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陜西高校 > 正文

延安大學是雙一流大學嗎,是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嗎

更新:2023-09-16 16:05:50 高考升學網

1、延安大學是雙一流大學嗎

延安大學不是雙一流大學,率屬于省政府的公辦本科學校。根據延安大學在各省發布的招生計劃批次設置,我們可以知道,延安大學是一本高校,延安大學是毛澤東同志親自命名、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F為陜西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大學、陜西省高水平建設大學、陜西省一本招生院校、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推薦院校。學校成立于1941年9月,其歷史可以上溯到1937年創辦的陜北公學。1941年7月,政治局兩次會議研究決定,陜北公學、中國女子大學、澤東青年干部學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學,首任校長吳玉章。其后1943年。

延安大學是雙一流大學嗎,是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嗎

2、延安大學2023年最新簡介

延安大學是毛澤東同志親自命名、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F為陜西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大學、陜西省高水平建設大學、陜西省一本招生院校、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推薦院校。學校成立于1941年9月,其歷史可以上溯到1937年創辦的陜北公學。1941年7月,政治局兩次會議研究決定,陜北公學、中國女子大學、澤東青年干部學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學,首任校長吳玉章。其后1943年至1944年,魯迅藝術文學院、自然科學院、新文字干部學校、民族學院、行政學院相繼并入延安大學?箲饎倮,根據部署,延安大學大部分遷往東北、華北等地辦學,將新民主主義的新教育推向全國。延安大學留守院系于1947年3月輾轉陜甘晉地區行軍辦學,并于1948年7月遷回延安恢復正規辦學。1949年6月,西北局決定延安大學改稱西北人民革命大學,遷往西安辦學。1953年3月,西北局決定將西北人民革命大學改為西北政法干部學校,所辦班次分別歸并于西北師范學院、西北民族學院、西北黨校、政法干校等西北其他院校。1958年9月,為適應陜北老區各項事業發展需要,中共陜西省委和陜西人民委員會決定在延安恢復重建延安大學,郭沂、富錦華、高誠齋、王云鳳、張遜賓等一批老延大人先后重返母校二次創業辦學,曾經奠基與播撒新型教育火種的延安大學,在舊址所在地楊家嶺繼續辦學。1998年延安醫學院、延安市人民醫院與延安大學合并成立新的延安大學,被列為陜西省省屬重點大學。2005年學校被列為陜西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大學,2011年被列為陜西省高水平建設大學。建校84年來,學校的發展始終受到黨和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1944年5月24日,毛澤東同志親自參加延安大學開學典禮并發表了重要講話。1966年4月,鄧小平和李富春來延安視察工作期間,接見了學校部分師生。1998年9月10日,江澤民為延安大學校慶60周年題詞:“用延安精神辦學育人,為科教興國造就英才”。2004年5月24日,胡錦濤對延安大學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方面“共同支持辦好延安大學”。2017年9月19日,在延安大學80周年校慶之際,作出重要批示,“值此延安大學建校80周年之際,謹向全體師生致以熱烈祝賀。長期以來,延安大學秉承立身為公、學以致用的育人理念,培養了一批批優秀人才,為民族解放、革命勝利和老區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望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弘揚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創新,把這所具有光榮歷史的大學辦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睘閷W校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近年來,劉延東副總理、韓正副總理、孫春蘭副總理先后以來校視察、批示等方式表達對學校建設的關懷。學,F有新城、楊家嶺、萃園三個校區,占地面積2800余畝,建筑總面積達到了108萬平方米,F有本科生16691人,碩士研究生3106人,留學生35人;教職工1596人,專任教師989人,其中教授157人,副教授371人;學校設有31個職能部門,16個二級學院、1個獨立學院和11所附屬醫院;有1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省級優勢和特色學科,2個省級一流學科,14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1個本科專業,6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4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旅游局紅色旅游創新發展研究基地,16個省部級科研平臺,6個省部級創新團隊,5個院士工作站、2個社科名家工作室。近年來,學校堅持以思想為指導,牢記殷切囑托,緊扣“辦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總目標,對標“弘揚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創新”總要求,制定了《貫徹落實重要批示精神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實施意見》《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支持延安大學加快發展意見的實施方案》,明確了“凸顯四大特色、提升五大水平”的目標任務和“用延安精神鑄魂育人、以改革創新增強動力”的工作舉措,“十三五”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十四五”穩步開局,各項事業在新的起點上取得新的成績,更有特色、更有水平大學建設邁上了新的臺階。