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上海高校 > 正文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是一本還是二本,屬于幾本大學

更新:2023-09-13 15:22:49 高考升學網

1、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是一本還是二本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是一本。根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在各省發布的招生計劃批次設置,我們可以知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是一本高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位于創新求索、文化薈萃、包容并蓄的黃浦腹地,紅墻映日、梧桐環繞。其前身是由圣約翰大學醫學院(1896-1952)、震旦大學醫學院(1911-1952)、同德醫學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1997年,學校通過了“211工程”立項。2005年7月,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并,成立了新的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點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進入“985”高校行列。2010年11月,學院成為衛生部與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個重點高校中的一員。兩校合并以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充分發揮“部市共。

2、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開設專業一覽表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開設專業有食品衛生與營養學、醫學檢驗技術、兒科學"5+3"、口腔醫學、臨床醫學(本博連讀口腔醫學方向)、護理學、預防醫學(五年制)、生物醫學科學、醫學試驗班(卓越醫學創新班)、臨床醫學(本博連讀)、臨床醫學(本博連讀法語班)、臨床醫學、臨床醫學(英語班)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
院系名單 專業名稱 本專科
營養系 食品衛生與營養學 本科
檢驗系 醫學檢驗技術 本科
兒科學院 兒科學"5+3" 本科
口腔醫學院 口腔醫學 本科
臨床醫學(本博連讀口腔醫學方向) 本科
護理學院 護理學 本科
公共衛生學院 預防醫學(五年制) 本科
基礎醫學院 生物醫學科學 本科
卓越醫學創新班 醫學試驗班(卓越醫學創新班) 本科
臨床醫學院 臨床醫學(本博連讀) 本科
臨床醫學(本博連讀法語班) 本科
臨床醫學 本科
臨床醫學(英語班) 本科

3、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史上最全屬性表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校基本屬性
創建時間 1896年
院校性質 公辦
院校類型 醫藥
率屬于 教育部
是否是211
是否是985
是否是雙一流
本科/專科 本科
省/市 上海
碩士點 專業碩士學位點:5
博士點 一級學科博士點:7
專業博士學位點:2
院校地址 http://www.shsmu.edu.cn/
招生電話 ["021-63846590-776118"]
招生網址 https://www.shsmu.edu.cn/ygzs/
上海海關學院在青海高考專業招生計劃2023(人數+代碼)
上海高考排名在35900的考生能報什么大學(原創)
上海高考綜合599分排名多少名 2023年能什么大學
上海高考排名在19550的考生能報什么大學(原創)
上海高考綜合595分排名多少名 2023年能什么大學
2023年上海高考位次表(綜合一分一段表)
2023年上海高考等效分查詢系統 附等位分換算方法
上海高考綜合588分排名多少名 2023年能什么大學
2023年上海高考分數線本科、專科分數線公布(綜合)
上海高考綜合344分排名多少名 2023年能什么大學
上海高考綜合489分排名多少名 2023年能什么大學
2023年上海高考志愿網上填報操作流程及填報教程說明 應該怎么填

