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494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688人,獲得博士學位658人。學校擁有雙聘兩院院士2人、美國科學院院士1人、“”3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專家4人、“”專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4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8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撐計劃1人、“泰山學者”特聘專家13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1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8人、山東智庫高端人才1人、山東省高等學校優勢學科創新團隊人才培育計劃獲得者1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0人、山東省優秀教師4人、山東省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首席專家5人。
學校現有8個山東省重點學科,6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3個山東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教育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1個,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7個,山東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3個、省屬普通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發展支持計劃試點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14個。建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研發與培訓基地)9個,省部級創新平臺(研究中心與基地)27個,青島市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和科技合作基地17個。
學校堅持圍繞國家和地方重大戰略需求設立研究課題,面向生產實際開展基礎和應用研究,累計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11項。20世紀70—90年代,連續首創了全國北方小麥、夏玉米、旱地小麥大面積畝產超千斤栽培理論與技術,夏花生大面積超800斤栽培理論與技術,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實現糧食和油料作物增產,促進畜牧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新世紀以來,在作物育種領域、生物農藥領域、動物繁育領域、根莖類作物生產裝備與種業生產裝備研究領域、動漫藝術等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十二五”以來,承擔國家級課題451項,省部級課題794項,科研經費達8.4億元。審定植物新品種32個,授權國家發明專利和植物新品種權894項,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以上獎勵58項。
學校積極對接產業發展需求,社會服務成果顯著。成立了我國第一家合作社學院,面向全國開展合作社高級人才培養、農業生產經營模式政策咨詢等工作。與29個市(縣、區)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系,建設了15個綜合服務示范基地、特色產業基地和研究院,在200余家企業和合作社建立分布式服務站和專家工作站,年承擔社會服務項目200余項,培訓各類人才4萬余人次。“十二五”以來,70余項技術和品種被山東省和青島市確定為主推技術和主導品種,30項科技成果向企業轉讓,學校被省政府評為全省農業科研與技術推廣先進單位。“十二五”以來,累積成果轉讓資金達2440多萬元, 學校被省政府評為全省農業科研與技術推廣先進單位。
學校不斷加強和改進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后榮獲全國、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德育評估優秀高校、平安校園、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學校堅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優秀文化、大學精神、物質文化和網絡文化教育領航大學文化建設,培育和打造了“科技文化藝術節”“大學生微電影節”“國旗護衛隊”等一批特色鮮明、影響廣泛的校園文化品牌。2017年,被評為“青島市文明單位”“青島市文明校園”“第一屆山東省文明校園提名學校”。
學校與美國康奈爾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韓國首爾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澳大利亞默多克大學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互派訪問學者、交流學生,開展合作研究。
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青島農業大學堅持科學發展、內涵發展、和諧發展、創新發展,積極推進和深化改革,不斷提高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朝著建設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目標闊步邁進!
曲阜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51曲阜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09青島科技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0:0:30濟南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1 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