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理工大學錄取結果查詢什么時候出來,附查詢時間網址入口
人生中,總有一段路讓我們覺得很累,或處于人生的轉折點,或處于事業的上升期,或處于人生的低谷。我們站在十字路口徘徊,像一個迷路的孩子,彷徨而又無助,只想得到一個溫暖的懷抱可以依靠,慰藉自己脆弱的心靈。可是,不累何來的實現夢想呢?當你得知被陜西理工大學錄取的那一刻,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本文高考升學網為你介紹關于陜西理工大學錄取結果查詢時間、陜西理工大學錄取結果查詢入口和網址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陜西理工大學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漢中市,漢中北倚秦嶺、南屏巴山,漢水橫貫其間。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濕潤,宜學宜居,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的美譽。
學校創建于1958年,是一所具有60年辦學歷史的省屬普通高等學校,也是全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之一,是漢中周邊陜甘川鄂渝毗鄰地區唯一一所具有碩士授予權的高校。先后經歷了漢中大學、漢中師范學院與北京大學漢中分校、陜西工學院等發展階段。2001年,漢中師范學院和陜西工學院合并為陜西理工學院,2016年經教育部批準,陜西理工學院更名為陜西理工大學。
學校現有三個校區,校園總面積136萬平方米,校舍建筑總面積68萬平方米。現設有17個學院和2個教學實驗實訓中心。設有65個本科專業。擁有中國語言文學、機械工程、生物學、化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食品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7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學校現有6個省級重點學科(特色學科),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1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博士后創新基地、1個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擁有26個省級研究中心和服務平臺。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41億元。學校館藏圖書223.53萬冊。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135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891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261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459人,其中教授125人。現有雙聘院士3人,國家高端外國專家1人,特聘教授2人(雙聘),“三五人才工程”入選者2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貼14人;學校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優秀教師,曾憲梓教育基金、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陜西省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教學名師、師德標兵、青年科技新星等榮譽稱號獲得者40余人。全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萬人。
建校以來,陜西理工大學始終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依法治校和從嚴治教,不斷深化改革,強化管理,加強教學基本建設,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特別是近年來,學校凝練辦學指導思想,大力實施“教學質量工程”,形成了“扎根秦巴,艱苦創業,服務基層,培養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特色,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辦學實力顯著增強。2007年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現擁有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和6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建設項目,6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名牌專業,15門省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在線課程,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7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0個省級教學團隊,8名省級教學名師,2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試點學院,10個省級一流專業(其中3個建設項目,7個培育項目),1個國家級和4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校60年來,學校累計為國家培養了10余萬名專業技術人才,其中絕大多數已經成為所在行業、部門或地區的業務骨干、學術帶頭人和優秀管理人才,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1、陜西理工大學專業設置情況
以下是陜西理工大學招生信息網公布的各學院最新64個專業名單:
序號 | 專業 | 層次 | 學制 |
1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本科 | 四年 |
2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四年 |
3 | 財務管理 | 本科 | 四年 |
4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本科 | 四年 |
5 | 車輛工程 | 本科 | 四年 |
6 | 地理科學 | 本科 | 四年 |
7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四年 |
8 | 電子商務 | 本科 | 四年 |
9 | 電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四年 |
10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四年 |
11 | 法學 | 本科 | 四年 |
12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本科 | 四年 |
13 | 工程管理 | 本科 | 四年 |
14 | 工商管理 | 本科 | 四年 |
15 | 工業工程 | 本科 | 四年 |
16 | 工業設計 | 本科 | 四年 |
17 | 廣播電視學 | 本科 | 四年 |
18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本科 | 四年 |