4、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2023年最新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位于創新求索、文化薈萃、包容并蓄的黃浦腹地,紅墻映日、梧桐環繞。其前身是由圣約翰大學醫學院(1896-1952)、震旦大學醫學院(1911-1952)、同德醫學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1997年,學校通過了“211工程”立項。2005年7月,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并,成立了新的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點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進入“985”高校行列。2010年11月,學院成為衛生部與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個重點高校中的一員。兩校合并以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充分發揮“部市共建”、“部部共建”的體制機制優勢,遵循綜合大學的發展規律和醫學學科的特殊規律,保持醫、教、研、管的相對完整性,不斷探索實踐在綜合性大學中發展醫學院的模式。歷經百余年的春華秋實和六十九載的風雨征程,醫學院秉持“團結、勤奮、求實、進取”的院訓及“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的學院精神,深入探索“、世界一流、上海風格、交醫特質”的交大醫學院發展道路,努力打造具有“厚基礎、強實踐、重轉化、塑規范、融國際”的交大醫學“精品化”卓越醫學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醫學院始終以謀國家之強盛、求科學之真知、踐醫學之神圣為己任,與時代同呼吸、與社會共命運,在醫療衛生事業的壯美畫卷中留下了諸多濃墨重彩的筆觸,為社會輸送了7萬余名醫學人才。學院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享有較高國際聲譽,師資力量雄厚,優勢特色明顯,學術成績卓著,集醫、教、研以及社會服務全面發展的研究型、創新型院校,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列,在多項學科綜合排名中均位列全國醫學院校首位。?醫學院現擁有重慶南路、閔行兩個校區。為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對標國際一流醫學院標準,進一步夯實學校科研基礎、凸顯學科特色,應上海市市委市政府“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的總體要求,2019年浦東校區項目正式立項。2020年11月,交大醫學院浦東校區盛大開工,歷經百余年的上海交大醫學院拉開了從浦西延伸到浦東,從黃浦盧灣拓展到張江科學城,從新天地融入到國際醫學園區的序幕。?醫學院堅決貫徹“人才強院”的主戰略,切實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大師云集、人才薈萃。現有教職醫務員工39575名,專任教師752名,在職高級職稱421人,博士生導師940人、碩士生導師1203人。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5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2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人,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2人,英國皇家內科醫師學院院士1人,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2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4人,國際牙醫學院院士1人,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通信院士1人,英國皇家外科學院院士1人,美國護理學科學院院士2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8人次,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20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9人,教育部海外名師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9人,上海市教學團隊5個,上海市教學名師8人。2011年,王振義院士榮獲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醫學院將培養有靈魂的卓越醫學創新人才作為根本任務,經過多年實踐探索,逐步形成了“將一批今天優秀、極具創新潛質的學生和不斷超越自己、極具創新思維的優秀老師在一起相互激勵、共同超越,使我們的學生更加優秀,使我們的老師更加卓越,產生使學生和老師都終身受益的創新能力和智慧”的辦學理念,建立了卓越醫學特色教學體系,開創了極具特色的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醫學教育新模式。近年,醫學院持續推動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加強以基地建設與臨床優勢為依托,以轉化醫學理念為內涵的“卓越醫學教育體系”建設,堅持提升醫學生職業勝任力的教育方向,形成以“精品化”職業素質教育為主線的“一個模式、兩個主體、三個層面、四個貫通、五個特色”的醫學教育架構,實現扎實基礎、主動學習、啟迪智慧、提升能力、完善人格的人才培養目標。醫學院共有24個學院(系),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生物學)及4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有臨床醫學八年制(含口腔方向,授予博士學位)、8個本科專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兒科學、生物醫學科學、預防醫學、醫學檢驗技術、食品衛生與營養學、護理學),其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醫學檢驗技術、護理學為國家特色專業;臨床醫學八年制(法語班)、臨床醫學八年制(4+4碩博班)、兒科學“5+3”、臨床醫學五年制(英語班)是學院的特色班級。2016年以培養生命科學領域卓越領軍人才為目標,新增生物醫學科學專業。2019年交大醫學院高質量完成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醫學院作為中國唯一院校接受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WFME)專家組全程觀摩,獲得中外專家高度評價。