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到人生的長河里,高考只是一次經歷,或成功或失敗,都以此為起點開啟你繼續體驗經歷人生的大門,只要努力,只要做好自己,都會最終成就自己,本文主要幫大家整理了西北大學預測分數線是多少的話題,包含西北大學在全國各省錄取分和錄取位次,考生可以對照自己的省份查詢西北大學在本省的錄取分和位次數據,及2023年西北大學預測分數數據。
西北大學預測分數線是331分到648分之間,最低錄取位次排名在116434名到680名之間,不同的省份錄取預測分和位次不同。
1、西北大學在北京2022年綜合(史 或 政 或 物)最低錄取分數線是604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982名;
2、西北大學在天津2022年綜合(史 或 地 或 政)最低錄取分數線是647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404名;
3、西北大學在黑龍江2022年文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538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517名;
4、西北大學在安徽2022年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584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7727名;
5、西北大學(較高收費)在河南2022年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574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3525名;
6、西北大學在重慶2022年歷史最低錄取分數線是565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061名;
1、2022年西北大學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線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年份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北京 | 綜合(史 或 政 或 物) | 本科 | 2022 | 604 | 7982 |
北京 | 綜合(史 或 地) | 本科 | 2022 | 626 | 5173 |
天津 | 綜合(物) | 本科A | 2022 | 623 | 9588 |
天津 |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2022 | 624 | 9389 |
天津 | 綜合(物 或 化) | 本科A | 2022 | 625 | 9205 |
天津 | 綜合(不限) | 本科A | 2022 | 634 | 7592 |
天津 | 綜合(物 或 化 或 地) | 本科A | 2022 | 638 | 6890 |
天津 | 綜合(物) | 本科A | 2022 | 640 | 6555 |
天津 | 綜合(物 或 史 或 政) | 本科A | 2022 | 644 | 5858 |
天津 | 綜合(史 或 地 或 政) | 本科A | 2022 | 647 | 5404 |
天津 | 綜合(史 或 地) | 本科A | 2022 | 648 | 5245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2022 | 597 | 2445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2022 | 561 | 31495 |
山西 | 理科 | 本一A | 2022 | 560 | 9960 |
山西 | 理科 | 本一A1 | 2022 | 535 | 18317 |
山西 | 文科 | 本一A | 2022 | 560 | 1549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2022 | 523 | 9262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2022 | 543 | 1195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2022 | 580 | 2484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2022 | 581 | 14679 |
吉林 | 理科 | 本一A | 2022 | 527 | 11131 |
吉林 | 文科 | 本一A | 2022 | 543 | 1489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2022 | 536 | 8553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一A | 2022 | 538 | 1517 |
上海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2 | 525 | 12224 |
上海 | 綜合(物 或 化 或 地) | 本科 | 2022 | 525 | 12224 |
上海 | 綜合(史 或 地) | 本科 | 2022 | 549 | 7201 |
江蘇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69 | 5607 |
江蘇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2 | 570 | 5382 |
江蘇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或地理)) | 本科 | 2022 | 579 | 3570 |
江蘇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91 | 1811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70 | 35714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78 | 28908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580 | 27305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581 | 26506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82 | 25742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2022 | 584 | 24286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586 | 22803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88 | 21371 |
浙江 | 綜合 | 1段 | 2022 | 625 | 23588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56 | 34635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84 | 17727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75 | 2881 |
福建 | 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2 | 588 | 2001 |
福建 | 歷史(歷史+選考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2 | 588 | 1925 |
福建 | 歷史(歷史+(選考思想政治或地理)) | 本科 | 2022 | 595 | 1461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579 | 14921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2022 | 582 | 13890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2 | 585 | 12913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2022 | 587 | 1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69 | 13521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78 | 2137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2 | 570 | 36477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2 | 579 | 28705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11 | 116434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74 | 33525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95 | 18060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82 | 3138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78 | 3353 |
湖北 | 歷史(歷史+(政或地)) | 本科 | 2022 | 583 | 2686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2022 | 571 | 18294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72 | 17856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72 | 17856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75 | 16500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578 | 15252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578 | 15252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81 | 14468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2022 | 583 | 13296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72 | 3489 |
湖南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2 | 576 | 2928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82 | 2328 |
湖南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或地理)) | 本科 | 2022 | 583 | 2228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85 | 2046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54 | 28776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74 | 18273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75 | 17570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576 | 17398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2022 | 577 | 16610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578 | 16439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84 | 13886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77 | 4705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81 | 3727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601 | 21261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49 | 14750 |
