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大學屬于大學,是一所公辦本科學校。根據煙臺大學在各省發布的招生計劃批次設置,我們可以知道,煙臺大學是一本高校,煙臺大學是一所誕生于改革開放之初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學校創建于1984年7月,在原國務院代總理萬里同志親切關懷下,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共同援建。時任胡耀邦同志為學校題寫校名。學校1985年正式招生,1998年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2001年3月,經山東省政府批準,原山東省建材工業學校、原山東省水產學校并入煙臺大學。2012年獲批山東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項建設單位,同年獲批服務國家特。
煙臺大學是一所誕生于改革開放之初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學校創建于1984年7月,在原國務院代總理萬里同志親切關懷下,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共同援建。時任胡耀邦同志為學校題寫校名。學校1985年正式招生,1998年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2001年3月,經山東省政府批準,原山東省建材工業學校、原山東省水產學校并入煙臺大學。2012年獲批山東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項建設單位,同年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2019年成為省市共建高校。“藥學”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分別于2018年、2019年入選山東省“一流學科”建設立項。在2018、2019、2020年度全省事業單位省屬高校績效考核中連續榮獲優秀等次。2020年學校獲批項目博士后招收資格和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入選山東省“強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行列,法學、藥學兩個學科入選山東省“優勢特色學科”建設行列。辦學條件優越學校坐落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最佳中國魅力城市—煙臺,東臨黃海,西依青山,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是國內距海最近、擁有海岸線最長的濱海大學。學校占地面積2100畝,建筑面積101.9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12億元。目前在煙臺開發區已啟動建設煙臺大學科教園區,規劃占地面積1200畝,規劃建筑面積67萬平方米。建有承先圖書館與逸夫圖書館,總面積4.23萬平方米,現有館藏印刷型圖書210余萬冊,報刊合訂本27萬余冊,電子期刊2萬余種,中外文數據庫近百個。學校建有5000平方米的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和千米文化藝術長廊,孺子牛、八景園、三元湖、煙雨亭、鐘樓、“升騰”雕塑等標志性文化景點遍布校園。學校是山東高校審美教育研究基地、山東高校黨建研究基地、山東省德育示范高校、山東省企校共建先進單位、全省平安校園標桿學校。學校現設22個學院(部),65個研究院所,2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9個本科專業,涵蓋文、理、工、法、農、醫、經、管、教、藝10個學科門類。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共3萬余人,本科生源跨全國30個省(市、區)。另有成人高等教育學生26000余人。1995年通過原國家教委本科教學水平評估,2004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榮獲優秀。師資力量雄厚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等國家級人才9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2人,國家外專高端人才項目1人、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4人,省“一事一議”頂尖人才2人,泰山學者工程入選者20人,泰山產業領軍人才3人,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4人,省“外專雙百計劃”入選者3人,省教學名師9人,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省屬高校優秀青年人才聯合基金計劃獲得者6人,省智庫高端人才首席專家1人,齊魯文化英才2人,省高等學校青創人才引育計劃立項建設團隊5個。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山東省本科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4人。育人成果豐碩現有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13個,省一流專業建設點10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14個,省級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8個,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立項建設專業群3個。6個專業進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獲批國家級課程建設項目4門,省級精品課35門、省一流本科課程18門。現有省級成人高等教育品牌專業2個,省級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課程15門,省級成人教育數字化課程14門。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山東省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獲省高等學校優勢學科人才團隊培育計劃項目1個,省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獲批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項,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系列科技學術競賽、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多項競賽活動中,我校學子摘金奪銀,屢獲佳績,2019年榮獲山東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勝杯”。2018年、2019年連續榮獲“全國社會實踐先進單位”,2019年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科研實力強勁現有國家技術轉移中心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民委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基地1個,國家知識產權培訓基地1個。入選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獲批山東省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省級重點學科7個,省高等學校協同創新中心4個,其中,山東省高校示范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工程實驗室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7個,省人大常委會地方立法研究服務基地1個,省理論建設工程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個,省民族問題研究中心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省泰山學者種業人才團隊支撐計劃1個,省高校優秀科研創新團隊1個,省國際(港澳臺)科技合作平臺1個,省級研究院1個,省軟科學研究基地1個,省級大學科技園和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法學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B類學科和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前20%,數學進入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前400。化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工程學先后進入ESI全球前1%。近年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專利金獎1項,入選國家社科成果文庫2部,獲省部級以上獎勵210余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380余項。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近900項。主持橫向科研項目1900余項。《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為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煙臺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版)入選《中國學術期刊文摘數據庫》。服務地方深入堅持立足煙臺、融入煙臺、服務煙臺,全面深化產教科教融合,聚焦山東省八大發展戰略、九大改革攻堅任務、“十強”優勢產業布局,與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建煙臺大學開發區科教園區,與知名企業共建藥學院、核裝備與核工程學院和數字創新學院,與知名企業共建專業24個。作為主要單位參與共建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制造山東省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藥物創新研究院環渤海藥物高等研究院、山東蘋果·果業產業技術研究院。