醫學院目前在校學生9007名,其中本科生3098名,研究生5608名,留學生301名。2010年起,醫學院率先探索和實踐臨床醫學專業“5+3”及“5+3+X”改革,深度參與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2020年,新招錄住院醫師1103名,專科醫師規培生409名,分別占全市招錄總人數的33%和41%。作為教育部基礎醫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教育部口腔醫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國家級臨床技能實驗示范中心學科組長單位及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醫學院具有臨床模擬功能齊備、師資團隊雄厚、醫療資源豐富、操作平臺先進的基地優勢,并通過器官系統整合式課程、臨床技能操作、客觀化臨床考試等全面提升醫學生臨床技能和創新意識。擁有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4個,國家級臨床技能實驗教學培訓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2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項。2012年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并擔任上海市卓越醫學教育計劃專家組組長單位。歷年來,醫學院共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1項,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0門,國家級資源共享課程5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3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公開示范課8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6門。《常見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成為國內首門護理專業的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OOC)。圖書館總藏書量近100萬冊,其中電子圖書50余萬冊,電子文獻數據庫86個,覆蓋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護理學、公共衛生及循證醫學等生物醫學各領域。此外,圖書館還擁有PrimalPictures、AccessMedicine系列等豐富的醫學教學資源以滿足醫學教學需求。醫學院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深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首推“健康中國”思政課程,打造“中國系列”課程品牌,通過理論授課、CBL案例教學、實踐教學等多種形式,組織全國勞模、新科院士、醫學大家等與師生面對面,依托“宣誓、授袍、緬懷、授帽、感恩”五項儀式教育,深化育人內涵,進一步加強醫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圍繞“卓越醫學創新人才”培養目標,搭好課上與課下、線上與線下、本科生與研究生三大互動平臺。深化“雙師聯動,協同育人”工作機制,整合班導師與新生導師工作制度,實施全程一貫制模式配備本科生班導師,構建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醫學思政教育體系。依托新媒體優化工作模式,通過“易班”、“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積極聯動,強化網絡思政育人功能。深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務功能,搭建心理健康服務“醫教結合”與“網格化”的關懷體系,建立心理疾患轉介綠色通道。建立全程性且有序銜接的職業生涯教育和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全面建設在線就業信息服務平臺。從醫學教育的本質是終身教育出發,合并原成人教育分院和網絡教育分院,新組建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堅持以國家衛生事業發展和社會需求為導向,面向醫療衛生大健康行業,依托醫學院內外一流的學科和教學科研師資隊伍,整合優質教育資源。目前,學院共有4個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包括: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放射科、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腎臟科、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血液科以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兒科。為響應“從治療為主到兼具預防、治療、康養的生命健康全周期醫學的新理念”的“新醫科”建設,攜手打破“門戶”,實現醫學教育資源共享,開啟長三角醫學教育高質量一體化、推動學科交叉融合、促進中西醫并重發展的新局面,2019年交大醫學院聯合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蘇州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浙江大學、溫州醫科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醫科大學等高校倡議發起的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正式成立。疫情期間醫學院積極推動聯盟高校間課程共享、名師互聘、學生交流、聯合科技攻關等項目的開展,2020年4月起推出“與你談科學”系列網絡共享課程。?醫學院緊緊圍繞國家“雙一流”的戰略決策,以整體提高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質量內涵為出發點,以培養卓越醫學創新人才為落著點,推動世界一流醫學院和一流醫學學科建設。整體布局、重點突出,穩步推動國家轉化醫學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積極發揮國家級創新功能性平臺在人才培養、平臺運行與保障機制、科技成果產出與共享等方面的示范效應,以高峰高原學科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帶動新一輪學科布局優化。