學校確立了“延安精神特質”(信念堅定、求真務實、敢于擔當、樂于奉獻、善于創新)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構建了以課堂教學為主體,以體驗教學和踐行活動為兩翼的延安精神“一體兩翼”育人體系,推動延安精神教育由“知”“情”向“意”“行”轉變,形成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延安精神育人格局。延安精神育人成果獲評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2項,“小紅專”項目入選教育部首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并獲“互聯網+”大賽國家級銀獎。近年來,在延安精神滋養下,513名學生參與疫情防控期間醫護人員子女線上輔導,419名學生參與“十四運會”志愿服務,340名學生援疆進藏,316名學生應征入伍, 99人考取陜西省選調生,考取率名列省屬高校前茅,到西部就業的學生人數比例達到70%以上。社會各界及用人單位評價延大畢業生:“基礎扎實、為人誠實、作風務實、工作踏實”“下得去、靠得住、用得上”。學校組織實施了本科教學“四工程兩計劃”,獲批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5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4門;獲批省級教改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3項;獲評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0項(特等獎2項),省級優秀教材一等獎2項;獲批省級以上實驗教學示范中心9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學院2個;本科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國際獎4項、國家級獎648項,首次獨立組隊參加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iGEM)獲銀獎。研究生獲省級及以上獎勵43項,涌現出在《自然》《柳葉刀》等期刊發表通訊論文的臨床醫學專業研究生都金鵬等典型。畢業生就業率穩步提升。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統籌學校各項工作,制定了《“一流學科”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組織實施“一流學科建設工程”“博士授權學科培育工程”,培育形成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在延安十三年”歷史等5個特色學科群,被列為陜西省“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獲批省級“一流學科”建設學科1個,省級“一流學科”培育學科1個。新增6個碩士一級學科,9個專業學位類別。打造“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特區”,馬克思主義學院獲評陜西省首批標準化馬克思主義學院。學校組織實施“科學研究攀登計劃”“科研創新團隊建設工程”“科研平臺建設工程”,獲批國家級項目187項,省部級項目285項,橫向項目679項,科研經費大幅增長。獲各類科研獎勵153項,其中省級以上29項。獲批省部級科研平臺12個,教育部科研創新團隊2個、省廳級科研創新團隊4個。發明專利授權50項,科研成果轉化13項。舉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25次!暗碗A煤熱解氣化一體化高效利用技術”“水凝膠面膜基布制備技術”等一批重點成果實現轉化。打造了鄉村發展研究院等一批研究基地和智庫,設立資政育人項目427項,為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重大決策提供了咨詢與支撐。學校組織實施“高層次人才引育計劃”“教師能力提升計劃”,入選“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引進特聘教授(雙聘院士)33人,引育博士近300人。獲評國家級、省級師德榮譽10人次,4個教學單位獲省級師德先進集體,涌現出了“全國模范教師”雷忻等一批先進典型。學校堅持和完善“一章八制”,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的意見》,常態化推進制度“廢、改、立、釋”。以教育綜合評價改革為牽引,實施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教師職稱評審制度改革、后勤管理制度改革、醫教協同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等綜合改革,搭建完成了學,F代大學治理體系的基本框架。學校組織實施“一校一院對口支援工程”和“校友資源建設工程”,合作成立了“延河高校人才培養聯盟”“紅醫聯盟”和延安大學鄉村發展研究院;與69所高校、院所簽訂了合作協議,與20個國家和地區的50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開展了2+2雙學位、3+1雙學位、121雙學位等多樣化、多層次的學習和交流項目,學校被列為國家留學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師海外研修項目實施院校、港澳臺招生資格院校。延安大學是延安精神傳播中心,學校注重發揮延安精神“輻射源”作用,堅持做大做強紅色教育培訓。近年來,面向省內外高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累計舉辦近1542個班次,培訓8萬多人,并把紅色教育培訓效應有效反哺、覆蓋到人才培養全過程。當前,學校正在全面貫徹落實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自覺以貫徹落實重要批示精神統攬工作全局,深入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支持延安大學加快建設的部署要求,按照追趕超越“三步走”發展戰略,弘揚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創新,奮力推進更有特色、更有水平大學建設,為早日建成特色鮮明、國內知名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數據截至2021年9月底)