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多措并舉 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全面深化產教融合服務地方》案例榮獲山東省“2020年度(高校)教育綜合改革和制度創新十佳案例”。發起成立煙臺數字經濟產教聯盟、煙臺設計產業聯盟、煙臺市物聯網行業協會等行業組織,主動對接煙臺市八大戰略新興產業,構建“政產學研用”融合創新發展生態。以現有26個校級文科科研機構為基礎,整合建設山東省知識產權研究院、中韓(煙臺)產業園發展研究中心等智庫,充分發揮國家知識產權示范試點高校在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煙臺)和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建設中的作用。學校內涵建設和綜合實力不斷加強,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辦學特色更加彰顯。對外交流廣泛先后與29個國家和地區的一百余所院校和學術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現設有與美國、韓國和意大利高校合作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本科項目3個,與美國、英國、德國、瑞士、新西蘭、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44所友好院校開展校際學生交流項目,設有英國樸茨茅斯大學預科項目和韓國留學項目。學校是全國首批獲準接收外國留學生及可以邀請外國文教專家的院校之一,是山東省華文教育基地,是漢語水平考試(HSK)、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和劍橋商務英語等級考試(BEC)考點。我向海而生,你為夢而來!面向未來,煙臺大學秉承“守信、求實、好學、力行”的校訓,大力弘揚“勤奮、創新、育德、守紀”的校風,發揚“海納百川、敢為人先”的煙大精神,緊緊抓住煙臺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核心區和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歷史機遇,深入貫徹“一二三”戰略部署,全面實施高質量發展“九項工程”,大力推進“雙一流”建設,努力向著特色鮮明、部分學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大學的奮斗目標邁進。學校代碼:11066學校地址: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清泉路30號(相關信息統計截止至2021年3月)
北京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師范大學 | 中央民族大學 |
天津大學 | 大連理工大學 |
吉林大學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同濟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
南京大學 | 東南大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廈門大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武漢大學 |
湖南大學 | 中南大學 |
中山大學 | 華南理工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 | 重慶大學 |
西北工業大學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清華大學 |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中國農業大學 | 四川大學 |
南開大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東北大學 | 蘭州大學 |
復旦大學 | 山東大學 |
華東師范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 |
浙江大學 |
北京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郵電大學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北京師范大學 |
中央財經大學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中央民族大學 | 中國政法大學 |
天津大學 | 天津醫科大學 |
內蒙古大學 | 遼寧大學 |
大連海事大學 | 吉林大學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復旦大學 | 同濟大學 |
東華大學 | 華東師范大學 |
上海大學 | 第二軍醫大學 |
東南大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河海大學 | 江南大學 |
南京師范大學 | 浙江大學 |
合肥工業大學 | 廈門大學 |
山東大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武漢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 |
華中農業大學 | 華中師范大學 |
中南大學 | 湖南師范大學 |
暨南大學 | 華南理工大學 |
海南大學 | 四川大學 |
四川農業大學 | 西南財經大學 |
貴州大學 | 云南大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西北工業大學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陜西師范大學 |
青海大學 | 寧夏大學 |
清華大學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科技大學 |
中國農業大學 | 北京林業大學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中國傳媒大學 |
北京體育大學 | 中央音樂學院 |
華北電力大學 | 南開大學 |
河北工業大學 | 太原理工大學 |
大連理工大學 | 東北大學 |
延邊大學 | 東北師范大學 |
東北農業大學 | 東北林業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 華東理工大學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上海財經大學 |
南京大學 | 蘇州大學 |
南京理工大學 | 中國礦業大學 |
南京農業大學 | 中國藥科大學 |
安徽大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福州大學 | 南昌大學 |
中國石油大學 | 鄭州大學 |
中國地質大學 | 武漢理工大學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湖南大學 |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中山大學 |
華南師范大學 | 廣西大學 |
西南交通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 |
重慶大學 | 西南大學 |
西藏大學 | 西北大學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長安大學 |
第四軍醫大學 | 蘭州大學 |
新疆大學 | 石河子大學 |
北京大學:(自主確定建設學科并自行公布)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統計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清華大學:(自主確定建設學科并自行公布)
北京交通大學:系統科學
北京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力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北京科技大學: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草學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林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北京師范大學:哲學、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地理學、系統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戲劇與影視學首都師范大學:數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
中央財經大學:應用經濟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應用經濟學外交學院:政治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公安學北京體育大學:體育學中央音樂學院:音樂與舞蹈學中國音樂學院:音樂與舞蹈學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設計學中央戲劇學院:戲劇與影視學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南開大學:應用經濟學、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天津大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天津工業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天津中醫藥大學:中藥學華北電力大學:電氣工程河北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山西大學:哲學、物理學太原理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內蒙古大學:生物學遼寧大學:應用經濟學大連理工大學:力學、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東北大學:冶金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大連海事大學:交通運輸工程
吉林大學:考古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延邊大學:外國語言文學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世界史、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哈爾濱工業大學: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
