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事業單位工資構成標準及工資改革最新消息
去年1月14日,《國務院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公布,自10月1日起實施。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開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同時對其基本工資也進行了調整。
此外,去年人社部有關負責人就機關事業單位調資工作答記者問時曾指出,這次調資工作進一步明確了建立基本工資標準正常調整機制,近期要每兩年調整一次基本工資標準。
上次調整與今年不同,前一次調整是與養老保險改革同步。今年即將開始的調整則是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基本工資標準正常調整機制的體現。按照國家目前的要求,近年將每兩年調整一次。在調整規律不變的情況下,在調整后,下次調整將在2018年。
我省去年進行了一次事業單位工資調整
據了解,遼寧去年7月已進行了一次事業單位工資調整,這是我省機關事業單位工資9年后首次調整,每個人的漲幅都不相同,總體與國家一致,人均實際漲幅300元。這實際漲幅的300元是指扣除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繳費部分后,落在工資條上的實發數字。但由于每個人情況不同,因此每個人實際增資的金額也不同。
進入有規律調整的常態
近日,國務院批轉了發改委《關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了“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等內容。同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此次機關事業單位工資調整也給出了時間表: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資調整一定要落實到位。
結構“一增一減”
公務員工資分為三部分: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也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包括崗位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
離退休人員先調
今年1月19日,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國務院已下發了《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和增加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退休費三個實施方案的通知》。省人社廳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我省離退休人員工資調整將按照國家方案統一實施,省內不會再制定相關細則。離退休人員工資將先行調整,但具體實施時間還未確定。
相關資訊:
編外人員的現狀
編外用工人員,是指在不占用正式編制數額的前提下,事業單位在其編制職數內,在部分空缺崗位聘用的從事一般專業技術、普通管理、工勤工作任務的工作人員,為體現公開、公平、公正和競爭擇優的原則,事業單位聘用制雇員須面向社會公開招聘。
編外用工人員都是與單位簽訂聘用合同,但在人員管理、待遇方面多數單位還是執行老辦法,與編制掛鉤,造成編制內人員與編制外人員同工不同酬。
編內編外將同工同酬
2月17日,沈陽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沈陽市事業單位聘用制雇員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說明,沈陽市事業單位建立聘用雇員制度,將形成自主靈活的用人新機制,通過同工同酬、同崗同責、職級晉升和優秀雇員可選聘進編等措施,充分調動雇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逐漸在沈陽市事業單位建立起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隊伍整體素質較高、充滿活力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
今后,事業單位中編制內、編制外人員將同工同酬,在獎勵、考核、職稱、職務等方面均參照在編人員執行。同時,表現突出的編制外人員還可選聘到體制內。
再見!“鐵飯碗”!
短期內,在待遇相同的情況下,編制內外人員間會形成一種競爭,人員能進能出、工作積極性提高,同時,優秀的編制外人員也可進入體制內,會讓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更有活力。
從長遠看,這一辦法與淡化編制的作用相同。當待遇、管理方法都同步的情況下,編制吸引力就會降低。在10月1日起進行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中,事業單位在編人員也需要繳納養老保險,與企業職工相同,這就使編制的吸引力降低了一些,本次的同工同酬將再次降低編制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