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wǎng) > 陜西高考 > 正文
陜西高考考生們迎來高考成績放榜,查詢分數(shù)后,有人異常興奮,有人卻失望流淚;有人分數(shù)遠超估分,有人卻發(fā)揮失常,不管怎么樣,接下來都要做好志愿填報的工作,本文黃老師為大家解析關于陜西高考615分能上什么大學的數(shù)據(jù)和選擇院校的思路,讓每位同學都能拿到自己的沖穩(wěn)保院校名單。
陜西高考615分文科可以上大學具體名單有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qū))、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財經(jīng)大學、廈門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等,2023年陜西高考615分沖穩(wěn)保院校名單表可以在下面系統(tǒng)查詢:
高考助手網(wǎng)智能大數(shù)據(jù) 一般考生填報志愿,大多是根據(jù)高考成績排名和歷年錄取情況來衡量自己的志愿填報情況,而高考助手網(wǎng)智能大數(shù)據(jù)系統(tǒng)為這個過程賦予了科學化和數(shù)字化。讓考生不再僅憑分數(shù)填報志愿,而是能夠以分數(shù)為基礎,盡量使志愿填報更符合自身性格和興趣,使志愿填報更科學。該系統(tǒng)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統(tǒng),也是被他們推薦給學生使用的系統(tǒng),小巧速度快、數(shù)據(jù)準確、概率值合適,基本上80%的高三學生會使用這個系統(tǒng)。線上模擬填報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序號 | 大學名稱 | 性質 | 年份 | 科目/批次 | 招生省份 | 最低數(shù) | 位次 |
---|---|---|---|---|---|---|---|
1 | 中國人民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28 | 78 |
2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qū))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16 | 185 |
3 | 南京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23 | 123 |
4 | 浙江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18 | 168 |
5 | 同濟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9 | 289 |
6 | 北京師范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16 | 184 |
7 | 武漢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13 | 205 |
8 | 南開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9 | 290 |
9 | 華東師范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5 | 339 |
10 |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13 | 216 |
11 | 廈門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1 | 400 |
12 | 中國政法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1 | 416 |
13 |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4 | 363 |
14 | 中山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5 | 343 |
15 | 四川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0 | 429 |
由于教育部目前并沒有明確的對各大學排名,因此本文將以國內(nèi)較為權威的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情況為準,根據(jù)2022年校友會中國大學的最新名單,全國共有73所純211大學。其中排名第一的純211大學為北京科技大學,排名第二的是武漢理工大學,排名第三的是南京理工大學。
此外全國排名前十的純211大學有:
1、北京科技大學,全國排名第33名
2、武漢理工大學,全國排名第35名
3、南京理工大學,全國排名第35名
4、西南大學,全國排名第37名
5、華中師范大學,全國排名第37名
6、暨南大學,全國排名第39名
7、河海大學,全國排名第40名
8、南京師范大學,全國排名第40名
9、北京交通大學,全國排名第41名
10、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全國排名第42名
序號 | 大學名稱 | 性質 | 年份 | 科目/批次 | 省份 | 最低數(shù) | 位次 | |
---|---|---|---|---|---|---|---|---|
1 | 中國人民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28 | 78 | |
2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qū))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16 | 185 | |
3 | 南京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23 | 123 | |
4 | 浙江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18 | 168 | |
5 | 同濟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9 | 289 | |
6 | 北京師范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16 | 184 | |
7 | 武漢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13 | 205 | |
8 | 南開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9 | 290 | |
9 | 華東師范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5 | 339 | |
10 |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13 | 216 | |
11 | 廈門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1 | 400 | |
12 | 中國政法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1 | 416 | |
13 |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4 | 363 | |
14 | 中山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5 | 343 | |
15 | 四川大學 | 公辦 | 2022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0 | 429 | |
16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qū))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29 | 365 | |
17 | 華中科技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22 | 493 | |
18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3 | 1023 | |
19 | 北京理工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13 | 725 | |
20 | 電子科技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5 | 976 | |
21 | 西安交通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18 | 619 | |
22 | 廈門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28 | 378 | |
23 | 天津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14 | 714 | |
24 | 東南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23 | 481 | |
25 | 北京郵電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0 | 1158 | |
26 | 中國政法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29 | 366 | |
27 |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29 | 367 | |
28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20 | 559 | |