東北農業大學:畜牧學
東北林業大學:林業工程、林學復旦大學:哲學、應用經濟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
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工商管理
同濟大學:生物學、建筑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設計學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
上海海洋大學:水產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學、中藥學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生態學、統計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文學
上海財經大學:應用經濟學上海體育學院:體育學上海音樂學院:音樂與舞蹈學上海大學:機械工程南京大學:哲學、理論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大氣科學、地質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蘇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東南大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風景園林學、藝術學理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力學、控制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南京理工大學:兵器科學與技術中國礦業大學: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
南京郵電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
河海大學: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南京林業大學:林業工程
江南大學: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南京農業大學: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
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
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浙江大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農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園藝學、植物保護、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安徽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合肥工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廈門大學:教育學、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福州大學:化學南昌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山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數學、化學、臨床醫學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學、水產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鄭州大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臨床醫學河南大學:生物學武漢大學: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口腔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華中農業大學:生物學、園藝學、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華中師范大學:政治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湘潭大學:數學湖南大學:化學、機械工程、電氣工程中南大學: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交通運輸工程湖南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山大學:哲學、數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工商管理暨南大學:藥學華南理工大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華南農業大學:作物學廣州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華南師范大學:物理學海南大學:作物學廣西大學:土木工程四川大學:數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重慶大學: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土木工程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工程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西南石油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成都理工大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四川農業大學:作物學
成都中醫藥大學:中藥學西南大學:教育學、生物學西南財經大學:應用經濟學貴州大學:植物保護云南大學:民族學、生態學西藏大學:生態學西北大學:考古學、地質學西安交通大學: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西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長安大學:交通運輸工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畜牧學
陜西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
蘭州大學:化學、大氣科學、生態學、草學
青海大學:生態學
寧夏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石河子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寧波大學:力學
南方科技大學:數學上海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中國科學院大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國防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海軍軍醫大學:基礎醫學
空軍軍醫大學:臨床醫學
煙臺大學重點特色專業有水生生物學、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應用數學、物理化學、藥劑學、中國少數民族史、理論物理、民商法學、漢語言文學、新聞學、知識產權、法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應用物理學、通信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生物工程、生物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藥學、制藥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巖土與地下工程、道路和橋梁工程、建筑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水產養殖學、海洋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建筑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序號 | 評級名稱 | 數量 | 專業/學科名稱 |
---|---|---|---|
1 | “十二五”重點學科 | 10 | 水生生物學、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應用數學、物理化學、藥劑學、中國少數民族史、理論物理、民商法學 |
2 | 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1 | 漢語言文學 |
3 | 山東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設工程專業 | 1 | 新聞學 |
4 | 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法學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法學特色專業 | 2 | 知識產權、法學 |
5 |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1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6 | 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和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 | 1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7 | 國家特色專業,國家一流專業 | 1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8 | 國家特色專業,山東省一流專業 | 1 | 應用物理學 |
9 | 山東省一流專業 | 1 | 通信工程 |
10 | 山東省特色專業,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重點專業群 | 1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11 | 山東省特色專業,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重點專業群,山東省一流專業 | 1 | 應用化學 |