廣西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90 | 2090 |
海南 | 綜合(物 或 化) | 本科 | 2022 | 646 | 4773 |
海南 |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2022 | 652 | 4173 |
海南 | 綜合(物) | 本科 | 2022 | 657 | 3861 |
海南 | 綜合(史 或 地 或 物) | 本科 | 2022 | 661 | 3508 |
海南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2 | 667 | 3148 |
海南 | 綜合(史 或 政 或 物) | 本科 | 2022 | 671 | 2838 |
海南 | 綜合(史 或 地) | 本科 | 2022 | 711 | 1131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2022 | 565 | 3061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2022 | 563 | 15686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64 | 40268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99 | 18806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88 | 3234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34 | 13567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2022 | 609 | 1637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82 | 12953 |
云南 | 文科 | 本一 | 2022 | 628 | 1832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23 | 22437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24 | 21948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55 | 12683 |
陜西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51 | 2764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21 | 8584 |
甘肅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39 | 1352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54 | 3544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2022 | 488 | 986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14 | 13305 |
寧夏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41 | 680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58 | 8980 |
新疆 | 理科 | 本一(單列類外語) | 2022 | 331 | 4916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11 | 905 |
新疆 | 文科 | 本一(單列類外語) | 2022 | 412 | 5633 |
2、2021年西北大學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線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年份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北京 | 綜合(史 或 政 或 物) | 本科 | 2021 | 603 | 7612 |
北京 | 綜合(史 或 地) | 本科 | 2021 | 629 | 4310 |
天津 | 綜合(物) | 本科A | 2021 | 613 | 10330 |
天津 |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2021 | 619 | 9238 |
天津 | 綜合(物 或 化) | 本科A | 2021 | 620 | 9054 |
天津 | 綜合(不限) | 本科A | 2021 | 630 | 7335 |
天津 | 綜合(地 或 物 或 化) | 本科A | 2021 | 633 | 6842 |
天津 | 綜合(物) | 本科A | 2021 | 634 | 6697 |
天津 | 綜合(史 或 政 或 物) | 本科A | 2021 | 637 | 6259 |
天津 | 綜合(史 或 地 或 政) | 本科A | 2021 | 644 | 5202 |
天津 | 綜合(史 或 地) | 本科A | 2021 | 645 | 5070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2021 | 602 | 2313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2021 | 569 | 30021 |
山西 | 理科 | 本一A | 2021 | 570 | 10345 |
山西 | 理科 | 本一A1 | 2021 | 547 | 17162 |
山西 | 文科 | 本一A | 2021 | 589 | 1510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2021 | 524 | 9914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2021 | 523 | 4308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2021 | 603 | 2155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2021 | 587 | 13588 |
吉林 | 理科 | 本一A | 2021 | 490 | 16641 |
吉林 | 文科 | 本一A | 2021 | 552 | 1725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2021 | 531 | 10716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一A | 2021 | 560 | 1613 |
上海 | 綜合(物 或 化 或 地) | 本科 | 2021 | 519 | 11614 |
上海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1 | 523 | 10776 |
上海 | 綜合(史 或 地) | 本科 | 2021 | 551 | 5356 |
江蘇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1 | 579 | 5234 |
江蘇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80 | 4998 |
江蘇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或地理)) | 本科 | 2021 | 584 | 4157 |
江蘇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89 | 3243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47 | 40477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1 | 567 | 24956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68 | 24250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569 | 23578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2021 | 569 | 23578 |
浙江 | 綜合 | 1段 | 2021 | 608 | 34272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40 | 47052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95 | 16042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2021 | 620 | 2472 |
福建 | 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1 | 587 | 2210 |
福建 | 歷史(歷史+選考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1 | 588 | 2122 |
福建 | 歷史(歷史+(選考思想政治或地理)) | 本科 | 2021 | 593 | 1697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2021 | 592 | 12178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1 | 593 | 11838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2021 | 594 | 11515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91 | 11205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2021 | 612 | 1937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1 | 572 | 36292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1 | 583 | 27574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89 | 34265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94 | 30319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2021 | 615 | 16706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2021 | 620 | 2955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603 | 3454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605 | 3175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606 | 3039 |