全國雙一流大學有哪些學校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42 所

A類36所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吉林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浙江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廈門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南大學 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四川大學 重慶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蘭州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B類6所

東北大學 鄭州大學 湖南大學 云南大學
西北農業科技大學 新疆大學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協和醫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
首都師范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外交學院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中國音樂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 中央戲劇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太理理工大學 內蒙古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延邊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 上海中醫藥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音樂學院 上海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 河海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中醫藥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美術學院 安徽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福州大學 南昌大學 河南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暨南大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海南大學 廣西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石油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成都中醫藥大學 西南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貴州大學 西藏大學 西北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長安大學 陜西師范大學 青海大學
寧夏大學 石河子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寧波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 第二軍醫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

“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北京大學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藝術學理論、現代語言學、語言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業與管理、社會政策與管理

中國人民大學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統計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清華大學

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會計與金融、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統計學與運籌學、現代語言學

北京交通大學

系統科學

北京工業大學

土木工程(自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力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

北京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

北京科技大學

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北京化工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北京郵電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中國農業大學

生物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草學

北京林業大學

風景園林學、林學

北京協和醫學院

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藥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

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

北京師范大學

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地理學、系統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戲劇與影視學、語言學

首都師范大學

數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

中國傳媒大學

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

中央財經大學

應用經濟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應用經濟學(自定)

外交學院

政治學(自定)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公安學(自定)

北京體育大學

體育學

中央音樂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

中國音樂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自定)

中央美術學院

美術學、設計學

中央戲劇學院

戲劇與影視學

中央民族大學

民族學

中國政法大學

法學

南開大學

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天津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天津工業大學

紡織科學與工程

天津醫科大學

臨床醫學(自定)

天津中醫藥大學

中藥學

華北電力大學

電氣工程(自定)

河北工業大學

電氣工程(自定)

太原理工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內蒙古大學

生物學(自定)

遼寧大學

應用經濟學(自定)

大連理工大學

化學、工程

東北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大連海事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自定)

吉林大學

考古學、數學、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延邊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自定)

東北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哈爾濱工業大學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哈爾濱工程大學

船舶與海洋工程

東北農業大學

畜牧學(自定)

東北林業大學

林業工程、林學

復旦大學

哲學、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現代語言學

同濟大學

建筑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藝術與設計

上海交通大學

數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電子電氣工程、商業與管理

華東理工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東華大學

紡織科學與工程

上海海洋大學

水產

上海中醫藥大學

中醫學、中藥學

華東師范大學

教育學、生態學、統計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

上海財經大學

統計學

上海體育學院

體育學

上海音樂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

上海大學

機械工程(自定)

南京大學

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大氣科學、地質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蘇州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

東南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風景園林學、藝術學理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力學

南京理工大學

兵器科學與技術

中國礦業大學

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南京郵電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河海大學

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江南大學

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南京林業大學

林業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大氣科學

南京農業大學

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

南京中醫藥大學

中藥學

中國藥科大學

中藥學

南京師范大學

地理學

浙江大學

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園藝學、植物保護、基礎醫學、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

中國美術學院

美術學

安徽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合肥工業大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自定)

廈門大學

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

福州大學

化學(自定)

南昌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山東大學

數學、化學

中國海洋大學

海洋科學、水產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鄭州大學

臨床醫學(自定)、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化學(自定)

河南大學

生物學

武漢大學

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口腔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華中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武漢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華中農業大學

生物學、園藝學、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

華中師范大學

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法學(自定)

湖南大學

化學、機械工程

中南大學

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湖南師范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自定)

中山大學

哲學、數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工商管理

暨南大學

藥學(自定)

華南理工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農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

中醫學

華南師范大學

物理學

海南大學

作物學(自定)

廣西大學

土木工程(自定)

四川大學

數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

重慶大學

機械工程(自定)、電氣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西南交通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

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西南石油大學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成都理工大學

地質學

四川農業大學

作物學(自定)

成都中醫藥大學

中藥學

西南大學

生物學

西南財經大學

應用經濟學(自定)

貴州大學

植物保護(自定)

云南大學

民族學、生態學

西藏大學

生態學(自定)

西北大學

地質學

西安交通大學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西北工業大學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長安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自定)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農學

陜西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自定)

蘭州大學

化學、大氣科學、生態學、草學

青海大學

生態學(自定)

寧夏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新疆大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自定)、化學(自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定)

石河子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寧波大學

力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國防科技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第二軍醫大學

基礎醫學

第四軍醫大學

臨床醫學(自定)


陜西高考成績一般在幾月幾號出 2023年陜西高考成績查詢公布時間
陜西高考成績排名順序查詢系統2023年一分一段位次表
2023年陜西高考院校代碼專業代碼查詢系統入口網址
陜西招生考試信息網官網高考成績查詢入口登錄地址:http://www.sneac.com/
2023年陜西高考分數線位次排名查詢一分一段表(理科)
2023年陜西高考分數線位次排名查詢一分一段表(文科)
2023年陜西高考什么時候開始查分 高考成績一般幾點公布
陜西高考等效分怎么查詢計算,2023年陜西等效分查詢系統
陜西高考志愿咨詢會查學籍嗎 高考報名看學籍還是戶籍
2023年陜西省高考志愿錄取動態查詢官網入口
2023年陜西高考查分系統官網入口(附查詢時間+查詢方式)
2023年陜西高考位次查詢系統入口官網