29 | 中山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30 | 356 | |
30 | 西北工業(yè)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1 | 1119 | |
31 | 四川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22 | 506 | |
32 |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外合作)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11 | 792 | |
33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23 | 474 | |
34 | 山東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17 | 639 | |
35 |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6 | 941 | |
36 | 中南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13 | 745 | |
37 | 湖南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13 | 727 | |
38 | 重慶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12 | 759 | |
39 | 中國傳媒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4 | 1018 | |
40 | 華東政法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11 | 771 | |
41 | 吉林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10 | 801 | |
42 | 華中師范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16 | 655 | |
43 | 上海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7 | 915 | |
44 |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6 | 949 | |
45 | 中央民族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3 | 1019 | |
46 | 西南財經(jīng)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7 | 894 | |
47 | 蘇州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5 | 966 | |
48 | 南京師范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1 | 1104 | |
49 | 中國海洋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0 | 1159 | |
50 | 北京交通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3 | 1033 | |
51 | 西南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0 | 1169 | |
52 |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 公辦 | 2021 | 文科/本一 | 陜西 | 601 | 1134 |
高考志愿填報必須知道的常識
一、高等院校分類
普通高校的分類是招生錄取中批次劃分的參考依據(jù)之一,也是考生填報志愿所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按辦學層次劃分:可分為本科院校和高職(專科)院校等。
·按辦學體制劃分:可分為公辦高校和民辦高校(新體制獨立學院)。
·按隸屬關系劃分:可分為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央其它部門所屬高校、省(區(qū)、市)所屬高校以及行業(yè)所屬高校等。
·按辦學水平劃分:可分為“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等國家重點建設的大學和一般大學。
二、211高校和985高校
·“211工程”高校:按照1993年、國務院印發(fā)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的要求,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點,目前全國有112所高校是國家“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高校:教育部在實施“面向大學高考網(wǎng)振興行動計劃”中,重點支持部分高校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簡稱“985工程”。教育部自1999年起分別與部分省、市地方政府簽訂合作協(xié)議,將39所國內(nèi)一流的知名高校列入“985工程”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名單,由國家、地方以及相關部委共同出資建設。
三、公辦大學、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
列入招生計劃的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獨立學院都必須是經(jīng)國家批準或備案的具有普通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學校。
·公辦大學:由國家舉辦的學校。
·民辦高校:企業(yè)事業(yè)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jīng)費,面向社會舉辦高等學校。
·獨立學院: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jīng)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屬民辦性質。
注意:根據(jù)《民辦教育促進法》的規(guī)定,私立學校的學生與公立學校學生的待遇是一樣的,但一般學費高于公立學校。
四、招生計劃
考生在填報志愿的過程中,首先要了解各個高校的招生計劃,根據(jù)招生計劃來填報自己的志愿。高校在每年5月份前都要制定并向社會公布本校的分省招生計劃,招生計劃中包括計劃的類型,比如:定向與非定向;學校的辦學層次,比如:本科、專科(高職)等;專業(yè)的科類,比如:理工類、文史類等;學制,即在校學習的年限;以及各專業(yè)的招生人數(shù)、收費標準等。
五、批次錄取控制分數(shù)線
批次錄取控制分數(shù)線是由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根據(jù)全省考生高考成績水平和招生計劃,按一定的比例確定的投檔新生的各批次、各科類最低成績標準。
招生院校只能在本院校所在批次錄取控制分數(shù)線以上錄取考生,只有高考特征成績達到或超過批次線的考生(通常稱“上線考生”)檔案,才有可能被投檔到高校,由高校選擇錄取。由于重點高校都安排在本科第一批次,因此本科第一批次的控制分數(shù)線又被稱為“重點線”和“國本線”。相應地,本科第二批控制分數(shù)線又被稱為“省本線”和“本科線”。
六、院校調(diào)檔分數(shù)線
院校調(diào)檔分數(shù)線又稱調(diào)檔線,是指以招生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shù)的一定比例(一般平行志愿為1:1.05,順序志愿為1:1.2),在對第一志愿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diào)檔最低成績標準。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調(diào)檔分數(shù)線。
省招辦在投檔過程中,將填報了該校志愿且成績在批次線上的考生檔案,按特征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進行投檔,自然形成調(diào)檔分數(shù)線。
通常情況下,許多院校調(diào)檔分數(shù)線往往高于批次線,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其院校調(diào)檔分數(shù)線等于批次線。一個考生在升學志愿中選報了某高校,能不能被錄取,首先取決于他的成績是否達到了這所學校的調(diào)檔線。
七、院校最低錄取分
由于院校在提檔過程中是按照招生計劃數(shù)的一定比例(一般在1:1.2以內(nèi))提檔,因此,在生源充足的情況下,必然會有考生因為各種原因不能被錄取,那么被錄取考生的最低的分數(shù)即為最低錄取分。
一般這個最低錄取分都是大于或等于院校提檔分數(shù)線,但有時自主招生、定向就業(yè)生、少數(shù)民族預科等特殊類型招生由于招生政策所致,會使院校的最低錄取分下降。對此應區(qū)別對待。
西安石油大學轉專業(yè)政策規(guī)
時間:2024-07-12 10:0:30西安石油大學本科招生網(wǎng)登
時間:2024-07-12 09:0:19陜西科技大學轉專業(yè)政策規(guī)
時間:2024-07-11 11:0:07西安財經(jīng)大學轉專業(yè)政策規(guī)
時間:2024-07-11 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