湖北 | 歷史(歷史+(政或地)) | 本科 | 2021 | 608 | 2776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610 | 2565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97 | 17580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99 | 16774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2021 | 599 | 16774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602 | 15582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603 | 15168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605 | 14434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605 | 14434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606 | 14036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613 | 11541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88 | 2852 |
湖南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1 | 588 | 2852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61 | 31801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92 | 15150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592 | 15150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1 | 592 | 15150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2021 | 592 | 15150 |
湖南 | 物理(物理+(思想政治或地理)) | 本科 | 2021 | 603 | 10957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91 | 4705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609 | 1964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76 | 42168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603 | 21355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608 | 18629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63 | 11855 |
廣西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90 | 1953 |
海南 | 綜合(物 或 化) | 本科 | 2021 | 644 | 4644 |
海南 |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2021 | 655 | 3766 |
海南 | 綜合(物) | 本科 | 2021 | 657 | 3623 |
海南 | 綜合(史 或 地 或 物) | 本科 | 2021 | 660 | 3405 |
海南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1 | 664 | 3127 |
海南 | 綜合(史 或 地 或 政) | 本科 | 2021 | 665 | 3069 |
海南 | 綜合(史 或 政 或 物) | 本科 | 2021 | 670 | 2772 |
海南 | 綜合(史 或 地) | 本科 | 2021 | 763 | 268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2021 | 594 | 3056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2021 | 600 | 14845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72 | 38093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2021 | 601 | 20111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91 | 3156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22 | 17871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2021 | 619 | 1667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81 | 12365 |
云南 | 文科 | 本一 | 2021 | 624 | 1577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13 | 24538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17 | 23214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51 | 13650 |
陜西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75 | 2397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33 | 7936 |
甘肅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58 | 1728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1 | 463 | 3467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2021 | 405 | 4622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2021 | 497 | 3429 |
寧夏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74 | 603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17 | 4941 |
新疆 | 理科 | 本一(單列類民族語文) | 2021 | 314 | 1563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52 | 859 |
新疆 | 文科 | 本一(單列類民族語文) | 2021 | 359 | 120 |
西北大學肇始于1902年的陜西大學堂和京師大學堂速成科仕學館。1912年始稱西北大學。1923年改為國立西北大學。1937年西遷來陜的國立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組成國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改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1939年復稱國立西北大學。新中國成立后為教育部直屬綜合大學。1950年復名西北大學。1958年改隸陜西省主管。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現為首批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建設院校、教育部與陜西省共建高校。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西北大學形成了“發揚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負建設西北之重任”的辦學理念,匯聚了眾多名師大家,產生了一批高水平學術成果,培養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學術聲譽和社會聲望,被譽為“中華石油英才之母”“經濟學家搖籃”“作家搖籃”。學校現有太白校區、桃園校區、長安校區三個校區,總占地面積2360余畝。現有24個院(系)、1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研究生院,89個本科專業,其中32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校現有2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現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涵蓋5個二級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和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校現有7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7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并設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設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1個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3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級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80個省部級科研基地。現有教職工30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雙聘院士(教授)5人,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院士1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項目入選者2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7人,國家級教學名師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6人。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0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國際學生400余人。學校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國專利金獎等重大科技獎勵。學校十分重視對外科技文化交流,已與美、英、法、德、日等30余個國家及地區的100余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大英百科全書》曾將西北大學列為世界著名大學之一。(更新時間:2021年11月30日)
西安石油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30西安石油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19陜西科技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07西安財經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