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苦不累,高三無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誰也不能否認,在任何社會、任何時代,努力讀書都是最重要的那一條。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會是什么呢?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可能有哪些話題呢,一起來看看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預測題目吧。
1、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與全面小康、鄉村振興與美麗中國
2、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全球化、大國責任與合作共贏
3、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時代變局與傳統堅守與腳踏實地
4、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芳華與與夢想、初心與奮斗
5、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與為人處世與核心素養
6、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中學生的、家國情懷、責任擔當與中國故事、輝煌、形象
7、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優秀文化節目的火熱、電影票房的新高與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8、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中外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融合與理解、包容、學習、創新
9、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中學生的人文底蘊、哲學素養與理性思辨意識
10、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互聯網+與大數據、人工智能與核心技術
一不能:立意偏離“材料”。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是審題的原點,是立意的根基,是觀點的依托。考生必須緊密結合材料進行審題立意,在審題立意時,一定要全面解讀材料,辨明主次,抓住核心,使自己的作文立意呈現命題的最大價值,開拓審題的新鮮視野。
二不能:題目撇離“材料”。俗話說:“題好一半文,文好題先行。”作文擬題是十分重要的。題目自擬其實就是考查考生的擬題能力。擬題的一般要求是:概括內容、觀點鮮明、新穎別致、簡潔生動。比如寫道德類材料,“人以德為天”“莫使 道德 向隅而泣”“看客們,醒醒吧!” 等比較好的作文題目,猶如“明眸善睞第一瞥”,能在第一時間抓住評卷老師的眼球,博得好感,占據獲取高分的良機。
三不能:題記游離“材料”。題記不能濫用;要與作文材料關系要密切;概括或者深化主旨;語言要簡潔,一般控制在一行字以內為佳,寫出幾十字題記往往弄巧成拙;要防止題記的內容與題目、文章首段的內容重復。有一篇題為“呼喚誠實”的考場作文,題記這樣寫道:“輕輕地一聲問候,不想驚擾你,只想知道你是否安好?”這個題記距離作文材料甚遠,讓人覺得非常突兀。比如,一篇題為“年輕無極限”的作文題記:“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既不貼合材料,也未進一步明晰題旨。
四不能:開篇疏離“材料”。材料作文的開篇最好能夠扣合材料,入題迅捷,觀點鮮明,語言精練。比如,《成事須明德》的開篇:“ 公共場所大聲喧嘩 競爭可以不擇手段 ??如此違背社會公德及個人品行的做法在青少年中竟成了 難以評價 的做法。一個人對道德尺度的把握應是其修身的根本,成事的關鍵,由此觀之,青少年的價值觀尚需正確的引導。”小作者對材料進行適當的擇取,言出有據,筆墨經濟;在分析材料的基礎上,順勢明確立場,語言干凈。這就是閱卷老師希望看到的開篇。
五不能:行文脫離“材料”。行文脫離材料,脫離話題,脫離中心,是應試敗筆。比如“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亮的;融融落日,我擁一屢最美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暖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燦爛的”這樣的優美段落,與作文主題沒有任何聯系。平時積累一些精彩語句是無可厚非的,但運用時要聯系材料,服務論點,突出中心。在行文中最好能展示自己的語言個性。結合材料行文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明明白白表心跡,有的考生在行文過程中利用每段的段首句對材料的內容進行多角度的評析,仿佛時刻在提醒閱卷老師:“我分分秒秒都在扣題”;二是筆曲意婉含題旨,有的考生雖然沒有直接引述材料,但是行文過程中句句關涉材料內容,段段暗合材料主旨,這樣的行文方式都是值得考生學習的,但從實際的閱卷情況看,第一種方法效果更好。
六不能:結尾拋離“材料”
如果前面的環節考生都沒有把握住,那么,結尾就是最后一次結合材料的機會,處理得當,仍可力挽狂瀾,使文章提檔升分。但遺憾的是,有一小部分考生行文至結尾仍然沒有貼合材料,錯失最后的良機,令人感到非常惋惜。有一篇題為“當今的青少年”的文章,文章用大量篇幅論述青少年的依賴性,結尾這樣收束:“當今的社會條件下,變數很多,所以人們不能還按傳統辦事,要多動腦子。所以當今社會下的青少年所要面對和考慮的事情會更多更復雜,希望青少年們擺脫 依賴性 ,要有勇氣創新。”這個結尾雖然照應了開頭,但是沒有與材料建立聯系,使整篇文章墜入“不切題”的萬丈深淵。如果改為:“當今社會下的青少年所要面對和考慮的事情會更多更復雜,更需要擺脫 依賴性 ,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指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經修改后的結尾,基本秉承原意,表述更為集中,不僅在形式上照應開頭,而且在內容上貼近了材料的核心,從而把文章從“不切題”的深淵中打撈上來。
通過上述分析,考生在應對材料作文的時候,要盡量做到立意切合材料、擬題扣合材料、題記融合材料、開篇貼合材料、行文結合材料、結尾圓合材料,在各個環節逐一落實“材料”的過程中篤定乾坤。
每年高考,參加閱卷的老師談論高考作文的話題主要有兩點:一、不少學生缺乏規范的文體意識,四不像的文章形式太多,記敘不是記敘,議論不像議論,甚至盲目追求文體創新。二、學生審題立意能力差,把握不住問題實質,打擦邊球,似是而非;立意層次太淺,思想枯竭。那么上海高考作文題目應該怎么寫呢,上海高考作文題目該如何審題立意?一起來看看。>>>查看全文
高考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是寫好作文的第一步,有些學生總害怕出現偏題、跑題的現象而頭疼、恐懼,縱觀歷年全國各省市高考作文無一例外的新材料高分作文,都是從材料當中尋到合適的立意和主題,那么上海高考應該如何審題立意呢?一般考生只要按照這四個方法就可以了,提取關鍵詞、由果索因、邏輯關系認證、提綱挈領,就可以很容易找到材料作文的主題。>>>查看全文
每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題目都會成為語文卷的焦點話題,高考作文在整個卷面分占比非常大,重要性當然不言而喻,那么我們在平時做高考作文材料收集的時候需要做哪些準備呢、高考作文如何審題呢?本文高考升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比較熱門的素材、以及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預測相關知識。>>>查看全文
2019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音樂的中國味”傾聽了不同國家的音樂,接觸了不同風格的異域音調,我由此對音樂的“中國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從而更有意識地去尋找“中國味”。這段話可以啟發人們如何去認識事物。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2019上海高考作文題目點評越是深入人心的,越是尊重生命的,才真正能成為世界性的。對生命的尊重,對美的熱愛,從某個具體民族或國家的音樂藝術出發,超越了本民族,超越了本國家,而具有了普遍性。高考作文命題類似蘇州園林,只能彎彎..>>>查看全文
這個題目呼喚我們對自己擁有的幾千年民族文化進行深情地回顧、體認、欣賞。>>>查看全文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轉專業政
時間:2024-07-12 11:0:49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轉專業政
時間:2024-07-12 11:0:45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本科招生
時間:2024-07-12 09:0:39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本科招生
時間:2024-07-12 0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