3、延安大學重點特色專業

延安大學重點特色專業有政治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延安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病理學、解剖學與胚胎學、病原生物學、文藝學、中國語言文學、基礎醫學、生態學、音樂學、生物科學、化學工程與工藝、漢語言文學、中國共產黨歷史、延安紅色文化資源與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與教學論、體育教育訓練學、臨床醫學、化學、英語、工商管理、數學與應用數學、體育教育、經濟學、護理學、新聞學、物理學、環境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石油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歷史學、社會工作、細胞生物學、音樂學與視覺傳達設計、計算機

序號 評級名稱 數量 專業/學科名稱
1 省級優勢學科-(B類) 1 政治學
2 省級優勢學科-特色學科 2 化學工程與技術、延安學
3 校級重點學科 6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病理學、解剖學與胚胎學、病原生物學、文藝學、中國語言文學
4 省級優勢學科-扶持學科 2 基礎醫學、生態學
5 國家級特色專業 5 音樂學、生物科學、化學工程與工藝、漢語言文學、中國共產黨歷史
6 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特色學科 1 延安紅色文化資源與馬克思主義理論
7 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2 課程與教學論、體育教育訓練學
8 國家級一流專業 6 臨床醫學、生物科學、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漢語言文學、中國共產黨歷史
9 省級特色專業 8 英語、工商管理、數學與應用數學、臨床醫學、漢語言文學、生物科學、化學工程與工藝、中國共產黨歷史
10 省級一流專業 14 體育教育、經濟學、護理學、新聞學、物理學、環境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石油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歷史學、英語、社會工作
11 延安大學重點學科 1 細胞生物學
12 校級重點扶持學科 2 音樂學與視覺傳達設計、計算機

4、延安大學特色專業

序號 專業層次 數量 專業
1 國家級 2 漢語言文學、音樂學
2 省級(直轄市) 3 臨床醫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工商管理

5、延安大學開設專業一覽表

延安大學開設專業有中國共產黨歷史、社會工作、政治學與行政學、行政管理、社會學、思想政治教育、法學、化學、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能源化學工程(儲能工程與技術)、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秘書學、廣播電視學、漢語言文學、新聞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學、麻醉學、護理學、數學與應用數學、軟件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物聯網工程、美術學、舞蹈學、音樂學、視覺傳達設計、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工商管理、旅游管理、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教育技術學、應用心理學、學前教育、教育學、工程管理、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園林、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物理學、智能制造工程、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歷史學、日語、漢語國際教育、翻譯、英語、小學教育、環境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物流管理、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市場營銷、酒店管理、經濟與金融、康復治療學、制藥工程、石油工程、環境工程、油氣儲運工程、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延安大學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
院系名單 專業名稱 本?
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 中國共產黨歷史 本科
社會工作 本科
政治學與行政學 本科
行政管理 本科
社會學 本科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
法學 本科
化學與化工學院 化學 本科
應用化學 本科
化學工程與工藝 本科
能源化學工程(儲能工程與技術) 本科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本科
文學院 秘書學 本科
廣播電視學 本科
漢語言文學 本科
新聞學 本科
醫學院 臨床醫學 本科
醫學檢驗技術 本科
醫學影像學 本科
麻醉學 本科
護理學 本科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 本科
軟件工程 本科
信息與計算科學 本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本科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本科
物聯網工程 本科
魯迅藝術學院 美術學 本科
舞蹈學 本科
音樂學 本科
視覺傳達設計 本科
經管學院 經濟學 本科
金融學 本科
財政學 本科
工商管理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會計學 本科
人力資源管理 本科
教育科學學院 教育技術學 本科
應用心理學 本科
學前教育 本科
教育學 本科
建筑學院 工程管理 本科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本科
土木工程 本科
生命科學學院 園林 本科
生物科學 本科
生物技術 本科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物理學 本科
智能制造工程 本科
自動化 本科
電子信息工程 本科
通信工程 本科
歷史文化學院 歷史學 本科
外國語學院 日語 本科
漢語國際教育 本科
翻譯 本科
英語 本科
西安創新學院 漢語言文學 本科
廣播電視學 本科
漢語國際教育 本科
小學教育 本科
學前教育 本科
美術學 本科
視覺傳達設計 本科
環境設計 本科
數字媒體藝術 本科
會計學 本科
工商管理 本科
物流管理 本科
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 本科
市場營銷 本科
酒店管理 本科
經濟與金融 本科
數學與應用數學 本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本科
電子信息工程 本科
物聯網工程 本科
軟件工程 本科
英語 本科
護理學 本科
康復治療學 本科
制藥工程 本科
石油學院 石油工程 本科
環境工程 本科
油氣儲運工程 本科
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 本科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本科

最新圖文

陜西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09:0:22

西安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15

西安比較好的公辦大專學校

時間:2024-06-26 10:0:37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4-06-16 06:0:08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人成日本片 | 日本特黄特色特刺激大片 | 免费午夜国产视频 | 亚洲jizzjⅰzz妇女 | 亚洲综合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桃 | 一本之道久久免费 |