醫學院現有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三級學科)16個,臨床學科、口腔學科、基礎學科、藥學(與交大藥學院共建)等四個學科成為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學科影響力持續提升,學科排名穩中前行。根據最新美國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統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精神病學/心理學等8個學科躋身全球研究機構前1%,其中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和生物學與生物化學進入前1‰。在2020年US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17個醫學相關學科進入排名,其中臨床醫學、胃腸病學與肝病學、腫瘤學、內分泌與代謝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細胞生物學、生物與生物化學、藥理與毒理學等8個學科進入世界百強;外科學、胃腸病學與肝病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等3個學科居中國內地高校首位;腫瘤學、臨床醫學、心臟與心血管病、精神病與心理學、生物與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內分泌與代謝學等7個學科均位居中國內地高校前三。在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cademicRankingofWorldUniversities,ARWU)中,臨床醫學世界排名201-300,藥學51-75。在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臨床醫學排名51-100。根據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2017年公布的學科評估結果,我院臨床醫學全國排名A+、基礎醫學A-、口腔醫學B+、護理學B+、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B-。2020年上海高校分類評價中,醫學院位列學術研究型高校第5名(上海市屬高校第一)。??近年,醫學院加強頂層謀劃,把握世界科技前沿發展態勢,聚焦國家和上海市重大戰略需求,持續推進腦科學、腫瘤等重大項目的布局和實施,培養儲備優秀醫學人才,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近年,醫學院設立“雙百人”計劃,著力培養臨床研究型醫師和臨床專職科研隊伍,實施“博士后”激勵計劃,建設一支支撐學院科研事業發展富有創新活力的優秀博士后隊伍,實施“高水平創新團隊”項目,破冰學科和院校藩籬,組建跨學科、跨單位的穩定研究團隊,明確建設目標,實現臨床-臨床、基礎-臨床、醫學-理工學科協同創新,組建醫學院“臨床研究中心”,持續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提升臨床研究能力。醫學院系統共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68項,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7項,國家科技進步獎53項,國家國際科技合作獎2項。2020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08項,連續十一年穩居全國第一。2019年發表SCIE論文3902篇,其中CNS(含子刊)論文數37篇。2020年,醫學院系統共獲授權專利數73項。科研基地及平臺建設成績顯著。醫學院擁有1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項目),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重點實驗室,25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8個上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2個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知識服務平臺——轉化醫學協同創新中心初步實現了產學研良性互動及轉化平臺的建設目標,2014年掛牌為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進行建設。2015年與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共同建設“腦疾病臨床研究中心”,探索性實踐院所同城協同、聯合攻關的科研組織新模式。近年,醫學院積極推動在附屬醫院建設一批如上海精準醫學研究院、分子醫學研究院高水平研究院,已初步形成優秀人才集聚、重大成果頻出的良好局面。?醫學院積極參與國家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各附屬醫院不斷提升診療水平和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學院現有12所附屬醫院,其中7所綜合性醫院、5所專科性附屬醫院。擁有3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代謝性疾病國家臨床研究中心、口腔疾病國家臨床研究中心、眼部疾病國家臨床研究中心),1個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共建),1個國家口腔醫學中心(共建),1個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共建)。擁有74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不含中醫),數量占上海市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總數的54%,16個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醫學中心和重點學科。2020年各附屬醫院開放床位數21634張,門急診人次達3193.69萬,出院人次105.97萬,住院手術人次79.13萬。目前醫學院各附屬醫院手術人次占全市1/3,治愈疑難雜癥患者占全市1/2,以雄厚的綜合實力,為上海乃至全國的醫療衛生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贏得社會廣泛贊譽。2020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醫學院系統積極響應和黨中央號召,堅決貫徹上級各項決策部署,先后派出八批援鄂醫療隊,共計569人弛援武漢,派出182名醫務人員援助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隨著全球疫情日趨嚴峻,醫學院積極提供國際物資援助,主動將抗疫中積累的寶貴“中國經驗”分享給國際友人,充分展示出交大醫學院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醫學院積極探索區域協同共建醫療衛生事業新戰略,與長寧區政府合作共建上海市同仁醫院,并于2014年成立虹橋國際醫學研究院,努力實現多維推進區域醫療發展與學科內涵建設。