12 | 山東省特色專業,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重點專業群,“十四五”重點發展專業 | 1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13 | 國家級一流本科建設專業 | 2 | 生物工程、生物科學 |
14 | 山東省一流本科建設專業、省級特色專業 | 1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15 | 國家特色專業,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 1 | 藥學 |
16 | 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 1 | 制藥工程 |
17 |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省級特色專業建設計劃、省名校工程重點建設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省級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1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18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省級特色專業建設計劃、省級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1 | 軟件工程 |
19 |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校建設工程立項專業、高水平應用型建設專業 | 1 | 自動化 |
20 | 國家一流專業、山東省一流專業、山東省首批特色專業、山東省名校建設工程建設專業、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群核心專業、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高端裝備專業群核心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 1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21 | 國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入選專業、山東省一流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 1 | 車輛工程 |
22 | 山東省特色專業、省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項目、省名校工程建設項目重點建設專業、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核心專業,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3 | 巖土與地下工程、道路和橋梁工程、建筑工程 |
23 | 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專業群 | 3 | 能源與動力工程、水產養殖學、海洋科學 |
24 | 煙臺大學特色專業,山東省名校建設工程專業,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專業建設群 | 1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25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山東省特色專業、山東省名校工程煙臺大學重點建設專業、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 | 1 | 建筑學 |
26 | 山東省特色名校工程重點建設專業 | 1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序號 | 專業層次 | 數量 | 專業 |
---|---|---|---|
1 | 國家級 | 4 | 法學、應用物理學、藥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2 | 省級(直轄市) | 11 | 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應用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建筑學 |
煙臺大學開設專業有藥學、制藥工程、生物科學、生物制藥、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水產養殖學、海洋科學、輪機工程、航海技術、金屬材料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設計、建筑學、城鄉規劃、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軟件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休閑體育、運動訓練、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環保設備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中外合作辦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統計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漢語國際教育、人力資源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投資學、會計學、工商管理、知識產權、法學、法學(中美合作辦學)、英語、朝鮮語、日語、應用物理學、物聯網工程、通信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新聞學、漢語言文學、音樂學、舞蹈編導、車輛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器人工程
煙臺大學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 | ||
---|---|---|
院系名單 | 專業名稱 | 本專科 |
藥學院 | 藥學 | 本科 |
制藥工程 | 本科 | |
生命科學學院 | 生物科學 | 本科 |
生物制藥 | 本科 |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本科 |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生物工程 | 本科 | |
海洋學院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本科 |
水產養殖學 | 本科 | |
海洋科學 | 本科 | |
輪機工程 | 本科 | |
航海技術 | 本科 | |
核裝備與核工程學院 | 金屬材料工程 | 本科 |
核工程與核技術 | 本科 | |
土木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 | 本科 |
工程管理 | 本科 |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建筑學院 | 環境設計 | 本科 |
建筑學 | 本科 | |
城鄉規劃 | 本科 | |
化學化工學院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本科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本科 | |
應用化學 | 本科 | |
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 | 軟件工程 | 本科 |
智能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
自動化 | 本科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
體育學院 | 休閑體育 | 本科 |
運動訓練 | 本科 | |
環境與材料工程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環保設備工程 | 本科 | |
材料科學與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 本科 | |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本科 |
統計學 | 本科 |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本科 | |
國際教育交流學院 | 漢語國際教育 | 本科 |
經濟管理學院 | 人力資源管理 | 本科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本科 | |
投資學 | 本科 | |
會計學 | 本科 | |
工商管理 | 本科 | |
法學院 | 知識產權 | 本科 |
法學 | 本科 | |
法學(中美合作辦學) | 本科 |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 | 本科 |
朝鮮語 | 本科 | |
日語 | 本科 | |
光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 應用物理學 | 本科 |
物聯網工程 | 本科 | |
通信工程 | 本科 | |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本科 |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
人文學院 | 新聞學 | 本科 |
漢語言文學 | 本科 | |
音樂舞蹈學院 | 音樂學 | 本科 |
舞蹈編導 | 本科 | |
機電汽車工程學院 | 車輛工程 | 本科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 |
山東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09:0:20濟南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33煙臺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58青島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