19 | 漢語國際教育 | 本科 | 四年 |
20 | 漢語言文學 | 本科 | 四年 |
21 | 化學 | 本科 | 四年 |
22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本科 | 四年 |
23 | 環境工程 | 本科 | 四年 |
24 | 環境科學 | 本科 | 四年 |
25 | 環境設計 | 本科 | 四年 |
26 | 會計學 | 本科 | 四年 |
27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四年 |
28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四年 |
29 | 建筑學 | 本科 | 五年 |
30 | 教育技術學 | 本科 | 四年 |
31 | 金屬材料工程 | 本科 | 四年 |
32 | 經濟學 | 本科 | 四年 |
33 | 歷史學 | 本科 | 四年 |
34 | 旅游管理 | 本科 | 四年 |
35 | 美術學 | 本科 | 四年 |
36 | 秘書學 | 本科 | 四年 |
37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本科 | 四年 |
38 | 人力資源管理 | 本科 | 四年 |
39 | 日語 | 本科 | 四年 |
40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本科 | 四年 |
41 | 生物工程 | 本科 | 四年 |
42 | 生物科學 | 本科 | 四年 |
43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本科 | 四年 |
44 | 市場營銷 | 本科 | 四年 |
45 | 視覺傳達設計 | 本科 | 四年 |
46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本科 | 四年 |
47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 | 四年 |
48 | 體育教育 | 本科 | 四年 |
49 | 通信工程 | 本科 | 四年 |
50 | 圖書館學 | 本科 | 四年 |
51 | 土木工程 | 本科 | 四年 |
52 | 網絡工程 | 本科 | 四年 |
53 | 舞蹈編導 | 本科 | 四年 |
54 | 物理學 | 本科 | 四年 |
55 | 物流管理 | 本科 | 四年 |
56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本科 | 四年 |
57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本科 | 四年 |
58 | 學前教育 | 本科 | 四年 |
59 | 音樂學 | 本科 | 四年 |
60 | 英語 | 本科 | 四年 |
61 | 應用化學 | 本科 | 四年 |
62 | 應用統計學 | 本科 | 四年 |
63 | 應用心理學 | 本科 | 四年 |
64 | 自動化 | 本科 | 四年 |
2、陜西理工大學比較好的專業名單
1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4.6 (405人) |
2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4.6 (275人) |
3 | 土木工程 | 4.5 (245人) |
4 | 漢語言文學 | 4.4 (201人) |
5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4.6 (184人) |
6 | 熱能與動力工程 | 4.4 (126人) |
7 | 經濟學 | 4.0 (104人) |
8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6 (90人) |
9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4.6 (90人) |
10 | 通信工程 | 4.6 (80人) |
學校高度重視科學研究與學術交流,始終堅持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堅持面向地方經濟建設主戰場,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工作蓬勃發展,建成了學科門類較為完備的學科體系。在學科建設中,學校不斷凝煉學科方向、整合學科隊伍、合理配置資源、促進交叉融合,逐漸形成了以秦巴山區自然資源研究與開發利用為特色的理學學科群、以工業應用技術開發研究為特色的工學學科群、以漢水流域文化史及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研究為特色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群及其研究方向,建成了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學科及研究與服務平臺,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十二五”以來,學校先后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3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49項,發表學術論文10015篇,其中被SCI等四大索引收錄1053篇,出版著作和教材603部,獲得授權國家專利2335項;獲省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70項;獲省級重點科技創新團隊1個。《陜西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陜西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為“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秀期刊”。
近年來,學校以“人才隊伍建設工程”為抓手,大力引進“”和國家高端外國專家等高水平人才,積極聘請院士、教育部“”等知名專家、教授為學校雙聘教授,同時啟動“千萬工程”,大力引進和培養博士,不斷提升人才隊伍水平。
學校重視國際學術與文化交流。先后與美國、澳大利亞、德國、新西蘭、波蘭、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20余所高校及教育教學組織建立并保持合作與交流關系,積極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的合作與交流。常年聘請外籍專家及國內外知名學者來校任教、講學,促進學校的學術交流與對外融合。積極發展留學生教育。
一代代陜理工人的傳承奮進鑄就了“艱苦奮斗、忠誠奉獻、求真尚實、博望致遠”的陜西理工大學精神。當前,學校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為引領,深入實施學科建設與科技創新工程、教學質量提升工程、人才隊伍建設工程、大學文化建設工程、黨的建設工程,深化改革,強化管理,全面開展創建以工程教育和教師教育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努力實現學校事業發展的新突破。
西安石油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30西安石油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19陜西科技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07西安財經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