2011年成立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大力開展醫院管理政策性研究,在國內醫院管理領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2019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和上海理工大學共同發起建立“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和“醫工交叉研究生院”。2020年與上海中醫藥大學攜手成立“中醫西醫匯聚創新研究院”,著眼于中西醫交叉優勢學科發展方向,推進中西醫交叉創新臨床和基礎研究。同年10月,成立上海交大醫學院—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慢病防控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將充分整合雙方優勢資源,聚焦“慢病防控”,開展深度合作。12月,與上海開放大學簽約合作,未來將共同建設服務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體系,共同推進市民健康與醫學素養提升以及共同提升醫學教育信息化建設質量。醫學院持續深化國際交流,積極拓展教育合作、科研合作和學術輻射,不斷提升國際交流的深度和廣度。醫學院已與21個國家和地區的64所大學及科研機構開了廣泛的合作。近年,醫學院進一步加強和世界頂級大學的科研合作,建立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單細胞組學與疾病研究中心、與英國愛丁堡大學共建“全健康研究中心”。與12個國家的37所大學開展了約50個海外游學(短期)項目,本科生短期境外訪學比例達50.4%。國際學生教育工作穩步發展,2020年順利通過了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組織的來華留學質量認證,成為目前全國首家唯一獲得八年認證期的高校。醫學院擁有深厚和優質的中法醫學教育傳統,中法合作辦學已經成為醫學院辦學特色之一。醫學院與法國醫學院校的合作歷史源遠流長,自1911年上海交通大學院醫學院前身——震旦大學醫學院成立至今,醫學院在與法國一流高校的教育合作方面不斷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培養了近800名法語醫學人才。1997年,醫學院臨床醫學法語班項目正式納入兩國政府合作渠道;2007年,醫學院成立“中法醫學部”;2013年“上海交通大學與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合作舉辦的醫學教育專業博士研究生教育項目”獲得教育部正式立項,成為國內首個中外聯合培養醫學博士項目。2018年10月,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與法國巴黎笛卡爾大學、里昂第一大學、里爾大學、斯特拉斯堡大學、格勒諾布爾-阿爾卑大學等院校共同創建的“中法聯合醫學院”正式成立,全面開啟醫、教、研各領域的深層次合作,標志著醫學院的中法醫學合作揭開了新的篇章、邁向了新的高度。2013年醫學院與渥太華大學醫學院簽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渥太華大學醫學院合作協議》,成立“上海交通大學-渥太華大學聯合醫學院”,2014年“上海交通大學與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合作舉辦醫學本科英文班項目”獲教育部批準,2015年起正式開始招生,2017年建設完成中加聯合實訓中心。?2019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和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攜手成立“全球健康學院”,學院整合交大醫學院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熱帶病防控領域的優勢力量和全球分布的國際合作網絡,旨在培養具備扎實學科基礎,創新思維、全球視野的全球健康治理的領軍人才。2020年全球健康學院率先在國內為醫學院開設《全球健康》必修課。在全球健康學院建設的基礎上,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和愛丁堡大學共建“全健康研究中心”,中心圍繞人類、動物和環境領域之間的重大健康領域和治理系統,發展“全健康”學科體系,率先在我國開展全健康雙碩士聯合研究生培養,建立全健康研究與實踐基地,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全健康高級人才、為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全健康技術與政策咨詢搭建平臺,從“人類-動物-環境”健康的整體視角提高我國公共衛生治理能力,服務于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醫學教育改革進入,醫學院的改革發展也迎來重要戰略機遇。全體醫學院人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為根本使命,牢牢抓住國家“雙一流”建設和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的時代機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思想武裝頭腦,不馳于空想,不鶩于虛聲,始終堅持醫教協同,持續深化醫學教育綜合改革,全力推動醫學教育改革向縱深推進,堅持把醫學教育寫在祖國大地上,把醫學研究寫在世界科技前沿上,把醫學論文寫在人民健康篇章上,為祖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接續奮斗。?(數據截至2020年12月31日)

最新圖文

上海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09:0:50

上海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0:0:28

上海比較好的公辦大專學校

時間:2024-06-26 10:0:23

上海電影藝術職業學院是一

時間:2024-06-19 14:0:10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孕妇动漫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日韩欧美国产视频 | 婷婷夜色福利网 | 思思久久er99精品亚洲 | 亚洲欧美偷拍视频一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