對于很多情況下的工齡認定并無明文規定。隨著勞動關系的市場化,勞動力流動的加速和社會保障制度的社會化,勞動者對某一企業的依附性下降,工齡總體的功能在減弱,但工齡計算的復雜性卻增加了。

工齡與職工福利密切相關

相當一部分職工不清楚的是,自己的工齡和領取養老待遇、帶薪年休假、探親假、計發解除合同經濟補償金等勞動權利“息息相關”。工齡對職工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一般情況下,社會工齡越長,個人累計繳納養老金年限越高,則基本養老金越高,帶薪年休假的天數越多;

其二,本企業工齡是衡量職工醫療的長短、解除勞動合同時的經濟補償金多少、病假工資多少、部分單位內部的福利待遇分享的重要依據。

工齡重要性大盤點

職工工齡長短,是衡量一個職工為社會所作貢獻大小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確定職工享受勞保福利待遇的主要依據。在不少工資和津貼的處理上也與工齡密切相關。

1

工資

2006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取消了工齡工資。但在現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結構中,部分津貼、補貼會受工齡差異的影響。

在各類職稱評定中,一般都會對工作時間做出一定限制。而職稱評定又會間接影響到工資收入。

此外,目前部分民營企業為增強員工歸屬感,設立了工齡工資。

2

帶薪年休假

《勞動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1.職工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

2.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

3.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3

醫療期

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公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醫療期是企業不得因員工生病或其他法定原因而不再雇用的保護期間。

這個期間與勞動者的實際工齡以及在本企業的工齡有關。依據工齡的長短,勞動者可以享受到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4

病假工資

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在6個月以內的,企業應按下列標準支付疾病休假工資:

1.連續工齡不滿2年的,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

2.連續工齡滿2年不滿4年的,按本人工資70%計發。

3.連續工齡滿4年不滿6年的,按本人工資的80%計發。

4.連續工齡滿6年不滿8年的,按本人工資的90%計發。

5.連續工齡滿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100%計發。

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超過6個月的,由企業支付疾病救濟費:

1.連續工齡不滿1年的,按本人工資的40%計發。

2.連續工齡滿1年不滿3年的,按本人工資的50%計發。

3.連續工齡滿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

4.病假工資=(計算基數/21.75)×計算系數×病假天數。

5

經濟補償金

經濟補償金是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上的補助。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

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6

養老金

根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越高,則計算的基本養老金越高。

工齡指從事腦力或體力勞動,以工資收入為其全部或主要生活資料來源的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就形成一年工齡。工齡是用于計算退休金等福利待遇的一項重要依據。一般情況下,被確認為幾年工齡,視同繳納幾年社保,工齡越長,享受的福利待遇越高。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事業單位工資標準表

時間:2023-09-15 01:0:02

事業單位工資標準及

時間:2023-09-20 10:0:53

最新事業單位工資標

時間:2023-09-18 14:0:07

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

時間:2023-09-19 03:0:06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五月天婷婷在线亚洲综合一页 | 在线观看h的网址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 亚洲国产99精品国自产拍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久久 | 亚欧一区深夜福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